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 :研究发现治疗分枝杆菌疾病(ISG15基因)新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2 16:5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Jean-Laurent Casanova 来源:《科学》

发布时间:2012-8-21 10:44:35

研究发现治疗分枝杆菌疾病新途径

由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们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曾被认为主要与抗病毒免疫有关的一种蛋白质,实际上在对抗细菌感染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可能为治疗日益对抗生素治疗产生耐受的肺结核等疾病提供新机制。相关论文发布在8月2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编码ISG15蛋白的基因突变提高了对分枝杆菌感染的易感性,分枝杆菌是一类可引起广泛疾病的细菌,最常见的是导致肺结核与麻风病。

文章的主要作者、洛克菲勒大学人类传染病遗传学St. Giles实验室博士后Dusan Bogunovic说:“我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在这之前大约有300篇关于ISG15的发表论文,我要说的是,其中295篇聚焦的是病毒疾病,其与细菌感染的联系是不为人所知的。”
  
Bogunovic所指的研究利用的是小鼠模型,并只检测了病毒,科学家们不能在人类中敲除ISG15基因来看看发生了什么。然而由高级主治医生Jean-Laurent Casanova领导的实验室充分利用了他们的数据库,数据库中的300人罹患一种称作孟德尔易感分枝杆菌疾病的罕见疾病,这种疾病可使个体因接触分枝杆菌而患上重病,即便是接触不会影响健康人群的弱菌株。全外显子测试揭示了三名不知病因的儿童具有ISG15突变。除了过去证实的其他几种基因,ISG15证明是该疾病的一个新遗传连接。

Bogunovic 说:“有趣的是,除了发现导致对分枝杆菌疾病易感的新遗传突变,研究人员发现尽管这些孩子因不会对你我造成伤害的细菌而病得非常严重,他们对于病毒感染却具有正常的反应。他们经历了流感、水痘,且仍然良好。因此事实表明这一基因是抗细菌免疫所必需的。它有可能对抵抗病毒很重要,但却并非是必不可少的。”

ISG15蛋白质参与了帮助驱动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的蛋白质细胞互作级联反应。在跨越2年半的研究中,Bogunovic和同事们解开了蛋白质的功能。他们发现它是由粒细胞分泌,促进了另一种称作自然杀伤细胞的白细胞释放对抗分枝杆菌感染至关重要的蛋白——干扰素γ。

为了检测这一遗传突变是否事实上引起了三名儿童的分枝杆菌疾病,Bogunovic让他们的血液样本接触了常规给予儿童的冻干卡介苗。利用减毒分枝杆菌,疫苗将儿童暴露于疾病下,促进免疫系统击退并记住它,从而减少未来接触完全分枝杆菌而生病的机会。在该研究中患儿对疫苗做出反应生成了低水平的干扰素γ,表明他们的免疫系统并没有对抗它。当Bogunovic将ISG15蛋白添加到血液样本中时,干扰素γ水平激增。这个及其他的测试证明遗传突变导致了儿童的免疫缺陷。

“我们知道干扰素γ对对抗分枝杆菌至关重要,现在我们知道ISG15是让其采取行动的蛋白质之一,”Bogunovic说。

这意味着,结核病和其他分枝杆菌疾病可利用这种蛋白质来进行治疗,而不再滥用抗生素。这种方法与日益发展的个体化医疗领域相一致,综合考虑患者的遗传构成与临床和环境信息来生成更有效的治疗。

Bogunovic说:“当然,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但这一迹象表明我们有可能在某天不必要再依赖抗生素。”

同时,Bogunovic和他的实验室成员将继续研究ISG15的细胞信号功能,他们当前正在寻找受体,以及搜寻更多导致分枝杆菌疾病的遗传错误。

更多阅读

《科学》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 ... /01/science.1224026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58:47 | 只看该作者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易被误诊

日期:2012-03-21 作者:陈青 来源:文汇报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易被误诊

  本报讯 (记者陈青)记者从近日由上海市肺科医院主办的“上海3·24结核病论坛”上获悉,临床表现酷似肺结核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正呈快速增多趋势,其发病约占结核病的十分之一。

  本次论坛主席、上海市肺科医院院长费苛教授介绍说,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多数起病较缓,有咳嗽、咳痰、痰血、气喘、低热、消瘦和乏力等,亦可无明显症状或仅略有咳嗽,多数病人合并其他肺部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症等,容易误诊,多以结核病予以治疗,但治疗效果差。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牛、非洲和田鼠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的总称。迄今为止,共发现NTM菌种154种,NTM可以侵犯人体肺脏、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组织器官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人可从环境中感染NTM而患病,水和土壤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5 00:06 , Processed in 0.06680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