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25 11:26:52
|
只看该作者
失眠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
失眠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
2.3 气血亏虚致不寐 《灵枢·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营卫生会》有“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景岳全书·不寐》指出:“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类证治裁·不寐》也说:“思虑伤脾,脾血亏虚,经年不寐。”可见心脾不足造成血虚,血不养心,神失其主而不寐。其二可以致气血不荣经脉而不寐,《灵枢·脉度》写道:“跷脉者,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阖。”
2.4 脏腑功能失调致不寐 《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内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肝藏魂,其魂随寐而出入游返于内外,如肝被邪热所扰,气机不发,则魂不入肝,反张于外,神不安居而致不寐。《素问·病能论》中还有“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宋《太平圣惠方·治胆虚不得睡方》“夫胆虚不得睡者,是五脏虚邪之气干淫于心。心有忧奎,伏气在胆,所以睡卧不安。心多惊惧,精神祛弱,盖心气忧伤,肝胆虚冷,致不得睡也。”从上可知,脏腑功能的失调,终可影响心神与肝魂,神魂内守静藏则不病,神魂失去静藏而躁动不宁则为病也。
3 讨论
传统中医学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气血亏虚来认识失眠的病因[1],而西医学认为失眠的病因一方面与本身的易感素质包括个性、性别、年龄和遗传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外界的特定条件如睡眠环境、睡眠习惯、精神因素、躯体疾病和药物因素等有关。由此可知,失眠病因比较复杂,它往往是复合性病因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其发病确实与个体的体质和性格特征有很大的相关性,特别是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越来越重,精神因素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因素等在失眠的发病原因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失眠病机也是多源的,现代临床中主要病机表现为阴阳不交,阳不入阴,虽然涉及五脏六腑,但以心肝二脏最为相关,在病理上表现为虚、火、痰、瘀[23]。当然临床实践中,较单一的病机病证固然存在,但病证交叉相兼的情况更为多见,特别也是在当今生活条件下,社会心理、环境、遗传、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因素都可以导致人体疾病。换句话说,外感六淫、饮食劳倦、内伤七情等多种病因可同时或先后侵袭机体,使气血失调,多脏受损,因而患者往往是病因复合,证候复杂,所以搞清病因病机尤其重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是中医学的传统,通过辨别病因以帮助确定病性,分析病机变化,从而指导治疗。其次,对失眠来说,引起失眠的诸因素中,尤其要提高个体的抗感性,改善不良的性格特征,也即针对易感因素进行一些干预;对于诱发因素,则是消除诱因,对症治疗,并尽可能从心理上加以指导,改变患者非理性认识,消除持续因素。而针对失眠的病理因素,虚、火、痰、瘀常相兼为患,脏腑之间心肝脾肾等也是相互影响。
故而还得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采取综合性治疗手法,也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参考文献】
1] 张光霁. 中医病因与非病因的相对性[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5):47.
[2] 张光霁. 关于中医病因学说中若干病因概念的商榷[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4):2526.
[3] 张光霁.论中医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之关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6):6766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