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at Med:细胞衰老或可出乎意料地增强胰岛素的分泌 p16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1 11:4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at Med:细胞衰老或可出乎意料地增强胰岛素的分泌

来源:生物谷 2016-03-09 09:55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2016年3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希伯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促进衰老的细胞程序或可对胰腺β细胞产生意想不到的益处,同时还可以帮助促进小鼠和人类机体胰岛素的产生,相关研究“p16Ink4a-induced senescence of pancreatic beta cells enhances insulin secretion”已于近日刊登在了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

文章中研究者检测了一种名为p16的基因的活性,该基因被认为可以激活细胞中名为衰老的程序,衰老可以一直细胞分裂,对于有效抑制癌症非常关键,在衰老过程中人类和小鼠胰腺β细胞中p16基因的活性会增加,从而抑制细胞继续分裂,而这种活性也被认为具有一种负面效应,即细胞缺失分裂的能力或许就会引发糖尿病。

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在正常衰老过程中,p16和细胞衰老实际上可以改善β细胞的原始功能,即在葡萄糖刺激下进行胰岛素的分泌,因为在小鼠正常衰老期间胰岛素分泌会增加,同时还会被p16活性的增加所驱动,因此其中一些细胞就会开始变得功能强大。随后研究者指出,在糖尿病小鼠的β细胞中p16的激活及细胞衰老会增强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部分逆转疾病进展并且改善小鼠健康,在人类细胞中进行的类似实验也表明,衰老诱导的胰岛素分泌的增强在小鼠和人类机体中处于保守状态,而p16或许是所有有机体的重要驱动子。

Ittai Ben-Porath博士说道,细胞的衰老被认为展现了细胞失去功能的一种状态,而其随后就会引发组织衰老及疾病发生,本文研究发现衰老或许会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而这将可以帮助改善我们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理解及新型疗法的开发。研究者揭示了一种新型机制,即认为胰腺β细胞的功能和胰岛素的分泌会被增强;同时研究者还揭示了可以影响细胞分裂的特殊药物,细胞衰老会影响胰腺β细胞的功能。

因此,诱导细胞衰老的药物或许可以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然而其对胰岛素分泌的效应目前并没有被清楚阐明,而后期研究者希望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来开发激活细胞衰老的工具来更加有效地治疗糖尿病。(Bioon.com)

http://www.nature.com/nm/journal/vaop/ncurrent/full/nm.4054.html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79573.html  L
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11:59:44 | 只看该作者
我国科学家追踪P16基因获重要成果

中国癌症网4月8日消息:P16基因(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物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近年的逐步研究发现它也是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但是,它的作用机理及调控尚不清楚。

北京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童坦君、张宗玉十多年来潜心研究衰老分子机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特别是近年来,他们领导的课题组对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P16作用机理及其调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关研究的两篇论文,于2001年12月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关注。

该项突破性研究初步阐明了P16基因影响衰老进程的机理,即P16基因是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可影响细胞寿命与端粒(人类细胞的生物钟)长度。虽然端粒酶可以合成端粒,但他们证明P16基因并没有影响端粒酶,而是通过影响一种称为Rb的蛋白质分子而起作用。

Rb蛋白是一种在磷酸化状态就会失去活性的蛋白质,它可抑制多种生命必需基因表达所需要的一种转录因子(E2F)。研究结果表明,抑制P16,可使Rb磷酸化,失去活性,可能由此使转录因子E2F活性增强,多种生命必需基因得以表达。此时端粒缩短较慢,细胞衰老延缓,但无端粒酶活性。由此证明:P16是通过调节Rb的活性,而非通过激活端粒酶来影响细胞衰老进程。

P16基因在衰老细胞中功能十分亢进,科学上称之为“过度表达”。它在衰老细胞中的表达比年轻细胞高10-20倍。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目前并不清楚,但证据表明P16基因的遏制机制随着细胞的衰老而变得越来越弱,这是出现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人员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可以抑制或增强P16表达的基因重组体。实验表明,抑制P16基因表达,不仅细胞衰老速度减慢,寿命延长,而且端粒长度缩短也减慢;反之,增加P16基因表达,不仅细胞衰老速度加快,寿命缩短,而且端粒长度缩短也加快。这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调节人类某些细胞的寿命提供了新的依据。

摘自[中国癌症网]

http://www.biosino.org/news-2002/200204/02040917.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5 17:16 , Processed in 0.079774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