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绪:笑点高低看基因 5-HT短s型基多长l型少情绪化笑怒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25 19:4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Levenson RW

来源:《情绪》

发布时间:2015/7/24 14:53:31

笑点高低看基因



听同一则笑话,有的人捧腹大笑,有的人一脸迷茫;看同一部催泪大片,有的人哭着抹完一包纸巾,有的人依旧谈笑风生。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异?文化因素和个人经历可能并不是全部答案。最近发表在《情绪》期刊上的一篇论文表明,人们的情绪反应强度可能与基因有关。

这种基因的差异与5-羟色胺有关。5-羟色胺是人脑中的一种重要神经递质,而它的活跃又少不了一种名为5-HT转运体的蛋白质的参与——后者能够回收神经突触释放的5-羟色胺,从而调节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浓度。该论文的主角便是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SLC6A4上的一个多态性区域:5-HTTLPR。

在人群当中,5-HTTLPR区域的DNA序列长度存在个体差异,它主要可以分为两种:较短的“s”型和较长的“l”型。过去一些研究发现,带有“s”型等位基因的人(也就是基因型为“ss”或“sl”的个体)有更敏感的情绪反应,他们也更易受到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把被试者领进实验室,对其进行更加严格的实验。论文作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罗伯特·列文森团队也不例外。

列文森等人曾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请被试者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唱卡拉OK,同时悄悄拍下整个过程。随后,毫不知情的被试者被要求观看自己刚才的演唱场景。行为分析和被试报告的结果表明,与sl型和ll型相比,ss型个体对此类尴尬情境的情绪反应更强,而且这一趋势对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都成立——无论是因“被迫出丑”而产生的愤怒,还是对自己的滑稽表现而感到好笑。在这里,5-HTTLPR的s型基因就像一个“情绪放大器”,而且对所有类型的情绪都一视同仁。

科研人员又使用了一种名为“面部动作编号系统(FACS)”的方法。FACS将人类所有可能的面部活动分解成一个个“动作单元”,诸如“抬眉毛”“皱鼻子”等等,任意一种情绪的面部表现都可以对应一个定义明确的动作单元组合。这样一来,研究者就能对被试者们在行为测试时的面部表情进行客观分析了。

行为测试之后,研究者收集了被试们的唾液标本用于DNA测序。5-HTTLPR测序结果与表情统计显示,在对前两组被试者进行单独分析,或将三组被试统和在一起分析时,s型等位基因的个数均能很好地预测人们的正性情绪反应。换句话说,被试者携带的s型等位基因越多,他们笑的次数也越多。

总而言之,该研究利用丰富的任务设置与客观的评定手段,为5-HTTLPR的情绪放大效应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证据。研究者指出,这种情绪放大效应可能对s型基因携带者带来长期影响。不过,这背后具体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盛夏)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029940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572414533116136788.shtm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5 06:08 , Processed in 0.079206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