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蔡和森致信毛泽东 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3 21:4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上召开,众所周知,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为什么要叫共产党,是谁起的名,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起的,这背后涌动着怎样的思潮?党史界的共识是:“共产党”这一名称是由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的蔡和森最先提出的,这可以从《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中蔡和森当年写给毛泽东的信件中找到根据。信件系统地阐明了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他的建党思想和主张。

作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新民学会旧址,如今已免费对游人开放。旧址陈列室内,3本长约22厘米,宽约14厘米的《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正静静地躺在玻璃橱窗里,发黄的页面,显示着这部重要历史文献的厚重和特别。通信集的装帧设计非常简约古朴,没有过多的装饰,封面左侧,红色的“通信集”竖排繁体字样格外突出醒目。

“毛泽东和蔡和森的信件收录在通信集的第三集中,这一集共有7封信,包括两封蔡和森寄自法国的越洋信,记录了中国革命道路上最早提出要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文字。”研究新民学会的专家、新民学会旧址管理处原主任赵丛玉女士说起通信集的内容如数家珍。

蔡和森在留法期间致信毛泽东

“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

在赵女士的帮助下,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得了这两封蔡和森在留法期间写给毛泽东的信件的原文内容。1920年8月13日寄出的这封信共有2700余字,标题为“给毛泽东信——社会主义讨论,主张无产阶级专政”,信中称毛泽东为“润之兄”,蔡和森认真分析了世界革命运动大势,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指出:“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方法。”随后他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党主张:“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笔者还注意到信中有这样一条给毛泽东的建议:“我愿你准备做俄国的十月革命。这种预言,我自信有九分对,因此你在国内不可不早有所准备。”这般的远见卓识,在90余年后的今天看来,仍闪耀着穿透历史迷雾的光芒,听来让人振聋发聩。

信的末尾落款为“彬”,赵丛玉解释说,这是因为蔡和森曾用学名蔡彬。在上个世纪初,信件的邮寄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赵丛玉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不便,蔡和森这封闪耀着炫目思想火花的信件,辗转数月,一直到1920年11月才送到毛泽东手上。“确信自己已经找到救国道路的蔡和森久未等到好友的回信,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他于9月16日又迫不及待地给毛泽东寄去一封6000多字的长信。这一次,蔡和森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并在信中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你们看这一行,‘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讲到激动处,赵丛玉禁不住激情朗诵起信件的内容。“而在此之前,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于1920年9月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仍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湖湘热土走出了蔡和森这样一位年轻才俊,赵丛玉的语气中也充满了自豪。

毛泽东回信表示“深切赞同”

“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

蔡和森充满激情的来信,让当时同样满怀报国热情的毛泽东产生了强烈共鸣。《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中,有毛泽东1920年12月1日给蔡和森的回信,信中对蔡和森组织共产党,实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表示“深切赞同”;而收到蔡的9月来信后,毛泽东更是热情回复:“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

毛蔡英雄所见略同绝非偶然,赵丛玉介绍说:“毛泽东与蔡和森在求学期间就因志趣相近而情同手足。两人相识于湖南一师,经常聚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切磋学问。蔡和森举家从双峰搬到长沙周家台子(即新民学会旧址)后,这里就成了他们聚会的好地方。”赵丛玉透露,蔡和森的外甥女刘昂曾和蔡家人一起租住,她的回忆录中描述过当时的一些细节:毛泽东每次到蔡家,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卷起袖子就到菜地除草、挑水、浇粪,然后一起吃饭。他们在一起交谈,常常谈到深夜。有时人来多了没地方睡,他们就通宵彻谈,畅谈个人抱负,点评国家大事,白天还常常一起去爱晚亭读书讨论。

赵丛玉介绍,毛泽东和蔡和森还好读“无字书”,也就是游学。1918年的夏天,蔡和森和毛泽东从长沙出发,用半个多月时间徒步周游了洞庭湖东南岸五个县,了解民情习俗,宣传新思想,期间全靠替人写横幅对联、信件,种菜弄庄稼换得食宿。实在没有地方睡,他们就露宿野外。“这次游学,是他们一次深入的社会调查,也为他们后来正确地分析中国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蔡和森的这些珍贵书信后来被毛泽东整理成册,并为一些信加注了按语和标题,汇编入《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由长沙文化书社出版,成为研究蔡和森、毛泽东等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文献。”赵丛玉表示,通信集留存至今的真品已经很少,新民学会旧址陈列的样品为复制品,中国革命博物馆现藏有一份毛泽东当年寄给新民学会会员黎锦熙的珍贵原件。

蔡和森的思想背景

赴法勤工俭学自学翻译马克思主义读物

1920年,年仅25岁的蔡和森何以能在那个年代拥有先知先觉,提出如此领袖群伦的重要建党思想?“寻求救国真理是蔡和森多年向往的事情。”赵丛玉如是说。“1918年4月,新民学会在长沙正式成立,会员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们觉得仅仅在长沙学习或者工作,不能扩大知识面,渴望出国学习,寻求革命真理,而充满着改造社会雄心壮志的蔡和森就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最坚决最积极的一个。”1918年6月,蔡和森受学会的委托,赴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次年12月,蔡和森就从上海乘船赴法。赵丛玉介绍说,正是留学法国的这段经历,让蔡和森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逐步奉之为信仰。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找到蔡和森留法时期的一些细节,笔者辗转联系上了蔡和森的女儿蔡妮。由于担心老人家的身体,其儿媳孟雅转述了老人的一些记忆,并建议记者采访向警予研究协会会长舒新宇。舒新宇所作的《盗火者之歌》,专门记录了蔡和森、向警予夫妇的留法经历,通过他的介绍,蔡和森的思想成熟之路渐渐清晰。

“蔡和森抵法后进入蒙达尼中学就读,后来觉得学校功课太浅薄,不到一个月后就离校决心自学。尽管蔡和森的法文基础很差,但靠着一本《法华字典》,3个月后就基本能看懂法文报纸了。”舒新宇告诉记者,满怀一腔报国热情的蔡和森,在法国的学习堪称如饥似渴,“当时,渴望接受新思想的新民学会会员一到法国,就学习、研究西方流行的思想流派和学说,尽管经济拮据,不少人仍攒钱购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物。”由于分散在法国各地,蔡和森等人把各自购买和搜集到的进步书刊贴上邮票循环邮寄,共享了资源又节约费用。半年之后,蔡和森就收集和翻译了马列主义和传播十月革命的重要小手册百余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蔡和森迅速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舒新宇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3 00:47 , Processed in 0.08932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