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基层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率不足4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3 10:0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基层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率不足4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3-7-2 9:36:43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200余亿元用于医疗设备购置

但是中国基层医院的医疗器械使用率不足40%

无奈的浪费: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为何过半闲置

如果让你列举出所知晓的医疗器械企业名称,哪些名字会最先出现在你的脑海?是GE?西门子?还是飞利浦?

随着医改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在医疗方面的投入也在急剧增加。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总产值突破1570亿元。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看数字背后的市场分布就会发现,磁共振、CT等高附加值大型设备几乎被GE、西门子、飞利浦等外资垄断。

和你脑海中的情景一样,医院里所用的高端医疗器械几乎是清一色的洋货。

面对这个问题,13-6月25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明确表示,未来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确保财政资金优先采购国产医疗设备。

其实,除了中资企业被“洋品牌”重重包围之外,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所面临的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医疗服务资源匮乏的同时,设备使用效率严重低下。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200余亿元用于医疗设备购置。但是,医疗设备的引进,换来的却是大量设备的闲置。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基层医院的医疗器械使用率不足40%。

三甲VS基层:冰火两重天

谈到设备使用率的问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白知朋通过他的亲身走访,给《中国经济周刊》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一台CT机一天要为70~80人次服务;然而在陕西、河南、山东等省的县级医院,一所医院一天下来最多只会有7~15位病患来照CT。”

“国家规定,县级医院也可以配备CT机。但是由于病患数量和病患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影响,县级医院根本就来不了那么多病人,因此就会导致大量设备出现闲置。”白知朋说。

相对于基层医院的门可罗雀,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可就忙得多了。

“我最关心的就是医疗设备的开机使用率。”北京一家三甲综合医院的院长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每天排队看病的病人太多,预约照CT有时候要等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设备出现问题需要维修,将会对我们医院,甚至整个医患关系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那么开机使用率意味着什么?GE医疗集团大中华区客户服务部总经理包格睿(GaryH.Bobb)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简单来说,开机使用率越高,就意味着机器越能随时随地使用。”

包格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通常医疗设备企业提供给医院的设备开机使用率大概在93%。“这个数字意味着,一台机器在一年365天中大概有25天左右是不能使用的。我们现在已经能够把这个数字从现在的93%提高到98%,这就意味着一年里可能只有六七天医院不能使用这台机器。”

假设一台CT机一天要为80个患者提供服务,那么对于一线城市三甲医院来说,开机使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就意味着一台机器一年能多看1400多个病患。

但是,无论设备开机使用率如何提升,一线城市大型医院由于病患大量集中,接诊压力巨大。白知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每天排队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有98%都是外地人:“毕竟大伙生病了都想来大医院得到更加放心的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激发闲置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已瞄准这里的商机。GE医疗就开发了工业互联网,让基层医院通过移动医疗来完成诊断。GE医疗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CEO段小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通过互联互通的设备,基层医院可以远程将超声影像诊断实时连接到大医院,从而帮助乡镇医院做出诊断。”

不过白知朋认为,县级医院的设备采购数量与采购规格其实应该适当控制。白知朋透露,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曾向卫计委建议,应该根据医疗机构的功能和其所承担的任务,来决定一家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情况。“既然病患数量少,那么机器够用就行了。”

起步晚令国内企业“先天不足”

如此重要的领域,中资企业却处境尴尬。

“在国内的医疗器械设备市场,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主力军,进口产品在中国已经形成销售垄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直言不讳。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要花数亿美元从国外进口大量大型高附加值医疗设备。据报道,在我国医用电子产品领域,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护仪市场、90%的高档多道生理记录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占据,国产产品则主要集中在按摩器具、血压测量仪器等低附加值种类上。

面对大型医疗设备市场被外资垄断这一情况,侯岩说,医疗设备产业已成为带动国家科技进步、引领多学科技术进步的发展引擎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他明确表示,我国未来将大力发展国产医疗设备,降低医疗成本,并通过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确保财政资金优先采购国产医疗设备。

尽管政府部门明确表示将扶持国产医疗设备的发展,为什么我们的医院更加青睐采购外资品牌呢?是因为中资设备的技术水平不够吗?

在白知朋看来,国产医疗器械产品总也摆脱不了“低端”的头衔,是因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导致技术沉淀和积累不够。“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磁共振、CT机就在国外的技术研发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而我们国家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把这些先进的机器引进,因为起步晚,所以我们肯定需要一个消化、积累的过程。”

不过他同时指出,洋货一统天下的局面,也是一些人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一些大医院的管理者心中,仿佛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固有的认知,就是国产货质量不行。为了保险起见,大家宁愿购买外资设备。”

当然,中资设备也不是完全销售无门。一些基层医院由于经费有限,也会选择价格低廉的国产设备。“有些外资生产大型设备的售后保修费动辄一年上百万元,这些医院就算买得起,也养不起。”白知朋说。

但是在白知朋看来,其实国产的中低端医疗设备(其中也包括一些大型设备)是能够满足我国基本医疗需求的。如果大医院能少一些攀比之心,再加上扶持政策可以真正到位、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资医疗设备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对话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白知朋:

国内医疗设备已被外资垄断

记者:您如何看待基层医院医疗设备闲置的问题?

白知朋:对于大型医疗设备来说,关键就是看它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随着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原来一个人做CT检查需要10到15分钟,现在两三分钟就可以搞定。

在山东这些相对发达地区的县级医院,由于患者数量少,一天也就能做30~40个CT检查。所以说,对于这些医院来说,机器数量够用就行了,毕竟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常见病和急救病的治疗。

我们国家有明确要求,县级医院不能做心脏手术,所以这些医院买来这么多这么高档的机器,是根本用不上的。就算在你这里进行了检查,去到大医院做手术之前,病人还是要再做一遍检查,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记者:大家都说外资企业垄断了我国的医疗设备市场,现实情况到底怎样?中外资企业分别占据了多大的市场份额?

白知朋:我国医院目前所使用的大型医疗设备,如CT、磁共振、伽马刀等,绝大多数都是外资品牌产品。比如CT机,西门子的市场占有率在23%、GE是37%、飞利浦是13%、东芝大概在10%、日立大约是5%,这些国际品牌的总市场占有率就接近90%。我们自己的品牌里面,东软算是最好的,市场占有率大概是9%。

再比如磁共振,GE的占有率是32%,西门子19%,飞利浦9%,日立5%,东芝2%。中资方面,新高益大概占10%,安科是7%,万东占4%。外资品牌占据市场的70%左右。

记者:您认为国产医疗器械相比国外产品确实存在很大差距吗?

白知朋:我认为,医疗装备的发展至少要求4种科学技术来依托。第一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第二是计算机技术,第三是电视录像技术,第四就是材料科学。当国外在大力发展这4种技术的时候,我们没有赶上。所以我们现在要有一个跟别人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

而且,说实话我们国家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医疗装备、医疗器械这一块儿并不是一上来就获得重视的。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一行业的发展,但是还是需要有一个提升的时间。

记者:目前政府对国产医疗设备企业有什么扶持政策?

白知朋:虽然科技部对于这些我们自己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设备研发,会划拨一些科研经费,但是据我了解的情况,这些经费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远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想的状态。

另外在经费划拨的时候,由于缺乏行业调查与研究,拨款的人可能对行业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也会导致一些资金并没有真正用到最该用的地方。

虽然现在吃回扣的情况已经很鲜见了,但是资金和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成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5 14:50 , Processed in 0.12713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