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症儿童期盼心灵慰藉
2011-04-13 来源:安徽日报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似乎来自天际,完全隔绝外界对他们的信息传达,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们称之为“星星的孩子”。在医学上,他们还有另一个名字——“孤独症儿童”。
11-4月2日是第四个“世界孤独症日”,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
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来到位于合肥市潜山路上的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的教室,记者一只脚踏进门,又很快缩了回来。
向教室里望去,有个孩子嗷嗷直叫,不停抓抠自己的脸;有个孩子过两分钟就要狠狠跪在地上,牛仔裤的膝盖处早已是两个巴掌大的破洞;有个孩子完全迷茫,对一切充耳不闻,任由身后的家长帮助他活动胳膊和腿……
这些行为异常的孩子都是孤独症患儿,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起病于3岁前,是先天性的脑发育障碍疾病。在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接受康复训练的36名孤独症儿童,小的两三岁,大的十三四岁。
“圆圆到两岁还不会说话,家里人都觉得是‘贵人语迟’,可后来她从来不跟别的孩子玩,莫名其妙地大哭大笑,到医院检查说是孤独症,我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还有这种疾病。 ”圆圆的妈妈眼含泪水。
记者看到,圆圆孤独地站在教室的窗户边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窗外的世界,自言自语,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难以言说之痛
“作为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我们压力很大,要比正常孩子的父母付出千万倍的辛苦。我们只希望,在我们不得不离开人世的时候,可以安心地走。 ”张小萍对记者说。
张小萍的儿子今年13岁了,个头比她还高,但智商只相当于四五岁的小孩,一直不停地抖手。张小萍的头发染成黄色,自从儿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后,她的头发全变白了,至今她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无论上什么课,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需要家长时刻陪在身边,寸步不离。
赵赵的爸爸一身酒气,满脸通红。在陪患孤独症的儿子上手工课时,几度睡着。迷糊中,嘴里念叨着“赵赵最棒、最棒。 ”
上手工课的卢静老师说:“赵赵的爸爸有时中午不吃饭,都要喝瓶二锅头,只有在喝完酒后,才会有轻松的表情,其实他很爱他的儿子。 ”
课堂上,有个八九岁的孩子闹起了脾气,踹椅子,翻桌子,自己打自己的脸。身材瘦小的妈妈憋足了劲还是按不住他,一旁的家长纷纷伸出援手……记者看到,孩子妈妈的手上和脸上,都是斑斑点点的红药水。
呼唤社会关爱
赵赵的爸爸告诉记者,有好多次他都想从公交车上跳下去。
每次乘坐公交车,赵赵见人多拥挤便紧张,大声叫喊。一些乘客怒斥他是神经病、怪胎。 “赵赵是有病的孩子,不会表达自己,更不会保护自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宽容、理解。 ”
合肥市望江路上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至爱阳光”,6年里搬了5次家,其中的一次是周围的居民把他们“撵”走的。
据了解,在我国1000名儿童中有6名孤独症患者。 “政府要从政策上和财力上给予倾斜和支持,改变‘小作坊’康复机构的现状,使更多患儿及早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 ”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唐久来说。
孤独症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关爱。我们应当用爱与理解,让这些“星星的孩子”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记者张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