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庹必光等 来源:《胃肠病学》
发布时间:2011-10-9 13:31:10
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性别差异研究获进展
日前,国际著名专业杂志《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刊出了遵义医学院庹必光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董辉博士的合作研究论文“Estrogen Regulation of Duodenal Bicarbonate Secretion and Sex-Specific Protection of Human Duodenum”。当期,《胃肠病学》杂志封面推荐了该文章。
此项研究是对我国西南地区“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发病情况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发现该病的发生率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即成年女性罹患十二指肠溃疡的比例显著低于男性(4-5倍),但绝经以后女性的发病率就与男性相差无几了。随后,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中的原因。我们知道,分泌碳酸氢盐是十二指肠粘膜用来抵御胃酸损害的重要屏障,碳酸氢盐分泌的减少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发现,绝经前的女性,其十二指肠粘膜碳酸氢盐的分泌在基础和酸刺激条件下均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的男性,而两性间的此种差异在女性绝经后就消失了;而且,性成熟期女性十二指肠粘膜碳酸氢盐的分泌是随血液中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位于十二指肠粘膜上皮的雌激素受体介导了这一过程。
此项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30860092)等经费资助下完成的。(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李晓飞 殷文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