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员们的提案缘何屡遭民意“刻薄”
(转帖)
2009.3.11
“有些委员连参加两会都是早上动手术下午来开会,他能提出什么高质量的提案来?” “很多人觉得政协提案质量连年下降。我认为‘两会’到了需要有专职委员或代表的时候了……。”复旦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面对记者的“围攻”和“棘手”的话题,如是说。(3月10日《广州日报》)
历年全国两会,都有很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提案出现,其建议和“点子”代表了广泛的民意,反映了民众的呼声。但无需讳言的是,也有一些提案偏离现实太远,或者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颇为让人失望。对于这样的提案,有人善意地称其为“雷人”,而刻薄者,则直接指其为“脑残”。
今年两会已经进行了好几天,这样的“雷人”提案也着实不少。比如有代表建议春运火车票提前到8月份预售;比如有委员建议改现在的简体字为繁体字等等。这些提案一经提出,就遭受公众的普遍质疑,网络上的不满与嘲讽更是铺天盖地。更进一步说,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提案,是对国家政治资源的一种浪费,是对手中政治权利的一种虚耗。
本是很严肃的政协提案,缘何屡屡遭遇公众的质疑和民意的“刻薄”,这无疑是一件值得人们思考的事情。诚然,提案的水平如何,质量高低,和委员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在综合素质的提高无法一蹴而就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葛剑雄委员认为解决的办法是两会设立专职委员和代表,这自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也需要一个程序和过程。在这个建议能够变为现实之前,则需要依靠委员们自身的努力,想方设法提高自己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己提案的质量和水平。
而要做到这一点,委员们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深入社会,接近群众,集思广益,多方考量。很显然,从目前代表和委员提交两会的很多不成熟提案来看,很多人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没有尽到自己身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责任。在网络时代,其实这并非难事,委员们为何不提前把自己的提案在网络上公布一下,接受网友们的检验,通过网友们的意见和建议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提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