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301|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ature Medicine:脆弱类杆菌如何引发肠癌 等多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6 17:4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ature Medicine:脆弱类杆菌如何引发肠癌


2009-8-26 9:43:21


Nature Medicine:脆弱类杆菌如何引发肠癌


研究人员发现,部分肠菌类细菌能引发结肠癌,这一揭示出这种疾病的一种分子机理的新成果发表在8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医学》期刊上。

Cynthia Sears和同事研究了这样的问题:由产肠毒素脆弱类杆菌(ETBF)导致的肠道定殖如何引发了结肠癌。他们发现,产肠毒素脆弱类杆菌和无毒素脆弱类杆菌都会在小鼠肠道内定殖,但只有产肠毒素脆弱类杆菌会诱发结肠炎症和肿瘤。这些症状与白细胞介素17(IL—17)发出的细胞信号的增加有关。关键是,阻断IL—17或IL—23调节的信号,可抑制产肠毒素脆弱类杆菌诱导的炎症和肿瘤形成。

新发现显示,一种依赖于IL—17的通道与炎症引发型癌症有关,而这种癌症则是由一种普通的肠菌类所致。这一新发现揭示出人类结肠类癌症的一种分子机制,从而打开了一扇治疗这种疾病的大门。(生物谷   王丹红)


Nature Medicine 23 August 2009 | doi:10.1038/nm.2015

A human colonic commensal promotes colon tumorigenesis via activation of T helper type 17 T cell responses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7:50:30 | 只看该作者

肠道细菌也会导致肠癌

肠道细菌也会导致肠癌


2008-9-25 10:52:36


肠道细菌也会导致肠癌


据英国广播公司08-9月21日报道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粪肠球菌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害处,但在美国《医学微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称,粪肠球菌也能产生有害化学物质,破坏DNA,进而引起促发直肠癌的基因活动。

美国俄克拉荷马市退伍军人事务部医疗中心的研究证实了粪肠球菌与直肠癌有关。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仔细研究了直肠细胞对粪肠球菌的反应。结果发现,在发酵状态下,粪肠球菌会生成一种叫“超氧化物”的氧分子,这种氧分子会破坏周围细胞的DNA。但粪肠球菌的影响远不仅于此。主持该研究的马克·胡克教授介绍说,“我们发现,这种超氧化物会给被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发出强烈的信号,改变一些肠道寄生细胞的生长、分裂方式,甚至还会增强致癌基因的活动。”

研究证实,发酵状态下,与人体重要生理过程相关的42种细胞基因都受到了粪肠球菌的影响。

不过,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者巴里·坎贝尔博士指出,其他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引起细胞变化,导致肿瘤的发生。坎贝尔博士认为,癌症是包括遗传学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7:53:41 | 只看该作者

大肠癌发病机制:基因组和表观遗传的不稳定

大肠癌发病机制:基因组和表观遗传的不稳定


2008-9-25 10:52:26


大肠癌发病机制:基因组和表观遗传的不稳定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本月《胃肠病学》上报道,大肠癌发病机制与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的不稳定有关。   

Grady说,大肠癌发生是遗传改变(基因突变,基因扩增等)和后天改变(异常的DNA甲基化,染色质修饰等)积累的结果,结肠上皮细胞转化为结肠腺癌细胞。在肿瘤发生早期,  基因组丧失稳定及基因突变是致病的关键步骤。允许有一定数量的抑癌基因和癌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细胞转化,促进肿瘤进展。  两种基因组的不稳定主要形式已确定,分别为结肠癌的微卫星不稳定和染色体不稳定。在大肠癌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研究上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确定基因组不稳定性形式对结肠肿瘤生物学和临床行为的不同影响。  此外,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和遗传的不稳定导致异常的抑癌基因甲基化。   

了解结肠肿瘤基因和表观遗传不稳定的原因和作用,对大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


4#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7:56:51 |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标记蛋白可检测肠癌

干细胞标记蛋白可检测肠癌


2008-8-26 10:05:28


干细胞标记蛋白可检测肠癌


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更准确地检测侵袭性肠癌的方法,他们希望该方法可以改善成千上万的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其生存率。   

该方法是由来自英国杜伦大学及东北英格兰肝细胞研究所(NESCI)的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该研究是由英国国际癌症研究协会以及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资助的。   

研究者们研究了700名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样本,并对疾病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他们发现身患最具侵袭性的肠癌的患者,其机体组织内出现了一种名为LaminA的干细胞标记蛋白。他们因此得出结论,这种标记蛋白可以作为早期肠癌筛查中的一个标志。通常,早期发现的肠癌只采用手术治疗,而采用这种方法则可以及时发现患有侵袭力较强的肠癌的患者,从而同时给予化学治疗。   

依据病情进展情况,肠癌可分为4期,针对每期都有不同的治疗措施。在I期及II期中,癌症仍局限在原发灶而并未转移至淋巴结,因此通常给予手术治疗来去除原发病灶,而不一定给予化学治疗,因为这些病人通常年纪较大、身体虚弱,如果给予化疗,其对肌体的损伤可能大过治疗益处。   

但是基于该发现,研究者们估计有三分之一的早期肠癌患者肌体可能会表达LaminA干细胞标记,这标志着其所罹患的癌症具有较大的侵袭性。研究者表示,对于这类病人,医生应当给予其化学治疗以摧毁这些带有标记的干细胞,这有助于提高康复率和生存率。   

在英国,肠癌是第三大高发的癌症——每年有超过36,000人被确诊患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逾一百万人被发现患有肠癌,其中近四分之三的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被认为是导致该病产生的主要因素。   

研究者们目前正致力于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实际效用的临床工具。


5#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8:04:05 | 只看该作者

新发现有助早期诊断结肠癌

新发现有助早期诊断结肠癌


2008-6-12 22:07:19


新发现有助早期诊断结肠癌


英国科学家发现,人体内发生某种化学变化时,其结肠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大增。科学家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肠癌。

英国食品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肿瘤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究了影响18种基因在早期结肠癌中发挥作用的因素,结果发现,人体内发生某

种化学变化时,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基因受到抑制,结肠中因此极有可能出现肿瘤,最终导致结肠癌。

科学家一般认为结肠癌与基因和饮食方式有很大关系。英国食品研究所的科学家则将研究重点放在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甲基化过程上,这一化学过程决定了哪种基因被激活,哪种基因被抑制。

科学家说,当DNA的甲基化过程发生错误时,那些指令癌细胞“自杀”的基因就有可能被“关闭”,从而导致癌细胞异常生长,最终致癌。负责这项研究的伊恩·约翰逊说:“我们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癌症密切相关。”

约翰逊指出,DNA的甲基化过程发生错误似乎与年龄有关,但他们也在研究饮食方式、生活方式及肥胖等因素是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加速和减缓的作用。


6#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8:31:42 | 只看该作者

JNCI:大肠粘膜蛋白可制造结肠癌疫苗

JNCI:大肠粘膜蛋白可制造结肠癌疫苗


2008-6-30 9:48:38


JNCI:大肠粘膜蛋白可制造结肠癌疫苗


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仅存在大肠粘膜内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可有助于治疗结肠癌和其他肿瘤疫苗的问世。研究者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所属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发表文章称,携带该蛋白质疫苗的老鼠,在实验感染结肠肿瘤时,有较少肿瘤细胞扩散到肺和肝,具有有效的抵抗癌细胞的作用。

目前虽然有许多癌症疫苗已经投入使用,但研究人员依然在寻找那些更为合适的只存在于肿瘤中而不是存在于健康组织中的疫苗,即所谓的抗原。这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费城汤姆斯杰弗逊大学的亚当斯努克(Adam Snook)和斯科特瓦尔德曼(Scott Waldman)博士尤为关注结肠癌,这是因为肠道里和其他一些所谓的粘膜区域阻止了免疫系统的活动,可以更彻底地更有效地观察疫苗的反应能力。因为其他一些免疫区域的蛋白质是活跃于肿瘤细胞内部,科研人员无法准确地获知疫苗的灭活能力。

科研人员特别留意了鸟苷酸环化酶C蛋白,或GCC蛋白,这些蛋白质存在于那些通常只是活跃于肠道内层并传播大肠癌的细胞中。在鸟苷酸环化酶免疫前后,研究人员注入小鼠结肠癌细胞。他们发现未接种的动物在其肺和肝内平均有30个新肿瘤,而接种疫苗的动物仅有三个。他们认为而这样做对于结肠癌细胞是一个重要的治疗,虽然并不是可以完全治愈。数据显示,50%以上的大肠癌患者死于转移性疾病,主要是在肝脏和肺脏,但经接种的小鼠却可以活更长时间。全球每年估计会有120万新结肠癌患者,其中死亡13.0万,如果这一疫苗能够上市,将挽救很多病人的生命。

但是研究人员也承认,注射于小鼠的肿瘤细胞与人类癌症细胞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在实验中治疗这样的老鼠要远简单与治疗一个患癌症的人。但研究者还是很抱希望。“我们认为,这确定了一种针对源于或由粘膜转移来的肿瘤(如直肠癌)新型的疫苗候选目标。 ”瓦尔德曼在一份声明中说。该疫苗也可能适用于头部和颈部,肺,乳腺,阴道和膀胱的所有这些都源于粘膜的癌症。

这种新型癌症疫苗已显示出更多的希望,其中包括针对那些最致命形式的皮肤癌的黑色素瘤。古巴科学家在周二声称他们已经可以提供延续肺癌患者生命的疫苗,但是这一消息还没有得到科学界的确认,然而,结肠癌疫苗即将问世却是科学家最为看好的一个进步,科学家希望这种新型疫苗可以推动癌症疫苗的快速发展。


7#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8:36:23 | 只看该作者

新方法化疗降低结肠癌细胞存活率

新方法化疗降低结肠癌细胞存活率


2008-4-16 9:02:51


新方法化疗降低结肠癌细胞存活率


据来自底特律  Barbara  Ann  Karmanos  Cancer  Institute  的研究员提交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常规化疗中加入姜黄素或白藜芦醇可有效防止抗化疗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在加姜黄素或白藜芦醇一直以来被认定具有抗炎性能和其它健康益处。姜黄素系姜黄科,来源于印度咖喱粉中的姜黄,在印度和东南亚十分普遍。白藜芦醇取自天然植物,红葡萄皮和花生中也同样含有这种成分。

Karmanos  研究人员对在化疗(采用  FOLFOX  方案)中添加无毒物质姜黄素和白藜芦醇是否能够降低结肠癌细胞存活率进行研究。研究证实,两者均能有效抑制新的结肠癌细胞的增长,而姜黄素则具有更大功效。

Adhip  Majumdar  博士、科学博士  Bhaumik  B.  Patel、医学博士  Deep-Shikha  Gupta,和来自  Karmanos  和韦恩州立大学  (Wayne  State  University)  的  Vivek  Sengupta,用  FOLFOX(25微米  5-FU+0.625微米奥沙利铂)方案对结肠癌细胞  HCT-116  或  HT-29  进行了历时48小时的治疗。对  FOLFOX  方案后依然存活的结肠癌细胞再次以  FOLFOX,并在治疗过程中添加连同姜黄素或白藜芦醇进行48小时治疗,这项联合药物治疗显示出更出色的疗效。

Majumdar  博士表示:“接受化疗后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往往会由于体内尚存的癌细胞而产生癌症复发现象。这项研究能够最终带来一个更强有力的治疗方法,在我们能够降低化疗剂量并添加无毒药剂的条件下,此疗效尤为显著。”


8#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8:39:41 | 只看该作者

过量饮酒可能增加男性患结肠癌风险

过量饮酒可能增加男性患结肠癌风险


2008-4-30 11:46:38


过量饮酒可能增加男性患结肠癌风险


芬兰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过量饮酒可能会增加男性患结肠癌的风险。

据芬兰广播公司29日报道,芬兰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该国2600多名成年男性的健康状况进行了长达17年的跟踪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过量饮酒者患结肠癌的几率最高为不饮酒者的4倍。

结肠癌是长在结肠部位的恶性肿瘤,40岁至50岁的人结肠癌发病率最高。参与这项研究的库哈宁教授说,不排除结肠癌的发病与遗传等因素有关,但他们的新研究结果显示,过量饮酒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研究还发现,过量饮酒增加患结肠癌风险并不取决于酒的种类,啤酒、葡萄酒和白酒所引发的风险差不多。


9#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8:43:13 | 只看该作者

吃苹果有助预防结肠癌

吃苹果有助预防结肠癌


2008-4-22 13:37:39


吃苹果有助预防结肠癌


德国科研人员发现,苹果有助于减少结肠癌发病率。德新社说,这是西方国家“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古老谚语的又一新证据。

这项研究由德国科研人员迪特尔·施伦克博士主持,研究结果发表在2008年4月期美国《营养学杂志》上。

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和苹果汁有助于增强人体生成抗癌物质的生理机能,尤其对于结肠部位有抗癌效用。

研究人员认为,苹果果胶和苹果汁有助于增加人体内丁酸盐化合物水平,而这种丁酸盐化合物可能对结肠直肠癌的发病有预防作用。

研究人员说,苹果在西方饮食中是天然纤维等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富含果胶的苹果类食品有望发挥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8:48:27 | 只看该作者

苹果的抗癌效果主要来自于皮

苹果的抗癌效果主要来自于皮


2007-6-6 9:13:01


苹果的抗癌效果主要来自于皮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最新研究,苹果皮具有良好的抗癌防癌功效。,每天吃一个苹果的果皮可达到预防癌症的效果。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华裔研究人员刘瑞海(Rui  Hai  Liu,音译)和同事发现苹果中几种化合物具有抗人类肝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活性。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本月的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的网络版上。

    康奈尔之前的研究发现,实验室中,苹果不但能抵御癌细胞,而且还能减少大鼠乳腺肿瘤的数量和尺寸。康奈尔的研究人员推测,三萜系化合物可以起到更多的抗癌功能。

    刘博士指出,苹果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癌功能,能对付不同类型的癌细胞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通过与康奈尔博士后何祥久(Xiangjiu  He,音译)合作,刘副教授分析了230磅的红苹果皮,并分离出了一些化合物。在确定了皮中的这些有潜力的化合物的结构后,研究人员又在实验室中检测了这些纯化合物的抗癌细胞活性。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每天吃5到12个水果何蔬菜将能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英语谚语: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不过,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让这句话有了一个更精确的版本:一天一条苹果皮,癌症不会来找你(An  apple  peel  a  day  might  keep  cancer  at  bay)。苹果皮中的三萜化合物对人类肝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细胞具有潜在的抗增殖活性。同时,这些化合物也能够部分解释“一天一个苹果,病痛远离我”的原因。   

    所以,在保证洗干净的前提下,苹果还是连皮吃吧。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8:53:19 | 只看该作者

蓝莓能预防结肠癌

蓝莓能预防结肠癌


2007-4-2 9:16:20


蓝莓能预防结肠癌




    美国农业部及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科学家发现蓝莓(blueberries)中的pterostilbene成份,在动物试验的模式能有效预防结肠癌(colon cancer),此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简称ACS),而每年的三月也是美国的国家结肠直肠癌提醒月(National Colorectal Cancer Awareness Month)。

    计划主持人Bandru Reddy博士说:「在饮食中应该多吃莓类的水果,特别是蓝莓,因为蓝莓含有的pterostilbene成份是一种强抗氧化物(antioxidant),虽不能治疗疾病,但却能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研究团队利用18只兔子作为试验对象,事先以azoxymethane化合物诱发兔子得到结肠癌,使其情况类似于人类的结肠癌,其中9只喂食正常饮食,另外9只则多添加了40 ppm的pterostilbene,持续8周。

    结果显示:相较于控制组,添加pterostilbene的组别,其癌前期病灶(pre-cancerous lesion)减少了57%,癌细胞的增生率也下降,同时也能抑制发炎反应相关基因的表现。Reddy博士说:「虽然引发结肠癌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应与摄食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卡路里脱不了关系,因此,研究人员推测pterostilbene可能具有降低这些脂肪的能力。」也确实有文献已在细胞及动物模式中已证明pterostilbene能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的含量。

    Reddy研究团队最近也发现,治疗疼痛及关节炎的消炎药- COX-2抑制剂,在动物模式中也能预防结肠癌,美中不足的是在高剂量下,会增加心脏病及中风的风险,但是,若将COX-2抑制剂佐以pterostilbene一并使用,便可降低剂量,解除先前的副作用。不过,仍需进行相关的功效及毒理试验,才能用于人体。

    Reddy博士表示:「Pterostilbene其实很类似于白藜芦醇(resveratrol),两者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葡萄、蓝莓或红酒中都含有这些物质。另外还有许多研究也证实pterostilbene能降低记忆力的损失以及降低心脏病的风险,总而言之,饮食中多摄取蔬菜,水果或谷类食物都会有助于预防结肠癌。」此研究之经费来源为NCI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9:08:17 | 只看该作者

小麦麸在预防结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小麦麸在预防结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5-1-8 20:26:51 457


小麦麸在预防结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结肠肠壁上皮细胞极易受肠道内环境的影响(如膳食因素和致癌物质)而转化,因此结肠癌变的发生率要比小肠高上千倍〔1〕。结直肠癌病因学的研究也表明〔2〕,膳食因素在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近几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小麦麸在预防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1 小麦麸在预防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 小麦麸至少通过三个途径使结肠肠道中致癌物质减少

  1.1.1 小麦麸能抑制结肠肠道中易产生致癌物质的腐生菌生长 结肠中一些腐生菌(如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和粪链球菌等)在较高的pH环境下异常活跃,易产生致癌物质〔3〕。结肠肠道中一些有益菌能利用膳食纤维(如小麦麸等)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这些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乙酸能降低结肠肠道pH而抑制结肠肠道腐生菌的生长。实验表明〔4〕,小麦麸有显著增加大鼠盲肠内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含量和显著降低大鼠盲肠pH的作用(P<0.05)。说明小麦麸能抑制结肠肠道腐生菌的生长,减少致癌物质生成。

  1.1.2 小麦麸对很多致癌物质(如亚硝胺、苯酚与甲苯酚、吲哚与甲基吲哚、胆汁酸与次级胆汁酸等)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以使结肠肠道中致癌物质减少 以胆汁酸为例:胆汁酸是胆固醇代谢的正常产物,也是癌诱变剂粪戊烷的两种前体之一。胆汁酸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会转变成次级胆汁酸及其诱导体、芳香族多环碳化氢、雌性激素和环氧化合物等致癌和促癌的物质。胆酸中的次胆酸(石胆酸和脱氧胆酸)也是结肠肿瘤的刺激物。研究表明〔5〕,人体内高浓度的胆酸是导致结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小麦麸使胆汁酸排泄量明显减少并有束缚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的作用,从而较大地减少了结肠肠道中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数量,而燕麦麸和玉米麸没有这种作用〔6〕。有人认为〔7〕,使胆汁酸排泄量明显减少是小麦麸减少患结肠癌危险的主要原因。

  1.1.3 小麦麸使结肠肠道中参与致癌物质形成的酶活性降低,从而使结肠肠道中致癌物质减少 结肠细菌的β-葡萄糖苷酸酶、7a-脱羟基酶、硝基还原酶和偶氮基还原酶等,在结肠肠道中通过酶促反应能导致有毒和致癌物的生成,并且有些产物作为肿瘤刺激物起作用。小麦麸能使粪便细菌的上述所有酶的活性下降,从而使结肠肠道中致癌物质生成减少,而有些膳食纤维没有这种作用〔6〕。

  1.2 小麦麸酵解生成短链脂肪酸对结肠癌的影响

  小麦麸主要以结肠内酵解生成短链脂肪酸而影响结肠癌发生的。在肠道厌氧菌的作用下小麦麸酵解生成的短链脂肪酸迅速地被肠粘膜吸收,而游离的短链脂肪酸能降低结肠肠道的pH、改变菌属平衡、影响致癌代谢的过程。在短链脂肪酸中丁酸是最重要的一种,它是结肠细胞的主要能源。实验表明〔4〕,小麦麸有显著增加大鼠盲肠内挥发性脂肪酸丁酸含量的作用(P<0.05)。

  1.2.1 丁酸能抑制结直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和转化 目前认为〔8〕,细胞过度增生是癌症的早期变化,是癌症的非基因性的原因,结直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有导致结直肠癌的危险。实验证明,有些膳食纤维如果胶、树胶、爱兰苔胶等能引起结直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而小麦麸没有这种作用。小麦麸酵解产生的丁酸能通过影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DNA甲基化而稳定DNA,从而抑制结直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实验证明,丁酸能抑制人结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和转化。酵解时丁酸产量不同可能是造成膳食纤维预防结肠癌效果不同的一个主要原因。

  1.2.2 丁酸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分化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9〕,肿瘤和癌症的发生与细胞凋亡(apoptosis)密切相关。生理浓度的丁酸有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并能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向程序化死亡(apoptosis)的方向转化,降低其生长速率。

  1.2.3 小麦麸能显著降低结肠肠道pH,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有资料表明〔10〕,将肿瘤细胞置于酸性环境中有助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apoptosis)。实验表明〔4〕,小麦麸可显著降低大鼠盲肠内pH(P<0.05),因此可能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1.2.4 小麦麸酵解产生的丁酸能使转化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 有资料表明〔11,12〕,食管增生上皮是可以逆转的,即既可以转变为癌细胞,也可以向正常上皮细胞逆转。结肠增生上皮也是可以逆转的。丁酸对结肠上皮细胞的癌变有抑制作用,它能使转化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而防止其癌变。

  1.3 小麦麸有软便和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

  有资料表明〔4,13〕,小麦麸有显著增加大鼠粪便产量、水分、脂类、正常细菌含量,有显著增加大鼠盲肠内短链脂肪酸含量和显著降低大鼠盲肠内pH的作用(P<0.05),说明小麦麸有软便和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能缩短粪便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使致癌物质得到稀释并和肠粘膜的接触时间减少,减少了致癌物质对肠粘膜的刺激,对结肠癌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1.4 小麦麸对结肠粘膜上皮生长因子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14〕,10%小麦麸可使Fisher大鼠结肠粘膜上皮生长因子活性降低63%。结肠粘膜上皮生长因子是完整胃肠道增生的刺激物,已知其受体的过度表达与结肠等部位癌变有密切关系。Paul认为这是小麦麸降低结肠癌发生率的重要环节。

  1.5 小麦麸的抗氧化活性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15〕,脂质过氧化所产生的自由基在癌肿形成的起始和促成阶段都起重要作用。结肠癌的发生与脂质过氧化所产生的自由基有直接关系。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自由基,主要有超氧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氢过氧自由基等。羟自由基(·OH)是公认的也是最具危害性的自由基,它可以与产生部位的任何生物分子反应,由氧化应激所造成的损害几乎全部由羟自由基(·OH)中介的。

  实验证明〔16,17〕,小麦麸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食物纤维中所含黄酮类物质可能是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物质,这类物质和膳食纤维中的葡萄糖形成糖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已在小麦麸和米糠中分离出。黄酮类物质具有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已被证实。

  以上事实表明,小麦麸在预防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尽管对小麦麸抗癌机制的解释各有不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许多研究都表明小麦麸对结肠癌有预防作用。许多动物试验也都证明〔6,18〕,食用小麦麸减少了化学诱导癌的发生率。而有些膳食纤维则没有这种作用。

  2 对小麦麸抗癌作用的不同意见

  有人对小麦麸抗癌作用持有异议〔8〕,理由是并不是所有的试验都能证明小麦麸有抗癌作用,有的试验表明小麦麸对癌症没有影响。这可能与小麦麸用量、食用小麦麸时间长短和小麦麸种类不同有关。有人证明〔19〕,各种小麦(产地、产年、产季、品种等不同)成分含量差异很大。

  3 食用小麦麸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

  3.1  小麦麸含有较多的粗纤维(46.13%)。有资料表明〔6〕,食物中含有过多的粗纤维可能是胃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小麦麸含有较多的植酸

  小麦麸含有较多的植酸,食物中的某些营养元素如铁、锌、钙、镁、铜、锰等和某些维生素如胡萝卜素、Vit a、Vit E等能与植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盐而不被人体吸收。尽管如此,在正常情况下,小麦麸的摄入不会影响体内矿物质元素代谢,也不会产生维生素缺乏。

  4 小麦麸可能的替代品——小麦糊粉

  小麦糊粉是用特殊工艺从小麦麸中分离出来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3.4%)和膳食纤维(32.4%)。尽管小麦糊粉膳食纤维含量仅为小麦麸的71%,粗纤维含量(4.1%)只有小麦麸的9%。目前小麦糊粉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初步研究表明〔4,13〕,小麦糊粉的生理作用优于小麦麸,是一种优良的膳食纤维资源,有可能成为小麦麸的替代品而广泛地应用于保健食品。(程炳钦 张坚 天津中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  Goodlad RA & Wright NA.Epithelial kinetics,control and consequences of alterations in disease.In:Whitehead r,ed.Gastrointestinal and oesophageal pathology.Edinbergh:Churchill livingstone,1995,97~116

  2  杨工,郑林,余海,等.大肠癌发病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2,13∶30

  3   Heaton KW.Dietary fiber in perspective.Hum Nutr:Clin Nutr,1983,37C∶151~156

  4  Cheng BQ,Topping DL,Stone BA,et al.Comparative effect of dietary wheat bran and its morphological components (aleurone and pericarp-seed coat) on volatile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 in the rat.Brit J Nutr,1987,57∶69

  5  刘俊涛,许沈华,钱丽娟,等.大肠癌细胞内胆酸活度的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92,14∶427 (6 以下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03:23 | 只看该作者

美科学家发现特定蛋白质使结肠炎引发结肠癌

美科学家发现特定蛋白质使结肠炎引发结肠癌


2004-8-10 703


美科学家发现特定蛋白质使结肠炎引发结肠癌


科学家很早就知道炎症与癌症有密切关系,但器官发炎究竟怎样导致癌变,仍是一个谜。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患结肠炎的实验鼠体内,某些特定的蛋白质能够触发一连串反应,最终导致结肠癌。 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日前报道,慢性炎症与癌症密切相关,例如胃溃疡患者更容易得胃癌,结肠炎患者患上结肠癌的风险高达40%,消炎药可以大大降低这类风险。近来的一些研究使科学家疑心,一种称为NF-κB的蛋白质可能与炎症触发癌症的过程有关。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分子生物学家迈克尔·卡林等人,利用患结肠炎的实验鼠进行试验。这些实验鼠还被有意喂食一种致癌物,基本上最终都会患结肠癌。科学家使部分实验鼠体内缺乏一种称为IKKβ的酶,这种酶能够刺激结肠上皮细胞里NF-κB蛋白质的活动,而上皮细胞正是结肠癌开始出现的地方。 结果,本来必定会患结肠癌的实验鼠,最终只有25%患上此病,这显示由于缺少IKKβ酶来激活NF-κB蛋白质,癌变的过程受到了阻碍。有关成果发表在6日出版的美国《细胞》杂志上。 科学家还对脊髓细胞进行试验,抑制其中IKKβ酶的作用,使血癌发病率下降了50%。这一过程中的机制与结肠上皮细胞里的不同,这表明IKKβ酶和NF-κB蛋白质有两种不同的引发癌症的方式。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04:21 | 只看该作者

研究发现结肠癌的关键刺激物

研究发现结肠癌的关键刺激物


2004-10-19 23:38:00 454


研究发现结肠癌的关键刺激物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而引起结肠癌的因素也比较多。最近,一项新的研究确定了一种能促进这种疾病发生的一个分子并且揭示出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的相关文章发表在9月的Cancer Cell上。

    结肠癌(CRC)在美国是第二大致死癌症。有研究发现饮水中的硝酸盐含量与结肠癌的发生率有关,而小麦中含有的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并且常用药物阿司匹林预防结肠癌的效果也相当好。之前的研究也曾找到影响结肠癌的基因。已经知道NSAIDS和其它环氧化酶(COX)抑制剂能够降低CRC的风险(COX 在维持组织内环境稳定,促进细胞生长,抑制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一直以来人们都不知道这些药物保护作用的机制。PGE2是COX的一种代谢物,并且在CRC中的水平有所升高。因此它可能与这种疾病的发展和进级有关。细胞存活的一个调节因子——D型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d)也与CRC有关。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Raymond N. DuBois博士和同事对这些分子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他们发现PGE2通过一个促进细胞存活和息肉形成的信号通路来间接的激活PPARd。一般认为结肠和直肠中的息肉是CRC的一个初级阶段的特征。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小鼠模型系统研究息肉形成,结果发现用PGE2处理能够增加息肉的数量和尺寸。最值得一提的是PGE2的这种作用在缺失PPARd的小鼠中没有出现。

    这些结果表明PPARd是PGE2对CRC产生刺激作用的一个关键的下游中介,所以PPARd在CRC中是一种重要的前癌因子。而且能够刺激PPARd的药物可能会增加某些人的CRC风险。相反,能够抑制PPARd的物质可能起到预防或治疗CRC的作用。因此,这项研究为CRC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很有潜力的预防和治疗靶标。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06:20 | 只看该作者

《科学》重点文章:癌症与基因突变

《科学》重点文章:癌症与基因突变


2007-10-15 9:02:49 

 
《科学》重点文章:癌症与基因突变


    来自霍德华休斯医学院,Ludwig癌症遗传与治疗中心(the  Ludwig  Center  for  Cancer  Genetics  and  Therapeutics)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凯门综合癌症中心(Johns  Hopkins  Kimmel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GeneGo公司,礼来公司,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等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乳腺癌肿瘤和结肠癌肿瘤中的18000个基因,包括5000个之前未在图谱上出现的基因,发现在乳腺癌和结肠癌肿瘤中存在大量遗传差异,从而能帮助研究人员根据个体肿瘤差异靶向遗传靶标。

    这一项在去年第一个乳腺癌和结肠癌大规模报道之后的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网络版上,这是一项新的国际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Sanford  Markowitz博士表示,“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表明一种肿瘤与另一种肿瘤之间存在巨大的遗传差异,只有少量基因是共同的靶标,因此需要建立靶定特异突变基因的药物平台,以便为不同患者个体提供个性化的癌症治疗。”

    一般认为人类癌症是由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突变积累造成的,过去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肿瘤突变频率高的基因上,因为这些基因用现有的技术能容易地检测到。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11个乳腺癌肿瘤和11个结肠癌肿瘤中的18000个基因,包括5000个之前未在图谱上出现的基因,基于对18191个基因中20857个转录外显子的分析,研究人员获得了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基因组整体分析结果,其中突变频率高的“基因山”占少数,而突变频率低的“基因坡”占大部分。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说明人类癌症存在基因多样性,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许多突变趋向于影响一组有限的信号通道,这有利于搞清楚这个复杂性的意义。

    这些数据结果对于理解人类癌症的特征和异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提出了个体基因组学的必要性,目前的技术已经能识别患者肿瘤中绝大多数的微妙突变,未来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个体肿瘤差异靶向遗传靶标。

    2005年12月13日,美国宣布启动“肿瘤基因组计划”。   

    肿瘤基因组计划”预计在未来13年里找出肺癌、脑癌、卵巢癌等所有困扰人类癌症的致癌基因元凶,从而诊断、治疗这一“绝症”。研究人员表示,癌症有很多种。每个肿瘤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蓝图。同时,即使是同一种癌症致病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而通过“肿瘤基因组计划”,全球科学家希望协力逐一解开所有癌症的秘密,进而建立一个共享数据库。届时,这一计划就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健康。

    当然,肿瘤只能被逐个歼灭,而最先被解决的可能是脑癌、肺癌和卵巢癌。如果要给人类最终攻克癌症加上个时间年限,那只能是“未定”。不过,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柯林斯依然乐观地预计,2020年用基因给大众治疗疾病将成为可能。而就在5年前,他就曾公开预计:2010年基因诊断将成为现实。面对过去的预计,他非常自信地说:“未来两三年通过基因诊断疾病将更加精确、科学。”尽管时间未定,但路子显然是走对了的。而对人类来说,这便意味着我们开始了攻克癌症的第一步。

    2006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总协调人弗朗西斯·柯林斯正式邀请中国加入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邀请得到了中方的热烈响应。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负责人、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杨焕明说,中国癌症基因组研究的初步蓝图已经于10月16日在科技部863计划网站上发布。这个计划是在学习了美国、英国关于癌症基因组计划的经验后、在中国的研究基础上专门设计的。   

    在中方的设计方案中,中国计划与美国开展合作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延续美国已经开展的研究项目。目前的研究表明,部分已发现的肿瘤的遗传性变化确实具有人种特异性。二是针对美国尚未开展研究,而在中国发病率比较高、危害比较大的肿瘤。另外,中方还将研究肿瘤发生的共性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5 09:38 , Processed in 0.120367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