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有幸应邀来到内蒙古乌海,采访之余,这里浓郁的节日氛围和灿烂的地域文化古迹深深地吸引着我。为此,一路行走,观岩画,寻历史古迹,走进博物馆,一行下来,见识渐增,阅历大长,感悟甚深,收获颇丰,于是便有了这篇“乌海探古”的组照。
距今20亿年到4亿年的元古代和古生代时期,乌海是蔚蓝色的海洋。而到了距今3千万年至1万年前的乌海,则处于新生代时期,林木茂盛,气候湿润温和,山清水秀、植被茂密,环境很优美。在乌海市博物馆里陈列的叠层石、三叶虫、笔石、头石类生物化石标本和岩矿标本,见证着那个时期生机勃勃的海底世界,同时也让人们对美丽奇特的海洋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乌海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属新华夏构造体系中第三沉降带的西侧边缘,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的脊柱顶部,是华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漫长的地质发展演变历程,这里几度沉降、升隆,致使丰富的古生物化石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区域演化、适应特征,同时具有十分确切的与我国南方海域、甘青藏海域同期生物群交流融合的实物证据,真实地反映乌海地区从海底到群山再到沧海桑田亿万年来的生命演变进程。
因而乌海地区现存大量的历史文物古迹,这里有:召烧沟岩画、苦菜沟岩画、后摩尔沟岩画、苏白沟岩画等;有海勃湾遗址、新地古城遗址、马宝店佛塔址;有三坝、渡口、巴音陶亥等大量墓群,以及新南、凤凰岭等十几处烽火台……这里还有长42米,目前在国内发现最长的石炭纪硅化木以及煤块、鱼类标本,述说着距今约3亿年到2亿7千万年古生代晚期乌海地区的陆湖生态。采访中,我们居然还亲眼目睹了在乌海和极少数地区尚存的,据称与恐龙时代同期的世界濒危植物——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大熊猫的“四合木”。
岩画被称为是人类最早的画布,创作于新石器时代的召烧沟岩画,则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珍贵的的历史文化遗迹。而世界上人面形岩画最集中的地区就是乌海市的桌子山岩画群,特别是以召烧沟岩画为代表的人面像岩画是中国和世界人面像岩画之精华,反映人类童年时代丰富的想像力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召烧沟岩画,位于乌海市市区东南15公里桌子山脚下召烧沟西口南坡,属贺兰山北部的余脉,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遗迹。岩画磨刻在约650平方米的石灰岩磐石上,内容丰富,风格古朴,以人面像和动物图像为多。在可分辨的200余幅画面中,有百分之九十的内容是以面具为载体的太阳神图像和人面像,其形象千姿百态。这些各异的人面像多为神灵的图腾和和象征,宗教色彩十分浓厚。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为研究早期游牧文化,探索人类文明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尤为重要的是这里就是著名的“太阳神”岩画现场。召烧沟岩画乃中国岩画的精绝之作。1986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召烧沟岩画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1-10-8 21:11 编辑 ] |
-
1.jpg
(315.74 KB, 下载次数: 45)
-
2.jpg
(347.33 KB, 下载次数: 38)
-
3.jpg
(410.88 KB, 下载次数: 51)
-
4.jpg
(494.41 KB, 下载次数: 41)
-
5.jpg
(364.12 KB, 下载次数: 40)
-
6.jpg
(498.62 KB, 下载次数: 34)
-
7.jpg
(451.59 KB, 下载次数: 40)
-
8.jpg
(562.97 KB, 下载次数: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