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7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诚与蒋经国斗法争权 老蒋为他差点牺牲儿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9 21:4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诚,字辞修,浙江青田人,是蒋介石大陆时期最为器重的黄埔系高级将领之一。迁台后,更是深受蒋介石信任,先后出任“行政院长”、“副总统”和国民党副总裁等职。然而,随着地位的提高,晚年陈诚与蒋介石父子之间矛盾日益加剧,最终被蒋介石所抛弃。

党国重臣

1950 年代初,蒋介石可以完全信任的人,除了蒋经国之外,陈诚算是一个特例。蒋介石一到台北,陈诚便把军政大权交还给蒋介石。陈诚的忠诚与能干,令蒋介石对他更为信任和倚重。国民党改造,众元老纷纷落马,惟有陈诚步步高升。自1950 年3月陈诚出任“行政院长”起,蒋介石与陈诚可谓开创了台湾政治之新时代。表面上看,蒋陈两人没有明确分工,但实际上蒋为“总统”,是国民党“总裁”,军队和党务上的事由蒋介石说了算, 陈诚从旁辅之;而经济和民政,则由“行政院长”陈诚负责,蒋介石较少过问。

陈诚出掌“行政院长”时,台湾政治、经济问题困难重重,金融动荡,物价高涨,学潮澎湃。为了稳住情势,安定人心,陈诚做了好几件颇具开创性的大事,如实行“三七五减租”、改革币制、粮食增产及实施地方自治等。其中,对于“三七五减租” 的成效,有人曾做出总结,认为:三七五减租使农民生活改善,农业生产显著增加,业佃纠纷减少,农地价格下跌,农民政治意识提高;使占农民中大多数之佃农,得免饥寒,农村渐臻复兴,成为台湾一大安定力量,巩固民族复兴基地,增强反共实力,其影响所及,尤为重大。

而陈诚主持的币制改革,则进一步稳定了台湾的经济和社会,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三七五减租”与改革币制两项,被认为是战后台湾由贫困走向小康的起步阶段。因此,陈诚在台湾民众中有很好的口碑。

当然, 陈诚之所以深得蒋介石重用,也与蒋介石用人严守传统亲谊观念有关。蒋介石所重用的大多不是黄埔系,就是同乡。陈诚不仅具有这双重身份,而且对蒋介石忠诚。正因如此,陈诚官运亨通,先是出任台湾省“主席”,后由他“组阁”,出掌“行政院”。1954 年由蒋介石提名出任“副总统”。1957 年国民党八大,又由蒋介石提名,出任国民党副总裁,兼“ 副总统”。1960 年再度当选“副总统”。可以说,陈诚在台湾党政军拥有广泛基础和实力,极有资格成为蒋介石的继承者。就连蒋介石本人也常说:“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

与小蒋斗法

然而,由于蒋介石深受传统伦理思想影响,早有将权位传于儿子蒋经国之意。可以说,晚年蒋介石的最大心愿,除了“反攻大陆”之外,就是传位于子。毫无疑问,蒋介石在台湾拥有绝对权势,只要他不主动放手,“总统”一职非他莫属。但是,蒋介石想要把权力完全移交给蒋经国,却必将遭遇各种挑战。可以说,蒋经国的接班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对于这点,蒋介石心里非常清楚。因此,在迁台之初,蒋介石就让蒋经国先后插足于党、政、军、团,在各重要部门历练,培植势力。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利用各种机会,为蒋经国接班扫除障碍,先后逼走陈立夫,驱逐吴国桢,囚禁孙立人。然而,在蒋介石与蒋经国权力交接之间还横着一个巨大障碍,那就是“副总统”陈诚。陈诚毕竟不是陈立夫、吴国桢、孙立人,由于他自任台湾省“主席”以来,一直主持台湾事务,成效显著,对台湾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陈诚不敢居功自傲,也不可能对蒋介石的地位发起挑战,但对蒋经国却完全以长辈自居,在很多方面与小蒋为难。

蒋介石为了帮小蒋培植势力,又在台湾组建“救国团”。对此,陈诚坚决表示反对,理由是应记取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内分裂为党团两大势力,不顾党之将亡,恶斗不休,搞得天下大乱的教训,不要再为个人势力的成长而另外弄一个“小国民党”。 但蒋介石没有听取陈诚的意见,而是坚决支持蒋经国发展“救国团”的势力。蒋经国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后,通过政工系统加大了对军队的控制, 对陈诚的势力也产生了冲击。对此,陈诚予以抵制,并对蒋经国往往“得理不饶人”。而蒋经国也自恃“太子”之尊,心中对陈诚颇为轻蔑;陈诚则个性强硬,向来就事论事,对蒋经国这后生小辈,自也不甘示弱,两人冲突时起。

为了协调陈诚、蒋经国两人之间的关系, 蒋介石曾于士林官邸召见两人。蒋介石语重心长地对两人表示:“你们都是我们革命的同志, 更是我最亲近的两人。如今我们退守台湾, 已经十年有余, 河山尚未光复, 同胞犹在倒悬, 你们两人若还区分彼此, 明争暗斗,那我们党国还有什么希望呢?”蒋介石的调解,虽然使陈诚与蒋经国不敢明争,但暗斗依然。

1958 年的“行政院”改组。陈诚希望由他自己兼任“行政院长”,由黄少谷出任“副院长”。因为两年之后就是“总统”换届之时,蒋介石已连任两届,按“宪法”规定,已不可能再连任,自然会将“总统”之位让于陈诚。为此,他还希望王世杰以长辈的身份告诫蒋经国不要太急,等他干完一届后,再向他交班。王世杰又将此事托付给了与蒋介石关系甚好的黄少谷。

黄少谷对蒋经国说:“辞修对你父亲百依百顺,又是与你父亲共事最久的党国重臣,你应该尊重他,不要与他争高低。你的治国才能,朝野钦佩,将来担大任,举国皆服。他干一届后,自然会把位子让给你,由你来干,你现在不必急。”

蒋介石知道后,在国民党中常会上痛骂黄少谷,并对陈诚大为不满。他在日记中说:“辞修手段言行风度毫无改正,令人灰心。而黄少谷之自私,政客作风,其心不可问。”

与老蒋争持

1958 年6 月30 日, 蒋介石提名“副总统”陈诚兼任“行政院长”。然而,陈诚与蒋介石在“内阁”人选上发生了激烈冲突。首先在“教育部长”人选上,蒋介石主张由上一届“教育部长”张其昀继续担任,但陈诚却坚决反对。陈诚认为“教育部长”必须德高望重,希望由曾任北大校长的梅贻琦出任。对此,蒋介石非常生气。他在日记中说:辞修政治上的缺点,就是他不察邪正,好听小人细言,对人不注重其基本政策与品性学术,而在其行政业务上以定取舍,此其所以不大也。

次日,蒋介石又在日记中记载道:

与经儿谈晓峰(张其昀——笔者注)事。晚约晓峰来谈,其调职问题,余虽知其受北大派攻击而遭辞修之无情打击,亦明知此为胡适等反党分子对党的重大胜利。孰知行政院长改组未露消息以前,此事早为胡适所悉,并以此预对晓峰示威,望其早自预备下台,此实为余所万不料及者。可知,辞修不仅不分敌我,已失党性,而其不守机密至此,殊为可叹。

上述日记表明,蒋介石最初对陈诚在“教育部长”人选问题上的不满,还不算很严重,只认为陈诚“不察邪正,好听小人细言”。然而,到了第二天,他从蒋经国和张其昀处得知在“行政院”改组之前,陈诚已将消息透露给“胡适等反党分子”后,其对陈诚已是极为不满,并上升到政治高度,认为陈“不分敌我,已失党性”。 步入晚年的蒋介石,往往比较情绪化。一旦对某人产生了不良感观,不仅很难改变看法,而且会愈演愈烈。果然,事情并没有结束。蒋介石在7月10日的日记中再次写道:

近日行政院改组中所发现心理上之影响:甲、辞修说话不实而取巧,令人怀疑,对其有不诚之感,此为一最大之损失,殊为辞修前途忧也。如何使之能大公无私,担负大任。乙、黄少谷只想做官,把持政务,而不顾大体。丙、张晓峰之书生态度,恩怨得失之心太重,亦令人对学者难处之感,但此实辞修不诚有以致之。时隔一日,蒋介石对陈诚的偏见再次升级。从此则日记来看,蒋介石似乎之前对陈诚抱有极大期望,大有来日将政权交给陈诚之打算。然而,此事使蒋介石对陈诚“前途表示担忧”,对其将来能否“担负大任”表示怀疑。更糟的是,对于蒋介石的态度,陈诚似乎没有丝毫察觉,他甚至在“行政院副院长”的人选上继续与蒋介石对着干。早在7月7 日,蒋介石就指示前来汇报“行政院”各部会人选的陈诚,“关于副院长与外交人选,以王云五与黄少谷调任之”。但陈诚并不想让王云五做副手,而是想让黄少谷出任副院长。为此,蒋介石更是生气万分。7 月10 日,他要张群转告陈诚,要他“速定副院长王云五继任”。

然而,不知是陈诚过于高估自己的实力,还是陈诚认为蒋介石对他信任不二。迟至7 月13 日,陈诚仍然没有决定提名王云五出任副院长,而是再次找到蒋介石,希望由黄少谷出任。对此,蒋介石在日记中说:

十时,辞修来见,谈行政院人事。彼对王云五任副院长事并未有新行动,反来征求我意见。其意在黄少谷,但要我决定,而陈雪屏仍任秘书长。余认为,其对余不应如此诈伪不诚也,殊出我意外。三十年来苦心培植,不惜他人怨恨与牺牲一切情感而扶植至今。其结果如此,伤心极矣。此为余平生对人事干部所最失败、痛心之一次也。

此则日记表明,蒋介石对陈诚在“行政院”人选上的“固执”表示了极大愤怒,认为陈诚欺骗他,有负其栽培,是他“平生对人事干部所最失败、痛心之一次也”。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在这里特意提到,为了扶植陈诚,他甚至不惜牺牲一切情感。也就是说,之前蒋介石的确是有意将权力交给陈诚,而不是蒋经国。

被蒋介石抛弃

依据“宪法”规定,“总统”的任期为6 年,得连选连任一次。蒋介石自1948 年出任“ 总统”,1954 年连任,到1960 年刚好任期届满。这意味着蒋介石依法必须让贤。然而,蒋介石是不肯轻易放弃权力退位的。早在1958 年底,台湾省议会就吁请蒋介石第三次出选“总统”,而蒋介石也极想再度连任。然而,蒋介石的连任问题,却遭到外界反对,其中以《自由中国》反对最为激烈。《自由中国》先后刊登了《蒋“总统”不会做错了决定吧》、《不要再玩弄政治霸术——告国民党当局》等文章,明确表示“反对蒋介石三任总统”。甚至连胡适也公开反对蒋介石“修宪”与参选“第三届‘总统’”,他通过陈诚、张群、王云五、黄少谷等党政要人向蒋转达意见,反对蒋连任“总统”。

然而,对于胡适的劝告,蒋介石不仅听不进去,反而对胡适避而不见,并在日记中对胡谩骂。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与辞修谈话,彼以胡适要我即作不连任声明。余谓其以何资格言此?若无我党与政府在台行使职权,则不知彼将在何处流亡矣。胡适无耻,要求与我二人密谈选举总统问题,殊为可笑。此人最不自知,故亦最不自量,必欲以其不知政治而又反对革命之学者身分,满心想来操纵革命政治,危险极矣。彼之所以欲我不再任总统之用意,完全在此,更非真有爱于辞修也。因之,余乃不能不下决心,而更不能辞也。

由于胡适、王世杰与陈诚关系密切,而蒋介石的连任,又直接关系陈诚能否继任,因此蒋经国等人怀疑陈诚与《自由中国》串通一气,阻止蒋介石连任。而胡适等人则认为,蒋介石之所以要坚持“三连任”,可能是出于蒋经国的主意。最后,王世杰向陈诚建议,主动向蒋介石辞去“副总统”来阻止蒋的“三连任”。然而,蒋介石并不为所动,反而召开“国民大会”对《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进行修改,规定:“动员戡乱时期总统副总统得连选连任,不受宪法第四十七条连任一次之限制。”这样,蒋介石不但可以“三连任”,而且可以无限制的连任。至此,陈诚继任“总统”的希望彻底破灭。

虽然蒋介石再次提名陈诚兼任“行政院长”,但陈诚已是心灰意冷,并以身体不适为由向蒋介石请辞。然而,蒋介石只准其请假,不准辞职。直至1963 年国民党“九大”后,蒋介石才决心改组“行政院”。是年12 月,蒋介石向国民党中常会提出换人案。行政院兼院长陈诚同志,主持政务,卓著勋劳,惟以久任繁剧,体力渐感不胜,曾迭次申请辞职,均经恳切慰留,最近以健康关系,再度恳辞,为期陈诚同志能获较为充分的休养机会,俾能迅速恢复健康,爰拟勉徇所请,准予辞去行政院长职,并提名严家淦同志继任行政院长。

蒋介石推严家淦出任“行政院长”,此举可谓用心良苦。严家淦是一位技术性官员,在国民党内无派系,无历史渊源,对权力较为淡泊,不会影响蒋介石既定的传子方针。事实证明,蒋介石的选择是正确的,严家淦为蒋介石父子的权力交接非常成功地扮演了承先启后的角色。

1965年3月5日,陈诚在台北抑郁而终,享年68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7 18:10 , Processed in 0.075596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