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帮他们开启未来(青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9 11: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帮他们开启未来

2013年01月17日10:04 来源:半岛都市报
\


个别自闭症孩子经过艺术训练,能够创作出精美的作品。



在二楼一间教室里,两个自闭症孩子正在专心做手链。



康复机构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进行个性化训练。记者 王滨

  越长大,越孤单,这是很多大龄自闭症患者的真实写照。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方静上交提案,指出大龄自闭症患者既无补助也没机构接收,使得很多大龄自闭儿只能封闭在家里,看不到未来。记者1月15日采访获悉,在青岛,有接收大龄自闭症孩子寄宿的机构,一些孩子在里面还学会了一技之长,但是不少家庭无力支付费用。

  1-1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南区观城路的梦园儿童启智中心,这里的孩子中,自闭儿占了相当比重。“现在年龄小的自闭症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还挺好,但是大孩子的确不乐观。”机构负责人万玲说,青岛针对学前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机构不少,政府给的补贴也不少,从去年开始,9岁以下的自闭症孩子一个月能补贴1500元,特困家庭的能补贴3000元,但是9岁以上的孩子就没补贴了,而且接收的机构很少。

  “我这儿能接收到 18岁。”万玲说,自己2004年开办这个中心,当时收的也是小孩子,后来这些孩子长大了,没地方去,于是自己也开始接收大孩子。据万玲了解,在青岛能为大龄自闭症患者提供寄宿条件的机构,仅梦园一家。

  在二楼一间教室里 ,两个自闭症孩子正在专心做手链,女孩18岁、男孩15岁,桌子上做好的手链有二三十条,每条都不同。女孩看到记者很亲热,还找出漂亮的手链给记者往手腕上戴。15岁的男孩看起来要内向一些,默默做着手链。教室的另一张桌子上,一个很清秀的男孩正在老师的看护下,拿着毛笔,描着工笔画。“这些自闭症孩子,在18岁前如果一直能接受稳定的康复教育,是可以学会一技之长的。”万玲说。

  教室的一张长条桌上,放着十几幅简单装裱的孩子们的作品,万玲拿着这些作品,一一说着都是哪个孩子画的,拿到其中一幅作品时,万玲的声音低沉了一下:“这个孩子这段时间回家了,家里交不上钱。”万玲说,“来我们这里的孩子,不少家庭前期给孩子康复治疗花费了太多的钱,家里挺困难。孩子刚来的一两年家里还能拿得起钱,再往后就承担不起了,有的就把孩子领回去了。有三四个孩子是从小就在这里的,有感情了,不舍得让他们走,后来就跟家长说,别的费用不交,交吃饭的钱就行了。”

  万玲认为,对于自闭症孩子这个群体,政府仅仅关注到9岁以下是不够的,如果孩子能在9岁前成功干预、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最好,不能上学的话,可以在特教机构继续进行训练 、学技术,18岁后,可以通过简单工作努力做到自食其力,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记者 刘雪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27 16:13 , Processed in 0.10121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