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9-5-5 20:50:52
|
只看该作者
两岸新形势中央送大礼:首次明确支持"海西经济区"
两岸新形势中央送大礼:首次明确支持"海西经济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5-05 08:29:57
国务院出台7条措施力挺该区发展,要求重大改革措施“先行先试”
海西经济区将以福建为主体,还将包括浙江南部,江西东部,和广东潮汕东部等地区。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会议决定,该《意见》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发布。
会议指出,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要求,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二是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两岸直接“三通”的需要,提高发展保障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四是统筹区域内协调发展,推动跨省区域合作,加快形成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五是创新体制机制,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继续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六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七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
■政·析
中央赠送大礼与两岸新形势有关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社科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吴能远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说,2004年福建之所以提出设立海峡西岸经济区,一是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另一方面也有服务于两岸统一大局的独特作用,在大陆的对台战略中无疑处于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支持“海西经济区 ”,是对海峡西岸的一个很大礼包,亦大大增加对台商的吸引力。
从“海西繁荣带”到“海西经济区”
据介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设想由来已久,当初福建就曾提出过闽东南、闽南三角洲的概念,此后又形成过“海峡西岸繁荣带”的设想。
“海西经济区”这个概念首次被完整、公开地提出,是在2004年1月召开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当时的福建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2004年8月福建省委七届七次全会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05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了《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
此后,福建省社会各界都“不断向中央反映,要求提供支持。”福建社科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吴能远等人也参与了相关工作。
2006年两会期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字样出现在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计划通过10年-15年的努力,海峡西岸将形成规模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达区域,成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首次被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不过,吴能远表示,此次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是中央第一次将海西作为“经济区”明确提出支持。
中央从战略角度赋予“先行先试”特权
吴能远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这个时间点通过《意见》,既和中央近来对包括珠三角、广西北部湾等各个经济区进行相应规划,对
各经济区定位加以明确确立有关,也和福建省委5年来对海西投入大量资源,取得比较大的成效相关,国民党政府去年赢得台湾地区执政权,也是另一原因,两岸关系发生积极变化,进入和平发展轨道。中央对海西的定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确。
海西经济区将以福建为主体,据吴能远介绍,同时还将包括浙江南部,江西东部,和广东潮汕东部等地区,此前吴能远和周边省市领导交流时,他们都表示支持加入海西经济区。吴能远也希望在具体合作时,这些地区也能给予支持。
吴能远说,两岸虽已展开直接的“大三通”,但两岸经贸、文化和民间各项交流都还有艰巨任务,两岸和平发展还是任重道远,中央此次从区域功能定位这个角度,提出给予福建先行先试的支持,是从一个长期的战略角度做出的正确支持。
曾任台“陆委会”副主委、海基会秘书长的焦仁和一直关注海西经济区的进展,他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说,台湾和福建这两个地方,有先天独特的联系,台湾民众70%以上祖先从福建过来的,从台北飞到福州,只要40分钟。但可惜的是,大陆此前的区域规划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唯独跳过了福建地区。他很高兴这次海西经济区获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原则通过。
焦仁和表示,海西经济区不必特别强调是针对台湾而设,但希望在福建地区有些特殊针对台湾的政策。吴能远则表示,既然给海西经济区“先行先试”的特权,意味着可能会给这里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