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报:斯诺登事件令美国由网络警察变窃贼
2013年06月16日 10:40 解放军报
“棱镜门”事件曝光后,美国由网络“警察”变为惨遭讨伐的“窃贼”。拥有如此“魔力”的“棱镜门”,到底折射出什么?
当世界各地的民众在使用谷歌、脸谱、苹果等知名公司的网络进行社交、办公或储存信息时,他们绝不会想到自己屏幕的背后正隐藏着美情报部门的身影。换句话说,任何网民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美国情报部门看在眼里、记在“芯”上——这不禁让人想起好莱坞电影《国家公敌》中网民信息被人完全操控的骇人场景。其实美情报部门在网络监控及窃密方面已是“惯犯”。早在冷战时期,美情报部门就曾联手美国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偷阅了不计其数的电报。如今,前科累累的美情报部门简单地换了个“马甲”,便又开始在网络空间兴风作浪。对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声称,“棱镜”不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言下之意,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对他国民众的监控不成问题。这种简单、霸道的逻辑正是“棱镜”的可怕之处。
为了让美国民众放心,美国高官们一再表示“棱镜”的目的是反恐和维护国家安全,有着国会和外国情报监视法庭的监督,不针对本国民众。但细细看来,这种解释是十分无力和矛盾的。“棱镜”在理论上只监控海外的互联网使用者,但是美国民众在境外的时候会不会受到监控,美国政府并没有明说。另据告密者斯诺登爆料,除了“棱镜”外,美国情报部门还有一个电话窃听计划,用来监听境外恐怖分子与美国境内的通联。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棱镜”,还是这一电话监听计划,都至少要把一部分美国人的隐私囊括其中。显然,美国情报部门不针对任何美国民众的辩护是不成立的。
“棱镜”的“奥妙”还不止于此。有媒体指出,美国政府只是以反恐为名,实则另有他图,即美国要在互联网这个新兴的第五维战场空间排兵布阵,占领信息制高点。对此,美国政府坚称,“棱镜”为的是反恐,不涉及其它事项。但稍有情报工作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一辩护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在情报工作中,负责情报搜集的部门是无法事先知道哪些信息是涉及反恐的,因此只有广泛地搜集信息,才能从中遴选出反恐信息。美国情报部门高举反恐大旗大肆进行信息搜集的行为可谓屡试不爽。“9·11”事件后不久,美国情报部门就以反恐为名,秘密通过一家国际银行信息数据中心,对成千上万名世界各国人士的金融交易信息进行了数年的调查,并回避了相关指责。此次,人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情报部门在互联网搜集反恐信息的同时,也“顺带”搜集了其它领域的诸多有用信息。而面对后者,美国情报部门可能弃之不用吗?相信人们心中自有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