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02月01日
自持“家族滞在”签证赴日至今,已有十载余。当初的豪情壮志与美好憧憬,历经年轮的回转,虽我心依旧,怎奈眼前的现实逐渐使其的棱角磨平。由在留资格而观,自己是属于“dependent”,似乎是处于“被动”的生活状态,一直在这个岛国的边缘地带沉浮,到不了理想的彼岸,望不见希翼的曙光,不免产生一种对前途的迷茫与彷徨,继而归结至是继续留日,还是返回故里。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一些在日华人选择了“永住”或“归化”,因本人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健康快乐是女儿心中的最大牵挂,故将来不会也不愿永久留日。
父母体质薄弱,面对生活道路上的风雪雨霜,事事不愿麻烦别人,唯有两人彼此相扶:炎热的夏季,母亲持续数日40度左右的高烧不退,还伴有肾结石,均由父亲陪伴,多次颠簸于医院就诊、手术;气温骤降的初冬,父亲可能由于劳累过度而突然昏厥,身旁只有母亲一人守护、连忙送往医院急诊……
自从离开父母,无论在体力上、经济上等方面均不能予以顾及,相反还要让父母时时为我们的处境而担忧,实感内疚。每逢中秋、春节,父母总是早早地寄来邮箱;孩儿们的生日,更是不会忘记送来祝福。每次电话铃声响起,外孙儿的一声“外公、外婆”,已使电话那端的父母从内心散发出欣慰的愉悦。在父母心中,只要我们在外一切平安顺利,就能成为他们的放心点,而对于自身的不适与病痛,父母总是不会过多提及。
最近一次电话,父亲仅只一次地谈及几日前的“头晕”之症,终难掩激动之情,从父亲哽咽的言语中,我分明感受到了父亲支撑不住的那瞬间的那种无助、失落、惊恐、孤单……得知父亲的病情,我亦是焦虑万分,白天心神不定、晚上夜不成寐,只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唯有衷心祈祷父亲早日康复!
父母身材瘦小,却有着宽阔的胸襟和坚挺的脊梁。随着时光的流逝,70多岁的父母会渐渐迈入耄耋之年,可父母永远是女儿心目中的参天大树。不论离家多远、多久,也不论腾达或落魄,回到父母的身边,将是最幸福的港湾。
当初从父母的臂膀中飞出的单个鸟儿,如今若要返回,已非自己一个人所能左右,还得牵上十岁上下的孩儿之手,顾及另一半的职业生涯。在日本出生、长大的孩儿,不谙中、英文,回国后难道还要从一年级开始起步?曾有朋友建议可以上“国际学校”,可那真的属于“贵族”级别,一个小学生一年的学费相当于美国一所普通大学的支出,绝非吾等之辈所能受用;夫君若辞去现有工作,回国后将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届时,高额的房贷、教育、医疗、生活等费用一一罗列在眼前,能否快速融入社会,找到一个新的坐标?
虽然东瀛之路走得偏离原先设想中的轨道,但在国内父母看来,仍然算是“维持”着。假如现今一无所有、赤手空拳打道回府,可能疲于在最基本的生存线下“挣扎”,是否会使父母心中旧忧未除、又添新愁呢?一直向往回到父母身边,岁月的积累,应当使自己拥有一份自信可以尽孝及肩负起该有的使命。无奈漫漫漂泊路,不知何日为归期……(摘自:日本《东方时报》;文/毛丽敏 三重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