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3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制度保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7 10:0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制度保障

(转帖)

2009.4.17



  经济总是与制度、体制、机制密切相关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既是对世界经济整体格局的一次重大冲击,也是对各国社会制度、体制的一场严峻考验。在这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坚实的制度保障。

  始发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这场金融海啸,将世界经济拉入了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境地,也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股市和房市受到影响,外部需求明显收缩,外向型企业贸易减少,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减缓。事实表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挑战是严峻的。

  面对严峻的挑战,我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2008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银行体系流动性和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2009年新春,我国经济持续向上向好,春节期间消费市场持续升温,货币信贷反弹,工业回暖,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我国经济活力依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锐意推进经济领域改革,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种经济制度,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社会主义以蓬勃生机;既避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窒息活力的弊端,又消除了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既杜绝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对劳动者积极性的挫伤,又摆脱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对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桎梏;既使各个经济体都能得到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又能做到全国一盘棋,从而创造出发展奇迹。

  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就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政治平等;党的领导和党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开创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社会主义的各项政治法律制度保障了全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样一种政治制度,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全国人民结成一个既有高度统一意志又有广阔个人发展天地的群体。高度统一的意志,使得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形成无坚不摧的力量;广阔的个人发展天地,使得每一位公民的聪明才智都能够自由挥洒。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既众志成城又八仙过海,可以肯定地说,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一定的经济和政治要求与之适应的文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坚持不懈地用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着力于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种国家软实力,是任何其他制度的国家都不曾拥有的。越是到关键时刻,越是在危难当中,这种文化越是显示出无比的威力,并转化为改地换天的巨大物质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其自身具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是,这一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解决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为私人占有,这种矛盾是对抗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完全可以在基本制度的框架内不断地予以解决。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什么是改革?就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坚持那些应当坚持的好的、有利的东西,完善那些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东西,革除那些过时的、错误的、有害的东西。古人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种趋利除弊、吐故纳新的能力,使得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处于一种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总是能够根据时代、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到优化状态,从而胜利地抗击各种风险和挑战。

  综上所述,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灵活高效的机制,是社会主义的两大优势。从1998年抗洪、2008年初抗雨雪冰冻到抗震救灾,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自我完善发展的制度优势,使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这种制度优势和灵活机制也已经并且正在发挥强大的威力。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审时度势,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党中央在对形势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为应对国内外经济格局的变化、实现科学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党和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作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综合协调、相互促进,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果断实施一系列政策,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同时将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减税措施的落实,大大地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励企业主稳定生产,实现保增长的任务。实行降息,增加银行流动性,使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大幅增加;加大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各地各部门和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响应中央号召、落实中央部署,形成了万众一心谋发展、千帆竞渡闯难关的喜人局面。

  我们坚信,经过这一番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12 19:52 , Processed in 0.253813 second(s), 4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