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鸿章“变魔术”援上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0 14:2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



淮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继湘军之后又一支著名的地方武装。淮军(1862—1900)自成立到消亡的近40年间,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频发的苦难岁月,从淮军演绎到后来的淮系集团,涵盖并极大地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有专家称,淮军史几乎就是一部晚清史,一部完整的晚清军事史。

公元1862年 4月8日清晨,上海十六铺码头。

晚清最繁华的航运枢纽。

上海政界要员、商界巨贾战战兢兢伫立岸边,翘首盼望着一支身负特殊使命的武装船队到港。

江对岸,就是太平军的营寨。

一个月前,太平军主帅——忠王李秀成亲自都统12万精兵,将清军层层围住,上海已成一座孤岛。

这只船队从上游安庆曾国藩湘军大营开来,将运来数千名强悍善战的雇佣军,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上海官绅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仅是雇船运兵就花费18万两银子,这几乎是上海每月税收的三分之一。

这几千援军,是上海官绅们最后的希望。

然而,当这些兵将登岸列队时,人们却大失所望。原来这支武装就是李鸿章刚刚组建的淮军。他们土里土气、穿着不一,武器也是七长八短,他们满嘴脏话,由于在船舱底下闷了几天几夜,身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支军队,看上去就像一群沿街乞讨的叫花子。

有人议论,这些兵并不是出名凶悍的湘军,而是两淮一带乡下人组建的新军,名叫淮军。

那个高个子的主帅,官职也不高,只是个任职不久的道员,也就是地县一级官员,名叫李鸿章。

人们不禁狐疑忐忑:保卫大清的财赋命脉,保全官绅们的身家性命,难道就是要倚仗这名不见经传的淮军么?

谁也没有料到,上海居然能够在太平军凌厉的攻势下坚守如此之久。

自从一年前太平天国失去了长江上游重镇安庆,南京门户洞开,战局陡然逆转。

江浙、苏杭成为太平天国唯一可以倚仗的财税来源和后勤基地,于是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东征。

当时曾国藩湘军的主力还在安徽,而太平军动用总兵力超过50万,在长江下游没有强劲对手。一年间横扫江浙重镇,上海,也志在必得。

攻破宁波、杭州,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对战争前景乐观起来,仅有3、4万守军的上海绝无招架之力,于是他分出不到四分之一兵力约12万人,委任副手统领,围攻上海……

1862年的年初,上海遭遇一场50年以来最大的暴风雪。飞雪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黄浦江居然结冰封冻,可以行车走马。

上海官绅惊恐万状,太平军极有可能越过冰面,攻入市区,甚至租界。

所幸太平军装备对严寒天气准备不足,衣服单薄,新配备的后膛枪机油也被冻住,拉不开枪栓,这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延缓了太平军的攻势。官绅们意识到,这或许是老天爷给上海的最后机会。

上海之战,关系到太平天国东山再起的全盘战略是成是败。又事关江、浙财阀士绅们的身家性命。而租界里的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为了自身贸易利益,也扬言要参战。当时,上海的道台吴煦、苏松粮道杨坊,这些人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情况,组织了一些外国在租界的雇佣军,史料上称之为“华尔洋枪队”。

这些西方雇佣军人数仅有一两千,加上驻防的清军也不过三四万人。与太平军12万大军相比,这点兵力实在是杯水车薪。

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延缓了太平军的攻势,使得上海的清军和西方人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就在李秀成错失战机之时,来自安庆的 “乞丐”一般的中国雇佣军也悄悄地开进了上海。

谁能想到,正是这支军队扭转了1862年苏南的战局?成了“挽救”上海的大赢家?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4-20 14:30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29:45 | 只看该作者
1840年以来的大清帝国在东南西北各个战略方向上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东部和南部海岸线暴露给了船坚炮利的英法舰队,北方则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哥萨克骑兵虎视眈眈,内部的东南、西南、西北不间断爆发大规模平民起义,内忧外患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这个气数将尽的王朝。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举事。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湖南湖北,沿江向东进击,在南京建立了一个与清王朝分庭抗礼的政权,太平天国。

祸不单行,那个靠鸦片发家的岛国英吉利又卷土重来。它伙同另一个“强盗”法兰西,自南向北,一路强行北上。

清廷不得不再次接受城下之盟,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一番割地赔款的妥协之后,中国成了西方人可以随意进出的后院,大清国库成为他们的提款机,皇室和官僚系统变成他们的“看门人”,英法心满意足地撤军,中外似乎暂时可以 “相安无事”;可太平军却未曾消停,他们和北方的捻军联手,愈战愈勇,全国14个省先后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波及。

朝廷正规军普遍惧怕打仗,早已不堪调用。但是有一种兵,却是太平军危险的对手,这就是各省地方上的团练勇兵。

团练由官绅大户出钱,招募乡勇自保平安,远比朝廷军队用命效力。但是团练也有兵力分散,素质低下的缺陷。而湖南的曾国藩,却巧妙扬长避短迅速拉起了一只强悍的湘军,成为太平军最强劲的对手。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这位学识渊博、人格颇受好评的二品京官,在1851年奉命回乡组织湖南团练乡勇,开始了文人带兵的戎马生涯。

湘军迅速崛起,牵制了长江中上游太平军势力的扩张。而1860年,大清最后几支稍有战斗力的正规军,也在围困太平天国都城南京长达八年后,被一举击溃,再也无法恢复元气。只剩下湘军成为朝廷唯一可以倚仗,来抗衡太平军的军事力量。

太平天国希望利用这个契机,开始实施西征和东征战略。东征的目标是江浙上海财富要地,西征则是力保长江沿线的重镇安庆。

安庆,地处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更是长江下游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也就是南京的壁垒。对战争的攻守两方来说都是必争之地。

太平军在这里陈兵数十万,固守长达九年,干王洪仁玕曾经说:“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而此时,曾国藩的湘军已经兵临安庆城下。

1861年9月,曾国藩湘军攻克安庆,这是湘军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它使太平天国的皇城——天京失去最后屏障,而数十万精锐丧失殆尽,也使太平军在整个西线陷入了无可挽回的颓势之中。

湘军的节节胜利,使曾国藩威名大震。咸丰十年之后,曾国藩先后被委以钦差大臣总督两江,并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

湘军,已然成了支撑危局的砥柱栋梁。于是,当上海危在旦夕之时,上海的官绅们很自然地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安庆,投向了曾国藩。

1861年11月,户部主事钱鼎铭作为上海方面的说客,携带乞求出兵的书信来到安庆。

曾国藩考虑,如果湘军出兵上海的话,他就可以得到一块很大的财政上的支持,来保证他的军队的日常供应。那么谁来担此重任?曾国藩打算让九弟曾国荃,率湘军一万救援上海。但是曾国荃不愿意去,他愿意率领湘军从上游来进攻天京,争取夺取天京首功。

当时,湘军中能够担此重任的还有老将左宗棠和老营“霆字军”指挥官鲍超。可前者要顾及浙江战事,后者要策应曾国荃,都无法抽身。
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31:03 | 只看该作者
机遇终于眷顾另外一个人了,他就是后来独当国事数十年、拥有最复杂多面性格特征的晚清核心政治人物——李鸿章。

合肥城东30华里,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磨店。一百多年前出了一个大人物,号称大清“相国”的中堂大人——李鸿章。

李鸿章,生于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1823年2月15日。身高一米八,有大才,有大志向,有霸气。16岁中秀才,20岁赴京城求功名,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的诗句,蜚声士林。虽是一介书生,却常自比西汉名将霍去病。

在京期间,李鸿章在父亲引荐下结识了对他一生影响巨大恩师——曾国藩。这对师生将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时而携手并肩,惺惺相惜;时而同床异梦,明争暗斗。

道光27年,24岁的李鸿章考中二甲第13名进士,选入翰林,这虽然只是一个内廷侍从,不过一旦外放地方,以其皇帝近臣的身份很快就会被提拔升任朝廷要职,前途无量。

然而,太平天国改变了李鸿章的人生走向。

太平军号称百万之众,已控制了长江中下游重镇武汉、九江、安庆一线,朝廷的八旗、绿营根本不堪一击。咸丰皇帝开始考虑动员民间志愿兵和雇佣兵,以弥补兵力不足。

曾国藩此时已奉命在湖南老家整训团练湘勇,将这支志愿兵锻造成了能够在内河、山地和城市执行野战任务的雇佣军。

太平军从武汉顺江而下,占领了安庆,李鸿章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他就鼓动他的同乡——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劝他上书来解决这个安徽问题,而且他自己是连夜操刀,代吕贤基写了这样一篇奏折。

吕贤基原本只想表现忠心,没想到李鸿章代笔的奏折文采飞扬、激情四射,咸丰皇帝被感动得龙颜落泪,索性委派吕贤基回乡组织团练。

吕贤基觉得自己是自讨苦吃,所以就跟李鸿章说:“都是你使的主意让我上前线,我也要把你绑上,咱们一同回家乡。”

李鸿章从此开始了“翰林变绿林”的坎坷岁月。虽然历经数年战场磨炼,李鸿章也取得一些战功,但是朝廷不肯放权,正规军势力太大,他属下的团练部队始终受到压制,不能成大气候。

心情抑郁的李鸿章,想到自己的老师——正在江西前线作战的曾国藩。他给曾国藩去信,表面上,表达的只是一种对湘军成功的敬佩之情。但是敏感的曾国藩察觉到了李鸿章打算投奔自己门下,于是主动邀请他进入湘军的幕僚系统。

此后的四年里,从政务到军务,李鸿章获益匪浅。曾国藩也看准李鸿章是个好苗子,认为他的特点是“才大心细”、“文武兼资”;另外,就是在决策方面,曾国藩有的时候遇到一些重大事件犹豫不决的时候,跟李鸿章商量一下以后,“速有立决”。

如此师生,真可谓珠联璧合。

但是李鸿章性格执拗专断也是出了名的,虽然身为下属,如果意见不合他往往固执己见,甚至不惜以辞职相争。“李元度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1860年,是曾国藩最艰险的一年,湘军被太平军围困在安徽江西交界的一块锅底形山区,兵家称之为“死地”。运输补给困难,兵员伤病损失无法补充。在这个时候,曾国藩一向宠爱的爱将李元度又不听调度,擅自出兵,遭遇兵败。曾国藩大为不满,,就委托李鸿章替自己起草奏折,准备撤掉李元度。李鸿章和李元度的私交本来不错,而且李元度还救过李鸿章的命,李鸿章当然不愿意弹劾李元度。曾国藩就跟李鸿章讲,你不写,我自己来写。李鸿章说,既然这样,我在这儿待着也没什么用了。一甩袖子,回家了。

尽管不久后,李鸿章又回到恩师身边,但从“李元度事件”不难看出,李鸿章不甘久居人下,早晚要独立成军。

而上海官绅们演出的一场哭请救兵的话剧,使李鸿章意识到:机会终于来了!

湘军诸将只想稳固到手的地盘,拒绝出兵。李鸿章意识到,救援上海是自己独立成军的绝佳机会。他主动请缨,要返乡招募一支军队。曾国藩想,湘军自从出省作战以后,连年征战,三湘的兵源枯竭;另外,将士都比较疲怠。利用两淮的子弟,建立一支新的部队,在某些方面辅佐或者代替湘军作战,是他早有考虑的。

三个月后,大帅曾国藩站在安庆北门外这片空地,不禁大吃一惊。李鸿章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下变出13个营六千多名衣衫不整,目光凶悍两淮官兵。

1862年3月4日,淮军正式成军。

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摆在面前,上海已经危在旦夕,陆路行军赶过去肯定缓不济急,长江水路又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这六千人如何瞒天过海,暗度陈仓?

上海官绅早有对策。上海的官绅和英国驻上海的那些领事、官员商量以后,决定租用外国火轮船,把安庆的淮军运到上海来。

从1862年4月5日到5月29日,新组建的13营淮军分七批,平均每条船装运一千人,陆续沿江驶往上海。因为船只外观看上去就像普通的货轮,太平军绝没有想到体量不大的小火轮里居然可以容下一千名士兵。

就这样,六千多名淮军士兵,大摇大摆地从太平军层层堡垒间溜了过去。运送期间没有走漏消息,除了闷死一名士兵以外,整个行程有惊无险,这出奇大胆的千里大穿越行动,堪称军事史上一个奇迹。

一出场就不一样,一亮相就不一样。

1862年4月的上海,春寒料峭。李鸿章带领六千多名淮勇在黄浦江畔登陆。继湘军之后,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支新军崛起。

淮军开始了它将近40年风雨兴衰的传奇历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 22:30 , Processed in 0.15803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