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介石要中研院反共抗俄 胡适:我们要提倡学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4 09:0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06-24  来源: 羊城晚报
       胡适的遗产,除了几大箱书籍及四五大包、一尺多厚的未完稿,就是仅剩的135美元;谢冰莹说:“如果我不幸死在美国,就要火葬,然后把骨灰洒在金门大桥下,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漂回去。”

胡适的遗憾

胡适1949年4月前往美国。67岁时,他不想再飘零海外,于1958年4月到台湾,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蒋介石要胡适把“中央研究院”办成“反共抗俄”的阵地。对此,胡适作出回应:“我个人认为,我们学术界做的工作还是在学术上,我们要提倡学术。”暗指不走蒋介石指定的政治之路。胡适不愿意政治主宰学术,把众多院士捆绑在国民党的政治战车上,表现了他作为最高学术机构一院之长的学术良心。

胡适不仅自己在学术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做学术领导工作方面,也显出很高的才能。他痛感人才流失严重:出去深造的学生中,95%不愿回来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胡适制定多项措施,其中有拨专款、设立“研究补助费”、所有研究机构的学术刊物经费由政府承担等。他在海内外积极搜罗各种人才,并为年轻一代新任院士耗尽心血。从经费申请至会务安排,事无大小,他都要亲自过问。他最大的心愿是把“中央研究院”办成像普林斯顿研究院那样有国际声望的学术机构。

胡适于1962年2月24日主持院士会议时突然发病去世。他的墓地设在“中央研究院”附近的草木葱绿的山坡上。墓碑上刻的“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之墓”,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书写。

胡适“戴博士帽,结旧式婚”,与一个文化水平不高、整天泡在麻将里的旧式女子结婚,生活习惯难免南辕北辙。他曾打趣说现今男子的“四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这里无疑包含有胡适自己的人生体验。

胡适去世后,除遗下几大箱书籍及四五大包、一尺多厚的未完稿外,留下的遗产只有135美元。胡适死不瞑目的是晚年未能回故乡安徽绩溪,不能重游大陆山河,以致生前看到台湾的自然景观,就会与人谈起故乡的景色,每逢台湾过端午、中秋,也会谈起大陆的人情风俗。为了弥补生前未回大陆的遗憾,他在遗嘱中说将自己留存在大陆的102箱书籍全部捐赠给他洒过多年辛勤汗水、也使他一举成名的北京大学。

谢冰莹的梦

不少人以为谢冰莹与谢冰心是两姐妹。其实,冰心生于1900年,福建长乐人;冰莹生于1906年,湖南新化人。冰莹还在学生时代就读冰心的作品,两人走的是不同的创作道路。如果说冰心是属闺秀型的作家,谢冰莹却是“战士型”文人。她们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1944年。

谢冰莹的成名作是《从军日记》。作为北伐时期最活跃的一个女兵,她将自己参加平息鄂西夏斗寅叛乱、随军出发新堤的生活经历写了出来。

1946年,谢冰莹在北平女师大教书,1948年8月应邀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1973年,因腿疾难从事教学而离开任教二十多年的台湾师范大学。1974年,她偕同丈夫贾伊箴定居旧金山。这时,她的创作以儿童文学为主。自1979年起,她还在《世界日报》的“儿童世界”版开辟了“贾奶奶信箱”专栏。《世界日报》在美国出版,海外的小读者特别多。谢冰莹在第一封信中强调:“大家都是中国人,都要会说中国话,会写中国字,会作中国文章。”她与小朋友谈心,使对方听起来感到异常亲切,毫无代沟。

谢冰莹晚年身居异国,却一直无法割断对祖国、故乡的怀念之情。她的散文《还乡梦》结尾处写道:

这究竟是梦还是现实呢?也许是一个真实的梦,不管它是梦还是现实,我都愿意回去,永远投在故乡的怀抱,嗅着泥土的芬芳。

可爱的故乡呀,我永远记着你四季如画的风光!

上世纪90年代,谢冰莹的丈夫去世,她精神几近崩溃,还得了健忘症,但对叶落归根这件大事她始终忘不了:

如果我不幸死在美国,就要火葬,然后把骨灰洒在金门大桥下,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漂回去。

谢冰莹于2000年1月5日在旧金山去世。友人们为她举行佛教仪式的公祭,使她的返乡梦终于得到实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1-11 17:52 , Processed in 0.195299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