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26 08:53:17
|
只看该作者
揭秘邓小平最后的政治嘱托 2
“文化大革命”将“阶级斗争”推向了极致。晚年毛泽东对整个党和国家的政治形势严重误判,认定党、政府、军队和文化领域混进了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大多数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已经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形成了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从而发动了这场所谓“政治大革命”。被说成是“同修正主义路线或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的“文化大革命”,不仅没有任何事实根据,而且在理论上和政策问题上严重混淆了是非。它打倒了一大批党政军领导人和干部,打击和排斥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员,造成了全国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大混乱,各级党组织和政权机关严重瘫痪和半瘫痪,生产、工作和各项事业以及人民生活受到严重破坏、干扰和影响。中共中央后来对此作出结论:"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痛定思痛,经过“文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反思历史,总结教训。从1957年到1976年,长达二十年的中国社会,生产力没有多大提高,人民生活没有多少改善,更遭受了十年“文革”的内乱,深刻的教训在于长期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中国当代历史上最具深刻意义的转折。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才解除了长期阻滞党和国家重心转向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思想桎梏,才消解了干部、群众对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问题上的种种困惑、疑虑甚至恐惧。思想的闸门打开后,社会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中国迈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比拟的巨大成就。
1980年代后期,邓小平以“三个转变”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过去作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三个转变”归纳到一起,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1990年代,年届九旬的邓小平以中国共产党老革命家的身份嘱咐:“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是他最后的政治嘱托,更是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教训的深刻总结,也应当是永久终结“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