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有情趣的享受 五大城市停下脚步欣赏美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5 12:4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口世纪大桥

    大桥全长2663.606米,其中主桥长636.60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三跨(147+340+147)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斜拉桥,桥面宽29.8米,两侧设人行道。主塔呈钻石型,塔高106.9米,主塔基础为圆端型沉井,上口面积29.8米×18.6米,下口面积30.4米×19.2米,深40.1米,斜拉索每一单面22根,共176根。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南引桥长1101.094米,连接段233.867米;北引桥长524.45米,北引道167.595米,引桥宽24.3米,两侧不设人行道。桥面为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主跨下最高水位4米时通航净高为24米。主桥两端共设4座塔楼,南北岸设桥头广场。



成都廓桥

    也叫安顺廊桥。这座优美、雅致的天然桥长94米,跨越85米宽的峡谷。桥顶宽10米,足够筑成一条马路,从底部到顶部有88米。它位于府河与南河交汇处的合江亭旁,当年马可波罗游历世界,他记载了中国4座桥,其中一座便是安顺廊桥。据悉,旧的安顺廊桥随着岁月的流逝只剩下两岸桥墩,2002年成都市政府开始依照原样重建,让昔日繁华的安顺桥恢复神采,并于2003年8月正式通桥。安顺廊桥建成后,著名剧作家魏明伦还写下《廊桥赋》,赋中曰:桥名安顺,河是府南,此河殊荣,联合国颁发人居奖此桥古老,乾隆时载入方志书 旧址新颜,朱楼碧水 一廊穿南北,双亭望东西。安顺廊桥红墙黑瓦 飞檐翘角,外观像一个古建筑,桥上却是一个非常现代的酒楼。了解到,最热闹之时,廊桥上的酒楼和餐厅可容纳几百人同时进餐 品茶,饭局有时竟然要提前一两天预定酒楼与银杏齐名,算是相当现代化的高档酒楼,很多名人和贵宾爱在此处请客 廊桥外还有一个巨大的露台,有些时候举行冷餐会和茶话会,坐在露台上可以览河景晚上灯光十分密集,灯光与水面的交相辉映,充满梦幻感。夜幕下的安顺廊桥灯火辉煌,流光溢彩,使这个名不虚传的黄金外滩活了起来。




贵阳甲秀楼

    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有浮玉桥衔接两岸。这一传统的中式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8年)。贵州巡抚江东之创修算起,到一九八一年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为止,该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在这一特色上大做文章,来提高此楼的知名度和可鉴赏性,以吸引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和建筑专家来观光、考察。楼高约20米,飞甍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

    历代文人墨客对甲秀楼题咏甚多,其中清人刘玉山所撰206字长联脍炙人中,此联比号称天下第一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还多26字。它概括了山城贵阳的地理形势及历史变迁。集山光水色为一体的甲秀楼有一种独具魅力的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到此一游又是一番别有情趣的享受。




昆明东寺塔

    东寺塔今在书林街,云南人民出版社旁。其形制与大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比西寺塔略高。两塔一西一东,遥遥相对,在现代化建筑的衬托下,更显得古朴苍劲。两塔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塔建成后,曾经历代修葺。特别是东寺塔,原址当在现东寺街旁,清道光年间,因地震倒坍,光绪九年重建,因虑旧基“土薄弗坚,乃移于迤东数百步内”,这就是东寺塔不在东寺街,而在今书林街的原因。形虽如旧,已非南诏原物。东寺塔高40.57米,13层,建于公元840年。西寺塔高36米,13层。

    相传,东寺塔宝顶的四只“金鸡”,早年在冬春风多季节,还会“喔喔”啼叫,声闻远近。据考查,这四只金鸡,均为铜皮做成,每只高约2米,口角噙有一枚两头有孔的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鸡头、脖子、腹部全是空心的。当劲风吹来,“鸡”嘴内的铜管,经“鸡”腹腔内的空气回旋振荡,便发出悦耳的鸣叫。愈增“金鸡”的神秘气氛,亦可想见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技艺。




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钟楼西安是明代的全国军政重镇,西安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钟楼构建于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这座正方形砖木结构建筑物,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每边长35.5米,高8.6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在钟楼周围另辟圆形环道。

    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不只是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成为浑然一体的建筑艺术珍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9-26 00:32 , Processed in 0.07733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