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73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德国古典魏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3 19:1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文化遗产:古典魏玛

  魏玛,这座只有6万人的城市,是来自全世界各地追求文学与艺术者的朝圣地。 1547年,在它成为萨克森——魏玛公国首府时,只有几千人。今天这座古城,依旧保持着它昔日的传统与古典神韵,逡巡在小巷中,常会看到一些别致的塑像,原来是各个餐馆别出心裁的招幌。 1775年,魏玛突然间一跃成为欧洲人文荟萃的中心,文坛巨匠歌德受聘任枢密顾问,席勒任耶拿大学教授,哲学和文艺界名人纷纷来到这里。歌德、席勒的亲密合作,创造了辉煌的德国古典文学时期。他们长期生活在这里,并长眠在这里,留下许多供后人凭吊、瞻仰的遗迹。古典魏玛因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魏玛为歌德提供了舞台,让他有机会证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天才。他在魏玛度过了生命中50年的光阴。歌德故居中共有17个房间,这是记录他私人生活的真正宝藏。歌德亲手收藏大量的艺术品,每个会客室都是以他的客人命名的。他的兴趣极为广泛,故居中至今还保存着他收集18000多块矿头。他在美学、医学、文学、科学等方面也同样有着很深的造诣。
席勒故居与歌德相去不远,作为歌德的密友,席勒当时在耶拿大学的演讲常常爆场。席勒是个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他与歌德之间丰硕的诗文往来,共有15年之久。

  一代文学名匠在这里完成了他们最后的写作。留在魏玛的还有他们的墓地,深夏别墅,和他们游憩过的美丽的公园。而留在人们心目中的是他们永远不朽的文字和恢弘的巨作。古城魏玛也因此成为德国和欧洲精神生活中古典主义辉煌的永久所在。


德国 古典魏玛的景点推荐

   魏玛的建筑和公园景观在艺术和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以及它18世纪晚期作为人文中心的地位,使这座城市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古典的魏玛"。另一个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是"德绍和魏玛的鲍豪斯建筑设计学院(Bauhaus in Dessau und Weimar)",这要归功于鲍豪斯学院的创始人鲍豪斯建筑学教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他对20世纪的建筑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诗人故居和公爵夫人安娜.阿玛莉亚作为人文中心的那个时代现在仍然能从作家的工作室和住所看出端倪。带有图书馆和展览馆的歌德故居使人们对这位枢密大臣的生活和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

    1805年,年仅45岁的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在席勒故居逝世。公爵夫人安娜.阿玛莉亚(Herzogin Anna Amalia)在她所继承的亡夫的宫殿里,召集各方人士进行思想交流、社交活动和艺术活动,如对文学、艺术和科学感兴趣的宫廷成员、诗人、艺术家、市民阶层有文化的学者以及众多来自远近前来交流思想的客人等。

    1570年建立的绿宫(Grunes Schloss)有一座安娜.阿玛莉亚图书馆(Anna Amalia Bibliothek),它属于第一批向公众开放的贵族图书馆。  

    圣.彼得和保罗城市教堂位于老城中心的圣.彼得和保罗城市教堂(Stadtkirche St. Peter und Paul)今天以赫德教堂(Herderkirche)闻名,J.G.赫德(J.G. Herder)连续27年在这里从事宫廷传教士的工作。

    最著名的艺术珍品三厢房的克拉纳赫祭坛(Cranachaltar),由老卢卡斯.克拉纳赫 (Lucas Cranach d. A.)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开始建造,并由他的儿子最终完成。

    德绍和魏玛的包豪斯建筑设计学院德绍和魏玛的包豪斯学院建筑群(Bauhausbauten in Weimar und Dessau)曾经是艺术学校、工艺美术学校,和霍恩展示馆(Haus am Horn)一起属于德国最美的青春艺术风格建筑。

    从1919年开始,在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的领导下,这组建筑成为魏玛国立包豪斯建筑设计学院的创建地和工作场所。1925年,包豪斯学院迁至德绍(Dessau)。  

    魏玛拥有独一无二的博物馆氛围。这里总共有大约40座博物馆,时间跨度从石器时代、古典主义时期直到现代。  

    位于剧院广场艺术馆的鲍豪斯博物馆鲍豪斯博物馆(Bauhaus-Museum)位于一个以前的车库中,它以五百多件展品向人们介绍1900至1930年间魏玛的艺术及艺术学校的发展史。展出作品有图片、版画、木制及金属作品等,它们是1900至1925年在魏玛包豪斯工作过的艺术家的作品。展览还包括包豪斯学院第一任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约翰内斯.伊滕(Johannes Itten)、李欧内尔.法宁格(Lyonel Feininger)和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等代表人物的作品。  

    魏玛新博物馆是保罗.门茨展览馆魏玛新博物馆棗保罗.门茨展览馆(Neues Museum Weimar - Sammlung Paul Maenz)是有代表性的新文艺复兴式建筑,一座当代艺术展览馆,它拥有从前科隆的画商及收藏家保罗.门茨(Paul Maenz)的收藏品。这里藏有美国构思艺术和微观艺术作品,此外德国和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是一个收藏重点,如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和朱利欧.保利尼(Giulio Paolini)的作品。  



    布亨瓦尔德纪念馆和中心建筑多拉市中心以北10公里的纪念馆布亨瓦尔德纪念馆和中心建筑多拉(Gedenkstatte Buchenwald und Mittelbau Dora)是联邦政府和图林根州捐资建立的。这里曾经是纳粹集中营和前苏联特别集中营的故地,现在是纪念馆。

我眼中的世界遗产之五“古典魏玛”

德国汉莎航空的航班在法兰克福机场降落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的7点钟了,由于纬度和时差的原因,天色依然大亮。魏玛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安珂尔博士(女)和工作翻译吴桐来机场迎接我和同行的建筑师洪兴春(女)。奔驰轿车载着我们一路北行,穿越号称德国绿肺的中部森林,约莫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隶属图林根州的古城--魏玛。

1998年,古典魏玛(整个城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从中学的教科书上获知德国历史上有个魏玛共和国时期,没想到,2004年的6月10日,为了北外滩一幢沿江建筑的方案设计事宜,来到魏玛,而且一住就是四晚五天。工作之余,倘佯于魏玛的各个角落,感受到这个欧洲文化心脏、德国文化首都的浓烈的历史文化气息。魏玛在德国历史上享有盛名,是因为魏玛在“一战”后作为德国的共和国宪法起草地;而魏玛在德国文化上的举足轻重,是由于这里出过席勒和歌德等大文豪,还有巴赫、李斯特等音乐家。

魏玛仅有6万人口,静谧、悠闲,看不出现代和商业的氛围。两德分裂时期,系苏军管辖的东德范围。统一后,当局投入巨额资金修葺城市道路和建筑,恢复其原有风貌和地位。

抵达魏玛的第二天早晨,安珂尔来索菲特酒店,接我和洪兴春去她的事务所。她特意选择酒店东侧一条幽静的小巷,边走边向我们介绍途径建筑及其背后蕴藏的故事。说歌德及其情妇曾各居小巷的一端,说着便来到歌德位于城中的寓所。歌德在魏玛担任过行政长官,他在魏玛还有过一段风流史,所以歌德在魏玛有多处居所。我并不喜好文学,对于歌德,除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未曾拜读)外,知之甚少。而歌德在魏玛,在德国,他的“身影”和“名字”似乎无处不在。犹如莎士比亚在英国,维克多.雨果在法国,托尔斯泰和普希金在俄国。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0-13 19:16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9:20:41 | 只看该作者
魏玛

魏玛,德国小城市,拥有众多文化古迹,曾是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和席勒在此创作出许多不朽文学作品。著名景点有歌德故居、包豪斯博物馆等。在德意志历史、文化和政治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并维系千年于不坠,而且得到举世公认,大概古今中外的城市惟一座魏玛而已。


目录

简介
概述
历史
文化
景点德国皇家剧院
女公爵安娜·阿玛丽亚图书馆
伊尔姆河畔的公园和歌德花园房
卢卡斯·克拉纳赫故居
歌德故居
历史悠久的墓园
包豪斯大学
歌德和席勒纪念像
魏玛-博物馆包豪斯博物馆
银杏博物馆
歌德博物馆
新魏玛博物馆
席勒故居的席勒博物馆
魏玛-签证
魏玛-《魏玛宪法》




简介
  魏玛有6万4千居民,是一座田园般的小城市,除了众多文化古迹,还可以在此舒适地散步。有许多路穿过众多僻静的广场和弯曲的小巷,从城市直通观景楼和提尔福特的夏宫。   

  一个重要的景点是歌德的花园房,就在市中心不远处步行即可到达,位于一个田园风光的花园内。图中是歌德和席勒的纪念雕像。   魏玛被深深刻上了德国古典主义、魏玛共和国和包豪斯的印记。因此,魏玛在1999年成为了德国第一个欧洲文化之城。

概述

  魏玛有着22所历史建筑和文学纪念馆、德国国家剧院、魏玛古典主义基金会和每年举办的文化节,是“德国象征之地”,这些象征包括了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的工作场所、包豪斯大学、“弗兰茨·李斯特”音乐学院和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纪念馆。   

就像雅典曾是欧洲文化的心脏一样,魏玛也有过作为德国文化中心的辉煌时代。两位文坛巨擘歌德和席勒曾在这里创作出不朽的文学作品,李斯特等世界闻名的艺术家也曾在这里生活。魏玛代表着古典文化的传统,被人们赞誉为德国的雅典。魏玛位于图林根州府以东20公里,人口6万,是座风景优美、古色古香的城市。它依偎在埃特斯山的怀抱中,清澈的伊尔姆河水从身边静静的流过,掩映在树木花丛中的中世纪建筑物,以及富有田园诗风味的公园,还有矗立在公园和街头的雕像,都给魏玛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曾说过,魏玛不是一座有公园的城市,而一座有城市的公园。



历史
  当然,魏玛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公元975年,皇帝奥托二世在这里大会诸侯,使这座千年古城首次载入史册。从1547年起,魏玛成为萨克森-魏玛公国(后为大公国)的京城。城里的故宫和郊区的贝尔维德雷宫及梯夫特宫就是当年留下的宫邸。这个诸侯国小国寡民,无力争雄,于是历代邦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艺术方面。公爵卡尔•奥古斯特(1758-1828)特意邀请在文坛初露才华的歌德来担任大臣。1775年年仅26岁的歌德来到魏玛,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32年逝世。他的非凡才华,为魏玛开创了第一个文化上的黄金时代。歌德不少千古传世的作品都是在这里创作的,他的巨著《浮士德》也完成于魏玛。更有爱克曼与歌德在魏玛长达10年的友谊和完成在魏玛的《歌德谈话录》。诗人和剧作家席勒也两度在魏玛生活,并在这里写了剧本《威廉•退尔》。此剧歌颂了瑞士传奇式的自由英雄,鼓舞了人民反抗专制的斗争意志。然而受到奥古斯特公爵资助的不仅有歌德和席勒。小说家兼莎士比亚蓍作翻译家维兰德(1733-1813)从1772年起到去世一直生活在魏玛。从1776年起德国启蒙运动最有名的理论家赫尔德(1744-1803)也住在这里。他的思想强烈地影响了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运动。那时的魏玛群星灿烂,堪称德国的精神首都。1708年到1717年,音乐家巴赫在这里创作了他的一些著名作品。马丁•路德的朋友和肖像画家克拉纳赫(1472-1553)在魏玛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光。他的旧居至今仍在。市教堂内的祭坛画就是他的作品。还有著名德国哲学家尼采,1900年死于魏玛……这些也都是魏玛文化史上的大事。


文化
  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是魏玛的第二个文化黄金时代。1848年,有“音乐之王”称誉的钢琴大师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人)来到魏玛担任宫廷乐长,在这里创作了《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等杰出的音乐作品。同时,李斯特还指挥了同时代作曲家瓦格纳、舒曼、柏辽兹和他自己作品的演出,使魏玛无可争议地成为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李斯特创办的魏玛音乐学院至今享有盛名。他的故居在伊尔姆河公园旁边,是一座花园别墅。客厅与琴室合为一体,摆着他当年用过的钢琴。1860年魏玛创办了一所美术学院,德国最重要的印象派画家利贝曼(1863-1935)曾就学于此。1919年,建筑艺术家格罗皮乌斯把这所学院和实用美术学校合并为公立包豪斯学校。这是一所融艺术、手艺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学校,开创了现代建筑主义学派。1925年,包豪斯学校迁往德绍。1933年以后,许多曾任教的艺术家流亡国外,将他们的思想传播到海外,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战后,魏玛又重建了建筑学院,而后这座几经兴衰易名的学校最终在两德统一后的1995到96年间重新复名为包豪斯,成为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性质的学术机构。   

魏玛不仅曾是德国文化艺术的心脏,而且还曾在政治史上留下烙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皇冠落地,王侯们也纷纷退位。1919年德国国民议会在魏玛制订了第一部共和宪法,民族剧院就是通过该宪法的会场。人们把这个宪法称为魏玛宪法,依宪成立的共和国为魏玛共和国。14年后,希特勒上台,扼杀了魏玛共和国。希特勒时期是魏玛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这个文化古城西北8公里的布赫瓦尔德设立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五六万人在那里丧生。这个集中营遗址已辟为控诉法西斯罪行的纪念馆。


景点

德国皇家剧院

  德国国家剧院在剧院广场,门口是歌德和席勒的纪念像。这座建筑早在1779年就作为魏玛宫廷剧院建造。1907年由于建筑安全期原因被拆除,1908年新建了一个新古典主义建筑。   

歌德曾经是宫廷剧院经理。好几个重要的政治会议也在这里召开,如1919年的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今天这栋建筑里包含有图林根剧院和魏玛国家管弦乐团。

女公爵安娜·阿玛丽亚图书馆

  这座1570年原来的寝宫“绿宫”,位于民主广场的东侧,在1691年被女公爵安娜·阿玛丽亚改建为图书馆。歌德看管这里的图书一直到1819年。   

书籍在文艺复兴大厅展出,这座洛可可式大厅可以被参观。直到1991年,图书馆才根据它的创建人来命名。2004年9月2日这座历史性建筑及其洛可可式大厅和无数的藏书及油画被毁于一场大火。预计在2007年10月,这座建筑将会在女公爵安娜·阿玛丽亚200周年忌辰之时重新对外开放。

伊尔姆河畔的公园和歌德花园房


  美丽的公园坐落在小河伊尔姆旁,有众多的小房子。从魏玛市中心几分钟就能到这座48公顷大的公园。公园沿伊尔姆河长约千米,直到贝尔迪亚宫和提尔福特宫。歌德用十几年的时间使公园成为田园风光的花园。这里有他在1776到1782年居住的花园房。   

除了花园房对面的罗马式房子,公爵卡尔·奥古斯特在1776年为歌德买了一幢花园房。歌德在来到魏玛几个月后就搬了进去。   

尽管歌德在1782年搬到了弗劳恩普朗的房子,但他还是很喜欢回来看看这座花园房。今天,房子及其内部设施可供游人参观。   

在伊尔姆河西岸有一座树林小木屋,公爵卡尔·奥古斯特于游览公园时在此歇息。   

许多的林荫道、纪念碑、雕像和桥构成了伊尔姆河畔花园田园般的风景。

卢卡斯·克拉纳赫故居
  画家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在市场广场上,建于文艺复兴早期(1549年)。   

卢卡斯·克拉纳赫在这里有他所谓的“画屋”,并在那里完成了城市教堂的三翼圣坛画像。克拉纳赫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

  这座双山墙的建筑有众多的柱子、贝壳状的隔间和圆拱形的装饰。今天在这里有一个小艺术剧院。

歌德故居

  这座市民住房是1709年用巴洛克风格建造的。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这里几乎住了半个世纪:从1782到1789 年作为房客,1792到1832年作为业主逝世。   

他把房间和房子按照他的意愿装修。1792年,主楼体间被改建三年。1856年,前排房屋作为纪念馆开放。   

今天这里有歌德国家博物馆,展示了房屋在歌德生活晚期的样子和1759到1832年歌德生活时期的魏玛古典主义物件以及与同时期重要人物相比较的作品。

历史悠久的墓园

  在历史悠久的墓园中,林荫道末端是领主之墓——一座圆顶小教堂,在里面安放着歌德和席勒的棺木和大公爵卡尔·奥古斯特的石棺。在俄罗斯小教堂内安葬着女大公爵玛丽亚·帕芙洛芙娜。夏洛特·冯·施坦、歌德的家人以及歌德的秘书艾克曼也安葬在这座墓园里。

包豪斯大学
  包豪斯大学在“Geschwister-Scholl-Straße”街上。它在1904年根据建筑师亨利·范德维尔德的设计建造,是1900年左右最著名的艺术学校建筑之一。1919年,著名的艺术、设计和建筑学校——包豪斯在这里建立。

歌德和席勒纪念像

  歌德和席勒纪念像是魏玛的城市标志,由恩斯特·里彻尔在1857年完成,在剧院  歌德和席勒纪念像
广场上德国国家剧院前。   

纪念像的复制品在克利夫兰、密尔沃基、旧金山和上海矗立。题词写道:“诗人伙伴歌德和席勒——祖国”。

魏玛-博物馆

包豪斯博物馆

  在包豪斯博物馆里展出了这所著名设计学校师生大约500幅的作品。此外还展出了亨利·范  包豪斯博物馆
德维尔德手工艺学校的物件和包豪斯首任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约翰内斯·伊滕、廖内尔·范宁格和马克尔·布洛伊尔的作品。魏玛古典主义基金会拥有这个世界最大之一的包豪斯收藏馆。

银杏博物馆

  在市场广场上的银杏博物馆里可以体验到“银杏的魅力”。   

这座房子带您感受所谓“活化石”的银杏,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之一。   

人们在这里可以了解银杏的一切,在博物馆商店内还可以找到关于银杏的茶、化妆品、首饰和书。

歌德博物馆
  位于弗劳恩普朗一幢房屋内的歌德国家博物馆展现的是魏玛古典主义特别是古典作家歌德、席勒、赫尔德和维兰这一时期的历史。博物馆会带领参观者通过州史、科学史、艺术史和出版方式来走近魏玛古典主义这段历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9:23:23 | 只看该作者
新魏玛博物馆
  新文艺复兴式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位于大公爵博物馆内。艺术家丹尼尔·布伦和索尔·勒·维特共同设计了这个建筑。在此有现代艺术的不定期展览。

席勒故居的席勒博物馆
  弗里德里希·席勒在这幢过去空地上的巴洛克房子(1777)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三年。从1802年到他逝世的1805年,席勒和他的妻子夏洛特及四个孩子一起住在这里。今天,这里根据当时的部分原貌而重新布置。



魏玛-签证
1. 申请人有效因私护照(换发护照的需要提供旧护照原件),有效期6个月以上。护照复印件。台胞证原件及复印件。   

2.35x45mm彩色照片4张(白底)。   

3.填写个人资料表。   

4.申请人的全家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未成年请提供出生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清晰的身份证复印件。   

5.资产证明:申请人的银行存款证明(5万元人民币以上)原件及复印件。   

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   

基金、股票、外汇等投资的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最近12个月有较多金额出入的银行来往纪录复印件(如工资卡对帐单)。   
6.所在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申请人名片2张   

7.所在单位出具的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担保信原件及复印件。中英文各一份,内容如下   

A. 申请人的姓名,护照号码   

B. 申请人的任职时间,职位,每月总收入   

C. 申请人出入境时间,担保在境外遵纪守法,按期归国,不滞留,注明旅行费用的承担人   

D. 注明担保单位的中英文名称、地址、电话、传真等   

E. 担保信务必用担保单位正式有抬头的公文纸,并由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F. 学生请提供学校的在读证明,并注明保留学籍   

8. 面试时请带好已递交材料的原件。   

9. 个人信用卡原件(或欧元旅行支票)   

特别提示: * 18岁以下游客与父亲或母亲一方同行,还请提供另一方家长委托书。此委托书必须在公证处公证。(信中请注明亲属关系,并注明同意一方家长带子女旅游)。


魏玛-《魏玛宪法》
  魏玛宪法的基本特点是在肯定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贯彻了一些新思想,使宪法原则和制度明显向前发展了一步。   

魏玛宪法除在国家政体形式上,由君主立宪制改变的议会民主制外,还有以下发展:(1)不限于一般地宣布主权在民的思想,而是规定了实现这一思想的具体制度。如选举制、创制权、复决权等。(2)在公民权利和自由方面,不仅较全面地宣布了历来宪法和人权宣言中所罗列的传统规定,还着重规定了许多在社会和经济方面保护公民权利的原则和措施。如:公民有工作权,国家保护劳动力,实行失业救济,保护婚姻、家庭、儿童和青年,设专章规定学校和教育制度,保护和培植艺术、科学及其学理的自由等。(3)宣布了许多社会化的原则和措施。它专设"经济生活"一章,宣布经济生活应与公平原则及维持人类生存的目的相适应,经济自由的保障应限制在这一范围之内;在保护所有权的同时,又规定所有权为一种义务,其行使应同时是为了公共利益;土地的使用是土地所有者对社会的义务,土地的分配及利用应由联邦监督;既肯定了契约自由原则,又禁止重利,法律行为违反善良风俗者无效;联邦政府得将适合于社会化的私人企业收归公有,但应给予赔偿;实行"劳工会议制度"和"经济会议制度"等。




“古典图镜”:席勒、歌德的魏玛岁月

就德国思想史的发展而言,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降,至启蒙运动兴起,端绪繁复而杂多。不过,或许可以别出心裁,独辟蹊径。譬如,将启蒙以来的德国思想发展以三大路径归纳之,即“启蒙理性”,“浪漫情径”与“古典图镜”。

    在我看来,前两者基本可以涵盖德国思想史的二元对立模式。而我想在此大书一笔的,则是与“启蒙理性”和“浪漫情径”相连而又不同的“古典图镜”。所谓“图镜”,一是“图”,一是“镜”。图画乃是作者在观察临摹之后的创造,立足于主观;而镜中之像则是纯然客观的。故印之以“古典图镜”这一思路,乃是“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参照,而又不尽信其一,取其中道。

    “古典图镜”的中心人物是歌德、席勒,往上可以追溯到莱辛、温克尔曼等人。他们崇尚古典,宏扬希腊,凸显了那代文化精英们“精神突围”的自觉意识。他们生长在启蒙理性的大潮之中,“启蒙运动”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大背景,但在具体行为表现上,最初他们是以反理性的方式出现,他们所代表的“狂飙突进”运动张扬感性、推崇情感、追逐个体之自由精神,明显是针对理性统治地位的。但歌德和席勒很快就与这个运动有了距离,两人在魏玛的十年合作,所尝试的是“启蒙理性”与“浪漫情径”的调和之路,既不可一味张扬自我的个体意志,又不能过分强调理性而克制自我,那么或许回到自然本性的古代希腊,是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也就是我这里要谈到的“古典图镜”。

    “古典图镜”这一概念,包括了至少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以中道思维去衡量事物;二是以借来的“古典希腊”为理想范式;三是将诗学定为“古典时代”的最重要特征;四是慎重处理各种外来思想资源,尽可能“融会东西、淬于一炉”,如“古典希腊”,如来自中国的“中道思维”,以及对英国文学尤其是莎士比亚的借鉴,而阿拉伯、印度等东方思想都在歌德视野之内。

    歌德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一般地说,我们都不应把画家的笔墨或诗人的语言看得太死,太窄狭。一件艺术作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就应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照和欣赏。”实际上也就是说,作为文艺创造者,要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和价值选择,既要尊重自然,也要超越自然。前者是“镜”的功用,后者是“图”的功用,合在一起,正是我们谈论的“图镜”意义。其基本原则与尺度又是一个“中道思维”。

    我们不妨从席勒的“通向魏玛之路”谈起。1789年,席勒来到耶拿大学执教。两年之前,他曾来过魏玛,其时歌德尚在意大利旅行。在与维兰德和赫尔德的接触中,席勒的感觉并不太好,虽然彼此之间还算客气和谈得来。席勒居耶拿,哥德住魏玛,两座城市相近,两人不相往来(指无深交)却达六年之久。直到1794年,歌德与席勒在一次偶然的聚会活动后攀谈,互相吸引,从此开始了两人携手共创德国文化辉煌的十年。

    应该说,此时二者的“思想彗星撞击”既有其偶然性,亦有其必然性。所谓必然,乃是说时势背景与个体探索在前期都已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而此时所需要的正是“对话”与“共思”。但这又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作为对手(Gegner)或伙伴(Partner)的,必须要有合适的人选,这样才能彼此成为“激活思想的马刺”,甚至是“文艺创造的精灵”。1789-1793年的法国大革命对德国知识精英的刺激是很大的,但或许正是异邦的镜子照亮了本国的前途,不仅是歌德、席勒,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人的态度都无一例外地从开始对法国大革命的好感到后来的反对,其根本思路则一:拒绝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的进步。但如果不是革命,那么需要追问的必然是:路将安出?

    十八世纪末期的德国,其现实政治社会环境一点也不优于法国。虽然知识精英试图建构民族-国家的理想仍如火如荼,但究其可以踏实着手处,其实极为不易。歌德在经历了青年时代的狂飙突进之后,又有了魏玛行政的实践经验,对政治与社会体验更为深刻。有论者将十八世纪后期的魏玛公国,誉之为“魏玛盛世”,这当然也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真实的反映。但也有论者认为这是“美化封建德国的鄙陋状况”。虽然,在德意志的历史版图里,公国面积狭小(三十四平方英里)、人口稀少(约十万),在德意志诸邦中实在微不足道,然而,由于公爵卡尔·奥古斯特(KarlAugust)其人,魏玛却在德国文化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距离理想状态,还差得很远。歌德的弃高位,秘密游历意大利,正是对现实政治失望之后,转向精神追索的重要转折。席勒亦然,他历经因与封建王公的对抗而开始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德国当时严峻的现实有深刻的思考,对自由的渴望无比强烈。在经历了选择“以笔为旗”的狂飙时代之后,席勒转向哲学,亲近康德;进入历史,执教耶拿;甚至“独创新见”,将美育思想发扬光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

    就是在这个时候,席勒与歌德相遇了。此前,歌德虽然曾经向耶拿大学推荐席勒,但以他其时在德国文化圈中的地位,不太可能对谁“特别高看”;席勒比歌德年轻十岁,但作为《强盗》的作者,即便曾受过歌德的提携,也不会轻易地对谁顶礼膜拜。这些精神奥林匹斯山上的巨人,必须是通过“精神的碰撞”来相互认知与推崇的。

    恩格斯曾经对歌德与席勒作过比较:“歌德过于全能,他的性格过于积极,而且过于入世,不象席勒似的逃向康德的理想中去躲避鄙陋;他过于目光敏锐,不能不看到这个逃避归根结蒂不过是以超越的鄙陋代替平凡的鄙陋而已。他的气质,他的精力,他的整个精神倾向都使他面对着实际生活……。”这个评价非常精辟,只是对席勒有点贬低。其实,无论是歌德,还是席勒,选择的路径不同,但试图解决人类生存的本质问题的理想,却是一致的。否则以二者如此不同的性格特点,又如何能有如此亲密的灵魂接触与相互激励共同创造?歌德的入世,因为他有在魏玛从政的可能;席勒的出世,因为他的出身与经历决定了他很难为当权者所接受。席勒其实是一个非常入世的文化人,看看他的办刊努力就可以知道了。早在1794年6月13日,耶拿见面尚未发生,席勒就曾致信歌德,请他参与《季节女神》(DieHoren)的编辑工作。这份月刊的参加者,人数相当不少,仅公布在《发刊词》中的就有约二十人,其核心人物包括歌德、费希特、洪堡、克尔纳与沃尔特曼。出版者则为科塔。而此外列名的,也有相当不少的重要人物,包括赫尔德、雅各比、施莱格尔等人。如果我们再注意到各人名字前所冠的头衔,就会觉得非常有意思,因为与此刊闭口不谈政治的编辑宗旨相比,相当一部分人物竟都有政界头衔,如“魏玛的枢密顾问”歌德、“耶拿的枢密官”席勒、“柏林的公使馆参赞”洪堡等等。

    虽然这一刊物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也就三年,但它在德国文学史与思想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它的编辑者是席勒这样的精英人物,席勒与歌德携手合作的伟大友谊也可以此为引线,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公共思想平台,吸引了德国古典时代最优秀的精英人物,而席勒的“办刊情怀与思路”更是别具一格。席勒作《发刊词》,开宗明义即强调:“在一个逼近的战争喧嚣使祖国焦虑不安的时期,在一个政治意见和这场战争的利益几乎在每个社团中再次引起争论,而诗神和美惠三女神因此被太频繁地吓跑的时期,在一个无论在日常交谈中还是在日常论著中都面临着国家批判这个不可拯救的追命恶魔的时期,想把那四分五裂的读者邀请来进行方式完全对立的谈论,既是值得赞赏的,也是冒风险的。事实上,时代形势很少允许一本杂志获得成功,杂志只得对日常引人注目的主题严守沉默,而它的荣誉则将在于通过某种不同的东西来使人满意,就像现在通过任何东西来使人满意一样。但是,当代狭隘的利益越是使人心情紧张,越是约束人和压迫人,越是需要通过对那种纯粹的人的东西和超越时代任何权威的东西的更高的普遍兴趣而高扬起来,它就会重新处在自由之中,而且使政治上分裂的世界重新在真和美的旗帜下联合起来。”

    席勒、歌德的订交虽在耶拿,但古典时代的大事业却在魏玛。席勒之前往魏玛,正是出于歌德的吸引力。歌德曾坦白无误地宣称:“我有了席勒,对我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幸福。虽然我们性格不同,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相同,这使我们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实际上我们中间任何一个人离开了对方都无法生活。”(转自[苏]洛津斯卡娅:《席勒》第212页,史瑞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席勒当然亦同此心,不过这一认识乃是事后追认。在当时,他们恐怕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我看来,对于德国知识精英来说,自启蒙以来,就一直面临着一个自我身份认同与民族构建的问题。知识精英中代际承传、师生反目、诤友断交等种种现象,所争在大者,关系到德意志民族本身的精神建树。莱辛与康德,一以文学,一以哲学,坚持的都是启蒙原则;可康德与哈曼,本为柯尼斯堡的同事与朋友,却渐行渐远,分别代表了理性与浪漫的两极,原本坚信启蒙的哈曼,竟又从意大利接过维柯的思想火炬,高张反理性的大旗;而这思想上的激烈碰撞,竟又发生在康门弟子,后改投哈氏的赫尔德身上,最终竟以挑战前师康德的面目出现;可赫尔德又是歌德的青年导师,对其影响重大。从这样的思想史源流与框架中来看,歌德日后之“省思自我”,是理所当然。歌德在走出浪漫的时候,也未想当然地选择“启蒙理性”。席勒的路径大体相同,年轻人热情冲动,很容易选择冲撞激烈的强力意志,狂飙突进之后,才发觉,问题原非自己的一腔热血可以解决。他的沉入康德哲学,埋首史料梳理,甚至试图发明美育思想,都是亲近理性的一种尝试。但他显然也意识到,仅仅是启蒙,恐怕并不能解决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歌德与席勒走到了一起。他们在魏玛的十年劳作,日后固然是被人誉之为从事德意志民族史诗的构建工作,可在当时,同样是受人“訾议”的事情。在德意志民族经济落后、政治屈辱、民族统一为当务之急的时候,歌德、席勒却安守书斋,“赛诗作文”,难怪会有人对此加以讥讽。可事实却是,恰恰是这样的文人本色,却成就了德意志民族最为辉煌的文学、文化与思想遗产,而“古典图镜”这一思路的成型,更是歌德、席勒对于思想史的重大贡献。

    歌德、席勒对“古典希腊”的标举,既有继承温克尔曼的一面,更有独立发挥、构建新时代需求的一面。与温克尔曼只是想借艺术与美学“浇自家块垒”不一样,歌德、席勒试图创造的,是一个独一无二、与民族-国家构建紧密相连的“古典时代”。所以,此处的“希腊想象”,就必然更多地带上他们自己的主观色彩与创造情怀。他们不是为了单纯地模仿希腊的艺术和文学,继承其内容和形式,而是借鉴其典范意义。所以,“古典希腊”更多是一种理想化的“典范塑造”,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

    那么真正起作用的是什么呢?歌德、席勒的基本思路何在呢?在“诗学创造”。席勒对“诗人”的定义可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不管是谁,只要他能将其情感状态诉诸于一种客体,而这种客体又能使我进入到那种情感状态,并能对我产生灵性的影响,我就称其为诗人,创造者。”在他们看来,诗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淌与自由表达,但应加以灵性创造的光辉。看一看,德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那些诗篇,有多少是创造于这短短的十年间啊,《华伦斯坦》、《威廉·退尔》、叙事谣曲、《威廉·麦斯特》、《浮士德》第一部……

    而这种“诗学创造”的背后资源,与表面上的“回到希腊”不同,乃是充分意识到各种不同思想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并尽可能将之“融会东西、淬于一炉”。席勒特别强调艺术是人类理想的表现,始终试图在美学框架与现实社会之间构成一种可能的协调。而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强调的一直是对自然的模仿,这中间是有很大差别的。应该注意到,歌德、席勒在中年之后对青年时代的思想有较大的修正,如果说他们的青年时代更多属于“狂飙突进”中人的话,那么到中年之后(以1794年订交为标志,此时歌德四十五岁,席勒三十五岁),显然进入了调和“浪漫”(感性)与“启蒙”(理性)的“古典”(图镜)时代。但这种“古典”,又不仅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古典希腊”(或加上罗马),而是全面的对人类文明的汲取,其中包括阿拉伯、印度与中国。

    当然,一方面强调书生“坚守书斋”的意义,但同时德国问题的解决,又不简单是知识界内部的问题。所以,无论是魏玛古典时代的歌德、席勒,还是同代或后代人的费希特、洪堡、施莱尔马赫、黑格尔,他们所孜孜不倦进行的“纸上谈兵”(甚至也包括教育、社会的改革),在很长时期内并非“功利之用”。只是到了俾斯麦在半个多世纪后真正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大业与富国强兵之时,才会有人将目光穿越浩茫的历史烟尘,注意到在分裂、落后与混乱的德国诸侯割据时代,那群执着、好学深思、略显迂腐却又不乏可爱的德国知识精英们。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0-13 19:26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9:23:40 | 只看该作者
德国自助旅游指南:魏玛Weimar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和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和弗兰茨·李斯特(Franz Liszt)、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和魏玛画派(Weimarer Malerschule)——都对这座城市产生了重要及深远的影响。魏玛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是极其重要的人文中心。魏玛的历史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使这座城市成为了一座现代文化之城。歌德就曾经说过:“还有什么地方能在这么小的一方土地上找到这么多好东西呢?”

名胜古迹
魏玛的建筑和公园景观在艺术和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以及它18世纪晚期作为人文中心的地位,使这座城市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古典的魏玛”。另一个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是“德绍和魏玛的鲍豪斯建筑设计学院(Bauhaus in Dessau und Weimar)”,这要归功于鲍豪斯学院的创始人——鲍豪斯建筑学教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他对20世纪的建筑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古典的魏玛”——诗人故居和公爵夫人安娜·阿玛莉亚
作为人文中心的那个时代现在仍然能从作家的工作室和住所看出端倪。带有图书馆和展览馆的歌德故居使人们对这位枢密大臣的生活和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1805年,年仅45岁的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在席勒故居逝世。公爵夫人安娜·阿玛莉亚(Herzogin Anna Amalia)在她所继承的亡夫的宫殿里,召集各方人士进行思想交流、社交活动和艺术活动,如对文学、艺术和科学感兴趣的宫廷成员、诗人、艺术家、市民阶层有文化的学者以及众多来自远近前来交流思想的客人等。1570年建立的绿宫(Grünes Schloss)有一座安娜·阿玛莉亚图书馆(Anna Amalia Bibliothek),它属于第一批向公众开放的贵族图书馆。

“古典的魏玛”——圣·彼得和保罗城市教堂
位于老城中心的圣·彼得和保罗城市教堂(Stadtkirche St. Peter und Paul)今天以赫德教堂(Herderkirche)闻名,J.G.赫德(J.G. Herder)连续27年在这里从事宫廷传教士的工作。最著名的艺术珍品三厢房的克拉纳赫祭坛(Cranachaltar),由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d. Ä.)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开始建造,并由他的儿子最终完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德绍和魏玛的鲍豪斯建筑设计学院”
德绍和魏玛的鲍豪斯学院建筑群(Bauhausbauten in Weimar und Dessau)曾经是艺术学校、工艺美术学校,和霍恩展示馆(Haus am Horn)一起属于德国最美的青春艺术风格建筑。从1919年开始,在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的领导下,这组建筑成为魏玛国立鲍豪斯建筑设计学院的创建地和工作场所。1925年,鲍豪斯学院迁至德绍(Dessau)。

博物馆
魏玛拥有独一无二的博物馆氛围。这里总共有大约40座博物馆,时间跨度从石器时代、古典主义时期直到现代。

位于剧院广场艺术馆的鲍豪斯博物馆
鲍豪斯博物馆(Bauhaus-Museum)位于一个以前的车库中,它以五百多件展品向人们介绍1900至1930年间魏玛的艺术及艺术学校的发展史。展出作品有图片、版画、木制及金属作品等,它们是1900至1925年在魏玛鲍豪斯工作过的艺术家的作品。展览还包括鲍豪斯学院第一任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约翰内斯·伊滕(Johannes Itten)、李欧内尔·法宁格(Lyonel Feininger)和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等代表人物的作品。

魏玛新博物馆——保罗·门茨展览馆
魏玛新博物馆——保罗·门茨展览馆(Neues Museum Weimar – Sammlung Paul Maenz)是有代表性的新文艺复兴式建筑,一座当代艺术展览馆,它拥有从前科隆的画商及收藏家保罗·门茨(Paul Maenz)的收藏品。这里藏有美国构思艺术和微观艺术作品,此外德国和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是一个收藏重点,如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和朱利欧·保利尼(Giulio Paolini)的作品。

布亨瓦尔德纪念馆和中心建筑多拉
市中心以北10公里的纪念馆布亨瓦尔德纪念馆和中心建筑多拉(Gedenkstätte Buchenwald und Mittelbau Dora)是联邦政府和图林根州捐资建立的。这里曾经是纳粹集中营和前苏联特别集中营的故地,现在是纪念馆。

长期展览
位于市中心的歌德国家博物馆像磁铁一般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来参观。热爱艺术的人一定会觉得位于城东城市宫殿(Stadtschloss)里的魏玛艺术展览馆有意思,而热爱洛可可艺术的人则应去迷人的贝尔维第狩猎游览宫(Jagd- und Lustschloss Belvedere)公园的马车收藏馆(Kutschensammlung)看看。

歌德国家博物馆和歌德故居
这可能是德国最著名的歌德故居(Goethehaus)了,他曾在这里生活了将近50年。歌德国家博物馆(Goethe Nationalmuseum)的长期展览向人们全方位地展现了18世纪这一德国文学最重要的时期。一场有趣的电影以以完全贴近本人的方式向人们介绍了这位诗人侯爵。

城市宫殿及其魏玛艺术展览馆
带有古典主义风格圆柱式大厅的宫殿内有魏玛艺术展览馆(Kunstsammlungen zu Weimar)。展览馆藏有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直到20世纪的丰富的艺术品,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16世纪。令人赞叹不已的是,这里有丢勒时期(Dürerzeit)重要的油画作品(克拉纳赫画廊(Cranachgalerie))、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卡斯帕·达维德·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和魏玛画派(Weimarer Malerschule)的重要画作。

贝尔维第宫殿、巴洛克式花厅——马车博物馆
在公爵恩斯特·奥古斯特(Herzog Ernst August)建造的狩猎宫里,巴洛克式花厅(Orangerie)内古老房间里展示着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的玻璃器皿、瓷器、上釉的陶器和狩猎武器。在这个巴洛克式花厅,人们可以参观马车、狩猎武器以及大公爵当年使用过的旅行双座马车。

艺术与文化
魏玛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城市。这里有德国国家剧院和国家管弦乐团(Staatskapelle Weimar)、弗兰茨·李斯特音乐学院和图林根巴赫周(Thüringer Bachwochen)以及魏玛艺术展览馆。

魏玛国家剧院和国家管弦乐团
作为德国国家剧院(Deutsches Nationaltheater)第一任院长的歌德创出了魏玛剧院的声名。剧院与这座城市的文化史紧紧相连。位于剧院广场(Theaterplatz)的魏玛剧院现在上演的话剧、歌剧和舞剧仍然强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剧院前矗立着著名的歌德-席勒纪念碑。

弗兰茨·李斯特音乐学院
魏玛弗兰茨·李斯特音乐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Franz Liszt)面向公众举办大型的演出活动,如大学乐团和室内乐团、合唱和爵士乐团、歌剧和清唱剧等。每年秋季,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艺术家纷纷来到这里参加比赛。魏玛李斯特音乐节(Weimarer Liszt-Festival)每三年举办一次,这无疑是图林根音乐活动的一个高潮。

魏玛艺术展览馆
魏玛艺术展览馆(Kunstsammlungen zu Weimar)由四座博物馆组成:宫殿博物馆(Schlossmuseum)、鲍豪斯博物馆(Bauhaus-Museum)、新博物馆(Neues Museum)和贝尔维第宫博物馆(Schloss Belvedere),它们是图林根自由州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


文化活动
魏玛许多特别的精彩活动都与音乐有关,像巴赫节(Bachfest)、国际管风琴之夏(Internationaler Orgelsommer)和艺术节(Kunstfest)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8月28日歌德诞辰
8月28日歌德诞辰在魏玛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这天晚上,位于弗劳恩普朗(Frauenplan)的歌德故居将被装饰得具有节日气氛,并为博物馆之夜开放。庭院和花园以及伊尔姆河畔公园里的花园别墅也为游览者开放。宫中庭院(Schlosshof)将举行音乐会或主题活动。

魏玛洋葱市场
在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末,人们可以连续三天在魏玛体验城市历史。起源于1653年的魏玛洋葱市场(Weimarer Zwiebelmarkt)在整个老城举行,每年吸引三十五万游客前来游玩。届时,这里将出售编好的洋葱辫和其他由洋葱制成的食品以及水果、蔬菜、调料和手工艺品。

魏玛圣诞集市
每年圣诞集市(Weimarer Weihnachtsmarkt)举办期间,老城和位于剧院广场的国家剧院张灯结彩,呈现出一片喜庆的气氛。市政厅变成一个基督降临节的大日历,每天都有圣诞老人带着小孩子打开一扇窗户。市场上的摊铺上将出售图林根州的手工艺品和来自埃尔茨山脉(Erzgebirge)的木雕。

自然体验
魏玛被独特的公园景观所包围。伊尔姆河(Ilm)畔公园位于城市中央。精心维护的美丽公园和花园与城市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展现了它所经历的不同时期和创建者的思想。

歌德的花园别墅和伊尔姆河畔公园中的罗马之屋
伊尔姆河畔公园(Park an der Ilm)从位于伊尔姆河两侧的魏玛市中心和城市宫殿向南延伸1.6公里,其中的花园别墅(Gartenhaus)是歌德的第一个地产和终身寻找安宁和慰籍的地方。罗马之屋(Römisches Haus)就坐落在伊尔姆河低谷(Ilm-Auen)之上,距歌德的花园别墅不远,它像一座古代的庙宇,过去曾是大公爵卡尔·奥古斯特(Carl August)的避暑庄园。

蒂弗特宫殿及公园
距魏玛不远即是曾经的公爵避暑地——蒂弗特宫殿及公园(Schloss und Schlosspark Tiefurt),它坐落在一片迷人的公园似的风景之中,吸引人们前来参观和散步。宫内的房间布置尽可能地展现安娜·阿玛丽亚(Anna Amalia)那个时代的特征。餐厅、壁炉间、卧室和音乐室、歌德房间和路易斯·冯·格赫豪森(Luise von Göchhausen)的客厅都是用结实耐用的家具、贵重的瓷器、艺术品和古代艺术的复制品布置的。

位于历史墓地的侯爵墓和俄罗斯东正教教堂
公爵家族的墓于1827年建立,歌德和席勒的墓地也在这里。参观两位挚友诗人的墓地及石棺是令人难忘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Russisch-Orthodoxe Kapelle)是按照在此安葬的大公爵夫人玛丽亚·帕夫洛娃(Maria Pawlowa)的愿望建造的。

出游指南
中世纪的州首府埃尔富特是不能不去的,同时顺便还有一个小小的旅行,去一趟田园般秀丽的小城耶拿(Jena),它因耶拿大学和著名品牌“蔡斯(Zeiss)”及“耶拿玻璃”而闻名于世。还有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瓦特堡(Wartburg)。

州首府埃尔富特
图林根州的首府埃尔富特(Erfurt)在中世纪是一个强大的贸易城和大学城。现在,埃尔富特的城市中心仍旧是保存最完好的,这里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及桁架结构建筑、雄伟的玛林大教堂(Mariendom)、圣·泽韦林(St. Severi)教堂和著名的克雷默桥(Krämerbrücke),它们证明了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

“蔡斯”城和大学城耶拿
这座位于萨勒河谷(Saaletal)、被葡萄种植山所环绕的大学城是精密和光学仪器的制造中心,因耐火的“耶拿玻璃”而举世闻名。歌德(Goethe)、席勒(Schiller)、洪堡兄弟(Die Humboldts)和诺瓦利斯(Novalis)也为这座拥有丰富历史的城市作出过贡献。老城中有一个舒适的小酒馆区。

埃森纳赫(Eisenach)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瓦特堡
瓦特堡(Wartburg)城堡是图林根州的标志,位于魏玛西南75公里处,它以八百年的历史成为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古堡之一。作为中欧封建时代重要的古迹,它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这里翻译了《新约圣经》。此外,瓦特堡还有歌唱比赛、伊丽莎白圣人和宗教改革三百年后的学生社团庆典(1815年建立的德国大学生统一、自由运动的组织)。

购物
在这座不大的城市的书店里,有大量德国古典主义时期和魏玛时期的文学作品;瓷器店提供著名的魏玛瓷器,它们是颇受欢迎的纪念品,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买到萨勒-翁施特鲁特(Saale-Unstrut)葡萄酒。内城的珠宝店和古董店也是淘宝的好去处。

席勒街和维兰德街
在席勒街和维兰德街(Schillerstraße und Wielandstraße)步行区,人们可以看到五花八门、大大小小的商店,店里的商品品种异常丰富。店与店之间总会有家小咖啡馆,逛街时累了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席勒街上也有一些重要的景点,如席勒博物馆(Schillermuseum)、魏玛之屋(Haus Weimar),再往北是剧院广场(Theaterplatz),那里矗立着纪念碑。


餐饮
到魏玛可一定要品尝它的土豆团子(Kartoffelklöße),最好和醋焖牛肉(Sauerbraten)一起吃;同样应该尝尝的是著名的图林根烤香肠(Thüringer Bratwurst)。在魏玛用餐的选择很多,人们可以去最不起眼儿的小酒馆,也可以去高档餐厅。

安娜·阿玛丽亚餐厅
高雅的安娜·阿玛丽亚餐厅(Restaurant Anna Amalia)就在集市广场上的大象饭店(Hotel Elephant am Markt)内,它供应受意大利风格的顶级菜肴,对某些人而言它是整个图林根州最好的餐厅,环境古典高雅。

魏玛多萝特霍夫浪漫主义饭店(Romantik Hotel Dorotheenhof Weimar)
这座从前的骑士上尉庄园,拥有“托斯卡纳和陶莱内菜肴(Küche der Toskana und der Touraine)”。

交通方式机场
埃尔富特机场(Erfurt,25公里)
www.flughafen-erfurt.de
莱比锡机场(Leipzig,120公里)
www.leipzig-halle-airport.de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A4、A9
铁路
铁路:城际特快(ICE)、区域快车(IR-InterRegio)

来自德国旅游局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0-13 19:28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9:44:19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古典魏玛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0-13 19:47 编辑 ]

2.jpg (59.27 KB, 下载次数: 110)

2.jpg

4.jpg (85.23 KB, 下载次数: 100)

4.jpg

5.jpg (93.38 KB, 下载次数: 100)

5.jpg

12.jpg (124.2 KB, 下载次数: 105)

12.jpg

6.jpg (158.58 KB, 下载次数: 106)

6.jpg

7.jpg (124.16 KB, 下载次数: 104)

7.jpg

8.jpg (111.77 KB, 下载次数: 109)

8.jpg

9.jpg (253.71 KB, 下载次数: 119)

9.jpg

0.jpg (186.06 KB, 下载次数: 114)

0.jpg

e6d6e48a6ef4b7649f2fb473.jpg (265.83 KB, 下载次数: 117)

e6d6e48a6ef4b7649f2fb47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9 07:52 , Processed in 0.18737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