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家揭示人类眼眶形状特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5 10:2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邢松等 来源:《人类科学》

发布时间:2012-12-4 15:00:18

科学家揭示人类眼眶形状特征




亚洲、欧洲和非洲现代人群骨性眼眶的特征性形状(从左至右依次为:亚洲、欧洲、非洲)。

邢松供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邢松与南非同行合作,共同揭示了人类眼眶形状的表现特点、眼眶不同部位的变异情况以及人群之间的差异情况。日 前,国际专业期刊《人类科学》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大量研究证实,人类骨性眼眶形状具有明显的演化变化与人群差异,人类眼眶形状在古人类演化、现代人群形成与分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多年来,对人类眼眶形状的研究主要依靠肉眼观察和测量指数分析两种方法。然而,由于以传统观测方法观测人类眼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误差,其研究结果也一直存在争议。

邢松等人采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古人类学领域的数字图像分析和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亚洲、非洲和欧洲现代人群骨性眼眶形状进行了研究,共采集了119例头骨标本的眼眶数字图像。

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现代人群的眼眶整体较高,眶下部分相对对称,眶上部分由于其内侧的典型突出而不对称;欧洲现代人群眼眶主要特点是较倾斜,倾向于方或长方;非洲现代人群眼眶低矮且宽。就人群内部变异来看,眼眶外轮廓上部的内外两侧和眼眶下部的内侧变异较大。在人群之间的变异方面,眼眶下部相比上部来说更加容易将不同人群区分开来。

同时,研究者还指出食物结构和食物加工方式的变化使得人类面部特征发生改变。该研究发现,面部的这些特征变化与眼眶形状呈明显相关性:食物结构和食物加工方式的变化很可能通过对面部的作用而影响眼眶形状,使其产生明显的变异。

该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和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报 洪蔚)

更多阅读

《人类科学》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 ... pub_120803/_artic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5 07:38 , Processed in 0.09786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