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1 10:32:42
|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当选首届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1982年9月13日,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当选为主任,薄一波、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当选为副主任。在会上,邓小平强调说:“中央顾问委员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情况建立的,是解决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是使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一些老同志在退出第一线之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接着,他又说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我们就讲要废除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这个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恐怕都比我们解决得好。我们干部老化的情况不说十分严重,至少有九分半严重。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就缺乏活力。现在着手来解决,采取顾问委员会这样过渡的形式,比较合乎我们的实际情况,比较稳妥,比较顺当。应当说,这一次在解决新老交替问题上迈出了相当大的一步。如果花两个5年的时间,通过这种过渡的形式,稳妥地顺当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把退休制度逐步建立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这对于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是办了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可以设想,再经过10年,最多不要超过15年,取消这个顾问委员会。”关于顾问委员会如何做工作,邓小平明确地说:“总的说就是要按照新的党章办事。党章规定,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的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中顾委委员可以列席中央全会,顾委副主任可以列席政治局会议,必要时顾委常委也可以列席政治局会议。这就是说,中顾委副主任和常务委员在我们党的生活中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工作,任务有四条:一是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建议、接受咨询,二是协助中央委员会调查处理某些重要问题,三是在党内外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四是承担中央委员会委托的其他任务。”他还强调说:“原则的规定都有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具体实施。要理出几条,其中也包括我们工作机构的设置。我建议不要建立什么大机构,要简化,几个人就够了。顾问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请薄一波同志主持。”这时,薄一波插话说:有小平同志压阵就行了,具体事情我们来搞。
接着,邓小平又告诫大家说:“我们都是老同志,说话开门见山。顾问委员会要注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妨碍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我们老同志要自觉,我们都是老上级、老领导,牌子大、牌子硬呀,比中央委员会的成员牌子硬啊。以后中央委员会的成员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是我们的后辈。我们的态度正确,对推动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的工作,很有好处。如果搞得不适当,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不仅不要妨碍中央委员会的工作,包括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的工作,也不要妨碍下面各级的工作。……要起传帮带的作用,而不是去发号施令。我们这些老资格,讲话是有人听的,是有份量的,所以要慎重。第二,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要联系群众。除了身体不好的同志,凡是还能做点工作的,可以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比如联系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一个科学研究机关,一个地委或者县委,甚至一个农村基层组织,深入地了解情况。这样就可以对党中央更好地起到参谋和助手的作用。第三,我们还可以起一个作用,就是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方面以身作则。……我们这些老同志下去,人家是非常尊重的,生活上是会照顾的,我们自己要注意不要过分麻烦人家。总之,中央顾问委员会怎么做工作,怎么起作用,是个新问题。相信我们这些老同志会处理得很好。”
在邓小平讲话的第二天上午,薄一波即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了中顾委第一次常委会议,讨论如何学习贯彻邓小平的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大党章的规定和邓小平的讲话精神,随即成立了一个由薄一波、耿飚、程子华、王首道、刘澜涛、萧克6位同志组成的临时工作小组。在薄一波的带领下,临时工作小组很快拟定了《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的暂行规定》(草稿)。规定共有9条,并明确提出了“宜少不宜多,宜虚不宜实,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工作原则及“协助中央调查某些重要事宜和承担其他交办的任务、协助所在单位机构改革工作和领导干部交接工作、向党内外宣讲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等工作要求。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只有20余人的工作机构以及学习制度、请示汇报制度、报告会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并把在京的100多名委员分别编为6个支部,统一学习,统一过组织生活。还规定:在京的中顾委委员原则上每两周过一次组织生活,或学习党的文件,或交流思想和心得,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住在北京以外地区的委员,分别编成华东、中南、东北华北、西南西北4个组,每年集中学习一次,平时参加所在省、市、自治区党委组织的学习。
1982年9月22日,薄一波主持召开中顾委第二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的暂行规定》,并于当日上报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9月30日,中央批准并转发了这一暂行规定。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谈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他说:“这个文件一共十条,最重要的是第九条,当然其他各条也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说具体点,现在有些五十多岁的同志很不错,但五十几岁的人再过十年就六十几岁了。现在要大胆地起用中青年干部,特别是陈云同志讲要选拔三四十岁的年轻人,这个意见很好。这些年轻人选拔上来以后,可以干得久一些。现在经验不够,过两年经验就够了;现在不称职,过两年就称职了。他们脑筋比较活。成功不成功就看我们能够不能够发现一批年轻人。因为到了本世纪末,现在三十岁的,那时是四十几;现在四十岁的,那时也才五十几。至于下一个目标,有些人到那时也老了。我们老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要多顾多问。这方面可要解放思想呀,不解放思想不行!要说服老一点的同志把位子腾出来,要不然年轻干部没有位子呀。整个形势是安定团结的,要说疙瘩比较多的,是在这个问题上。解决得不够好的,也还是在这个问题上。其他方面出这个那个问题不要紧,但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要出大问题,要犯大错误。要一些中老年同志腾出位子来不容易呀,但是这件事我们必须办,这个路我们必须走。两年前我就说过,我是希望带头退休。前年我就讲了这个问题,顾问委员会是过渡形式,归根到底是建立退休制度。因为位子就那么多,还要精兵简政,老的不腾出位子,年轻的上不了。上不了,事业怎么能兴旺发达。这一点,也要学发达国家。有些第三世界国家解决得也比较好。最近我听人讲,好多国家大部分部长是三十几岁。也有岁数大一些的,但比较少。总理岁数可能比较大,一般也是五十多岁。我们刚进城的时候是年轻的。我在全国解放时就是45岁,好多同志比我还年轻一些。1927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23岁,也是大官啦。啥也不懂,也可以呀!总之,选拔年轻干部是我们顾问委员会的一个重要责任。”
1985年9月18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又有56位同志被增选为中顾委委员。9月23日,邓小平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几年来新老干部的交替,进行得比较顺利。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军各级领导岗位,都补充了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这次3个委员会成员的进退,工作做得很好,特别是中央委员会的年轻化,前进了一大步。一批老同志以实际行动,带头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推进干部制度的改革,这件事在党的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经过这次会议的增选和调整,中顾委主任仍然是邓小平,副主任则由王震、薄一波、许世友、宋任穷担任。
9月24日,即在全国代表大会结束的第二天,中顾委举行了第五次全体会议。主持会议的薄一波说:这次有36位老同志从中顾委退出,同时有56位老同志进入中顾委。在今后的10年左右时间里,还将有一些老同志陆续退出和进入中顾委。有进有退,这是中顾委这个过渡性组织,在完成自己历史使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但我们老同志要继续发挥好作用,力求做到党章上所要求中顾委的那样,当好中央在政治上的参谋和助手。这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3个委员会的进退工作做得很好,特别是中央委员会的年轻化前进了一大步。看来用梯队结构的形式来解决新老交替的问题,是一个成功的办法,今后还应当继续实行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