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代流行“榜下捉婿”:70岁老进士也遭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4 15:4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代流行“榜下捉婿”:70岁老进士也遭抢

2009-10-4

核心提示: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榜下捉婿”在宋朝流行

科举制度发展到宋代变得更加完善和严密。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也受到了统治阶层的空前重视。虽然在宋代,科举还并未成为进入仕途的惟一途径,但是想要在官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考取功名就绝对是必要的了。不过,科举考试在宋代所起到的主要是积极作用,选拔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官僚队伍中,而它的种种弊端则是明以后开始占据主导的。宋代的及第举人也获得了相当多的优越条件。一旦金榜题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烛”也就马上接踵而至了。

女儿嫁给状元是家族荣耀

在唐代,取得功名后还要经过考试合格才有资格担任官职,到了宋代,只要是进士五甲以上就可直接授官,而且升迁的速度和级别之高也是其他途径入仕的人所比不了的。所以,宋朝政府的高级官员中,科举出身者占了压倒优势。就拿北宋时期的正、副宰相来说,科举出身的人就占到了90%以上,南宋比例更高,正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可以说,宋代士人在经过“十年寒窗”的艰苦努力之后,一旦科举登第,得到的将会是精神、物质两方面的超值回报。

考取功名的士人在宋代社会中所受到的重视和推崇也是空前的。宋朝人评价一个家族的兴盛程度的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家族有几个考中科举的男子和几个嫁给科举出身者的女子。

虽然前一个标准是主要的,但是后者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古代社会中,女性出嫁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走进另一个家庭,也不仅仅是个人角色从女儿到妻子的转变,她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担当联系两个家族的纽带。这一作用在当时人眼中是被重视的。宋代也不例外。

因而为女儿选择理想的婚配对象常常是使父母伤脑筋的大事。不过,所谓的理想对象既不是女儿的个人意愿,也不是从女儿的角度来考虑的,而是父母主要是父亲从维系、发展家族的角度来考虑的。

七旬进士也被抢作快婿

正因为上述原因,考中科举的士人就成了豪富之家选择佳婿的“抢手货”,真是“十年勤苦无人问,一日成名天下知”。“榜下捉婿”就是生动的例子。宋代在由皇帝担任主考官的殿试结束后,就要举行唱名仪式,此时便是“金榜”之上的“题名”见分晓的时刻。而且其间会赐予袍、笏,这叫做“释褐”,表示已经脱离平民,步入仕途,正所谓“前日秀才,今日官人”。唱名结束后,便是“期集”,也就是新及第举人的宴会活动。不过,唱名和期集不在一处,这就为“择婿”者提供了条件。从唱名地点到期集所这段路程就成了“择婿”的地点,豪家贵邸竞相在此观望这些新及第的士人,从中挑选自己满意的人选,行情好时,一日之间“中东床者十八九”。

宋人把“择婿”说成“捉婿”,又戏称为“脔婿”,“脔”乃肉块,可谓比喻形象,又颇带讽刺意味。在当时就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笑谈。

在科场选婿者,不乏“饥不择食”者,将习俗所重视的阴阳吉凶、家世背景等都抛之脑后,甚至是这位新及第进士是否还是单身都来不及考虑。曾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亦不凡,为一权势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此青年深深鞠了一躬,推辞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高官抢状元女婿捷足先登

现实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而且“捉婿”成功者不少是政府中的高官。宋真宗时,范令孙登甲科,当时的宰相王旦立刻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即使品质有问题也是可以忽略的。还是真宗时,有一个叫高清的进士,人品和声誉都很差,但是他刚登科,宰相寇准就马上把兄弟的女儿嫁给了他。不仅如此,这位寇氏死后,宰相李沆又以自己的女儿做了高清的继室。当时就有人形容这些既登科又娶宰相女的人是“天子门生宰相婿”。不过,宋代的及第士人中也有不少不媚权势者。徽宗时著名的“六贼”之一的蔡京就曾在“榜下捉婿”方面受挫,他曾想把女儿嫁给刚登进士第的傅察,傅察却以沉默来抗拒。

为了笼络住自己中意的对象,有权势、家财丰厚者还会以钱财或仕途前景作诱饵来引诱士人上钩。宋仁宗时,颇得仁宗宠爱的张贵妃的叔父张尧佐看中了刚及第的冯京,就派人把他拖到家中,并冒称是皇帝的旨意,还摆出了丰厚的嫁妆,而冯京只是“笑不视,力辞”。“六贼”中的另一位朱勔在洪皓等待第三轮考试--殿试时就要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洪皓谢绝了他。登第后,朱勔再次向洪皓请婚,而且送给他大量的钱财,并许以显官,不过洪皓依旧是坚决拒绝了这门婚事。当时还流行一种给男方的所谓的“系捉钱”,为钓到“进士婿”,有的富商甚至会拿出千余缗的“系捉钱”来诱惑,自愿上钩者亦有不少。当时就有官员严厉地批评这种“论财娶妻”的登科进士道“市井驵侩出捐千金,则贸贸而来,安以就之。名挂仕版,身被命服,不顾廉耻,自为得计,玷辱恩命,亏损名节,莫甚于此”,并进而论断这种人是“天资悲陋,标置不高”,而且指出刚及第释褐就做出此种“污行”,以后踏上仕旅肯定也会是贪赃枉法之徒。

“榜下捉婿”其实也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宋代的婚姻观念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从魏晋南北朝、隋至唐中期,由于门阀制度盛行,婚姻对象的选择是有着严格的门第限制的。到唐中后期门开始衰落,经历五代,到宋代,门第观念已经淡薄。上述故事中提到两个择婚的标准,一个是个人才能,一个就是钱财,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则与宋代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对于宋代此种婚姻观念的评价应该辩证地看,较之前代的门第婚而言,宋代的婚姻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进步,不过对于后世的论财婚而言也可谓是一种滥觞。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17:06:15 | 只看该作者

17世纪欧洲曾盛行模仿中国货的“山寨”狂潮

17世纪欧洲曾盛行模仿中国货的“山寨”狂潮

2009-10-4



现在中国的山寨产品基本上都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先进产品的模仿。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17世纪前后,欧洲也盛行过模仿中国产品的“山寨”热潮,看来真的是“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欧洲的“中国热”

在18世纪以前,中国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水平与西方相比一直都遥遥领先。早在公元前1世纪时,中国很多产品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与当时欧洲落后的生产技术水平相比,中国产品是真正的“巧夺天工”,无论是丝绸、瓷器、漆器和其他工艺品,都让西方人大开眼界。

据记载,有一次恺撒曾穿着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结果在整个罗马都引起了巨大轰动。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终点站之一,威尼斯基本上仅凭丝绸贸易就获得了空前的繁华。

一件瓷器可换几个奴隶

在中国瓷器进入欧洲以前,西方人日常使用的器皿都是以陶器、木器和金属为主。所以当轻薄漂亮的瓷器一传入欧洲,马上所有的人都趋之若鹜。最初的瓷器数量非常稀少,而且往往被当成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国王和贵族,平常百姓根本无缘得见。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埃及和阿拉伯,瓷器单件的价格就相当于几个奴隶的价格。瓷器的制作工艺对欧洲来说也是个秘密,当时葡萄牙商人们猜测瓷器的原料是贝壳、蛋壳和石膏。

因为昂贵,16世纪的欧洲人甚至认为瓷器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他们确信如果在中国瓷器里盛放毒药的话,瓷器会开裂。到了16世纪中期,随着葡萄牙人大量从中国带回瓷器,收藏中国瓷器成为欧洲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在最早和中国贸易的葡萄牙,王后、公主的手镯都是中国瓷器,葡萄牙国王赠送给意大利国王的礼物也常常是中国瓷器,并且王后委托人在中国订烧有自己肖像的餐具,赠送给有功的士兵。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与葡萄牙王室联姻,葡萄牙公主就带来了瓷器嫁妆。

欧洲宫廷充满中国元素

到17世纪的时候,由于新航道的开辟,更多的中国产品涌入欧洲,整个欧洲陷入了长达百年的“中国热”,瓷器、漆器、丝绸不但受到欧洲各阶层的追捧,而且影响到他们的审美观念。当时法国宫廷中流行的洛可可风格便是受到中国情调的深刻影响而产生的。

“中国热”一直蔓延到了英国女王的宫廷中。18世纪初,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形容说:“女王本人喜欢穿中国服装出现。我们的屋里充满了中国的东西。”

中国元素在当时欧洲成为了品位和地位的代名词。宫廷里面挂着中国图案的装饰布,中国瓷器被视为珍玩,只有在西班牙和法国等大国的宫廷里才能见到较多的瓷器。王宫里的贵妇纷纷摇起了中国式的扇子,巴黎街头出现了中国轿子。

贵族家庭也以摆设瓷器来附庸风雅,炫耀地位。贵妇们见面聊的都是中国制造,裙底下露出中国丝绸面料的高跟鞋,鞋面上是最当季的中国风格图案。

需求催生“山寨”潮

17世纪以后,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往来已经相当频繁,大量中国产品输入了欧洲,仅在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就达到6000万件以上。18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每年的丝绸进口量多达75000余匹。但是由于欧洲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量太大,还是供不应求。于是,仿造中国商品的“山寨”热潮应运而生。

仿造品注明“中国制造”

欧洲匠人很早就学会了养蚕丝的技术,开始仿造中国丝绸。到16世纪之前,意大利、法国已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丝绸生产基地。由于“中国热”的影响,欧洲人更推崇中国出产的丝绸。虽然后来欧洲生产的丝绸在质量上已与中国货不相上下,但仍然大量采用中国图案,比如龙、凤、花、鸟等等,而且要特别注明“中国制造”以保证销路。为了更好地进行仿造,欧洲各国丝织厂的丝绸画师手里都有一本《中国图谱》。

中国瓷器也是欧洲匠人竭力模仿的对象。根据记载,欧洲仿制中国瓷器的先驱是公爵法兰西斯科一世。他在1575年左右开始要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梅迪奇工厂仿制中国瓷器。由于缺乏技术与材料的知识,他们尝试用各种原料比如沙子、玻璃、水晶砂、黏土等等,企图烧制出釉色光辉而透明的坚实瓷器,但是大多数实验都以失败而告终。目前留存下来的作品显示,这些早期山寨产品釉色不清,而且含有大量的气泡,装饰手法则以模仿明代嘉庆、万历年间的青花为主,绘满了中国风味的图案。

凡尔赛建起“中国宫”

1712年,一位名叫昂特雷科莱的法国传教士来到中国瓷都景德镇传教。经过他多年的努力,终于将景德镇瓷器工序及配方的秘诀传回法国,从而使欧洲瓷器生产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欧洲的生产商,包括法国、德国、英国在内的众多瓷厂,都曾试图进行仿造。但它们所生产的仿品只能做到外表的相似,在质地、光泽等方面都无法与中国产品相比,具有强烈的“山寨”特色。

除了丝绸和瓷器,其他比如中国的漆器、壁纸、白铜制品都是欧洲山寨工厂的生产对象。追求时尚的法国更是在壁毯、服饰乃至家具、室内装饰、墙纸、刺绣、染织图案等设计上大量模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风格。

167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突发奇想,在凡尔赛建了一座“中国宫”。整个中国宫的装修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风格”,可谓是集山寨中国产品之大全。宫内的檐口楣柱、墙角四边屋顶都贴着艳丽的瓷砖,室内模仿中国的青花瓷器是白底加蓝色的图案,到处都摆上了中国的瓷花瓶、绸帐与金流苏。

一些“山寨”产品修成正果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欧洲山寨热潮中,在欧洲工匠们的不断学习和钻研下,很多山寨产品最终修成正果,最终和中国产品分庭抗礼,甚至把中国产品挤出了市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5 23:33 , Processed in 0.07609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