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利比亚昔兰尼考古遗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5 21:2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昔兰尼是锡拉岛,希腊人的殖民地,是希腊最主要的城市之一。它已经完成了罗马化。公元365年发生地震之前,它一直都是一个强大繁荣的都市。昔兰尼几千年的历史都写在它的这片废墟里。昔兰尼遗址建于公元前7世纪,建于当时受迦太基王朝影响下的利比亚绿山地区。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昔兰尼经历了它最繁华的时期,工商业繁荣,也因此为亚历山大大帝看重,而免遭武力洗劫。


目录
基本资料
历史概述
著名建筑
当地文化
地理气候
   

基本资料
  
英文:ArchaeologicalSiteofCyrene 类别:文化遗产   

入选时间:1982   

昔兰尼是锡拉岛希腊人的殖民地,是希腊最主要的城市之一,它当时已经完成了罗马化。公元365年发生地震之前,它一直都是一个强大繁荣的都市。现在,这片废墟向人们展示着昔兰尼几千年的历史。   

昔兰尼遗址是地中海地区最有影响的古遗址之一,同其他的利比亚古遗址一样,它见证了当时地中海地区的繁荣。从被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件件文物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而工匠们从事宗教创作的灵感则来自于他们的保护神——阿波罗。迄今为止,昔兰尼遗址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掘整理,它所包含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重要作品如下:阿波罗神庙和阿波罗修道院是昔兰尼最古老的建筑。

历史概述
  公元前96年,埃及国王托勒玫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昔兰尼。到了公元365年,埃及王国走向衰落,托勒玫国王的子孙后代将昔兰尼拱手让给罗马人。公元3世纪到7世纪,统治者在昔兰尼修建了许多教堂,此时,昔兰尼(尤其是它的港口——阿波罗港),又一次经历了盛世。它经济上的强盛源于它发达的仓储业、农业以及沿海贸易。   

古罗马帝国时期,阿波罗泉水丰富,由此兴建了拥有昔兰尼地区最为精美雕塑的公共浴池。阿波罗修道院拥有包括神庙、柱廊、人工喷泉在内的各式建筑。阿波罗修道院的西边供奉酒神和狂欢之神狄俄尼索斯的大剧场,在古罗马时期,它被扩建为供角斗士和野兽搏斗之用的角斗场。 昔兰尼城包含一个卫城,但现在很难发掘了。在昔兰尼广场中心有一座供奉谷物女神得墨忒耳和冥后柏耳塞福涅的圆形建筑物,这座建筑物后来被一些美国考古学家重新发掘,他们在围墙内发现了两位女神的塑像。在圆形建筑物以东是公元前6世纪,昔兰尼人在非洲建起的最为雄伟的陶立克式的宙斯神庙,它可以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相媲美。丰富的古墓群又为昔兰尼遗址锦上添花。最近,莱斯特大学向利比亚政府提交了一套新的发掘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证在历史早期昔兰尼遗址和周围遗址的相互联系。

著名建筑

  莫奥尔布朗修道院建于1147年,它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北地区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中世纪西多会修道院。修道院外围有高墙环绕。主建筑建于12世纪到14世纪,修道院内的教堂建筑风格介于罗马式和哥特式之间,它对以后哥特式建筑盛行于中欧、北欧有着深远的影响。 莫奥尔布朗修道院水利设施举世无双,有精心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引水渠以及水库等。莫奥尔布朗修道院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了,1147年,来自阿尔萨斯的12个修士仿照勃艮第地区西多会修道院风格建成了莫奥尔布朗修道院。教士们在此生活了390多年,他们在此严格地按照西多会教义进行修行。1556年在宗教改革以后,符腾堡公爵克里斯托弗下令在此修建一座新教教会学校,莫奥尔布朗修道院也相应地被转化为一所新教神学院,并延续至今。保存完整的莫奥尔布朗修道院成为中世纪修道院建筑的典范,它成了展示教士们幽闭的生活的不可替代的场所。如今,莫奥尔布朗修道院位于莫奥尔布朗城,它是利比亚的一座小型现代化城市。因为很少有游客光临,莫奥尔布朗修道院这一文化遗产很少为外人所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经历了历代人类文明沉浮。   

为了更好的展现从史前到伊斯兰时期的文化,从1982年到1986年,利比亚又有5所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足见利比亚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昔兰尼遗址、莱普帝斯马格纳遗址、塞布拉塔遗址,这三处遗址先后见证了迦太基、古希腊、古罗马、拜占亭时期的兴衰。特别是昔兰尼遗址、莱普帝斯马格纳遗址吸引了大批来自法国、意大利以及英国的考古学家。   

不幸的是,因为有些摄影爱好者为了使照出来的图象更加清晰,而人为地弄湿壁画,从而使得史前遗迹达德拉尔特阿卡库斯石窟遭到了严重德破坏。迄今为止,该处尚未采取有效的的保护措施。与之类似,被誉为“沙漠之珠”的加达梅斯老城中的黏土建筑也因缺乏维护,而渐渐被风化剥蚀。城内的大道早已废弃,只有少数居民竭尽全力地去维护他们的土屋,以使得这拥有独特的室内装饰和建筑风格的老城世代流传。   

所有的这些珍贵的遗迹都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科研工作者和环境保护专家的关注。现今,法国一所建筑学院的一些黏土建筑专家愿意提供一些有效的技术来拯救加达梅斯老城;联合国较科文组织水学部能够提供一整套方案,来协助当地专家使得莱普帝斯马格纳遗址免于洪水之灾;法国电力公司愿意为维护塞布拉塔壁画提供技术支持。

当地文化

  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得昔兰尼人难以在田地里依靠农耕方式某胜,而是在海上靠经商、做海盗或到海外开辟殖民地来求生存。这种生存环境早就了昔兰尼人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充满原始欲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昔兰尼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注重个人地位和个人尊严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昔兰尼文学和艺术具有丰富多彩、雄大活泼的特征,具有人类社会童年时代天真烂漫的特征。 由于昔兰尼海湾、海岛众多,航海业发达,因此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早在昔兰尼文明诞生之前,在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峡谷里就连绵不断的产生了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那里已经具备了较先进的书写、冶金、纺织等手工艺术,数学、天文学、建筑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地处北非的埃及,在工业、农业、科学、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古代罕见的奇迹。这一切都对昔兰尼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昔兰尼人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昔兰尼文学也具有显著的东方色彩。   

昔兰尼文学表现了昔兰尼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涵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测,大自然不可驾驭,人生的变幻无常,使他们形成了带有宗教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体现在文学中,命运对人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和不可改变性,人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但人又可以在命定的范围内发挥最大的才干与潜能,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的事。   

昔兰尼古罗马文学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威力无穷的命运给昔兰尼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此外,他们在与命运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昔兰尼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昔兰尼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地理气候

  昔兰尼气候分为地中海型气候及大陆型气候。北部和内陆由于多山、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南部地区及各岛屿则属于地中海气候,全年气温变化不大,冬季气温在6—12摄氏度之间,夏季则在28—31摄氏度之间,而且夏季比较长,由4月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阳光猛烈,这段时间也是旅游的旺季。    

昔兰尼四月时春临大地,下雨的机会也减少了,草原及山花渐开,雅典最高温约摄氏20度,最低12度。进入干燥、晴空万里的夏天,七、八月日照强盛,注意防晒。九月起天气渐凉,早晚温差大,且阴天渐多。冬季最寒冷时温度可能降到摄氏0度以下,所以得带厚外套、手套、围巾。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21:35:14 | 只看该作者
昔兰尼加


中文名称: 昔兰尼加
外文名称: cyrenaica
行政区类别: 特别行政区
所属地区: 利比亚东部
下辖地区: 班加西,贝达,图卜鲁格
政府驻地: 班加西
地理位置: 锡德拉湾东部
气候条件: 地中海气候及热带沙漠气候
著名景点: 绿山


目录
历史
主要城市
现状




历史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在沿海建立大型居民点。公元前一世纪沦为罗马帝国领地。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进入。以后又先后被奥斯曼帝国、意大利和英国占领。1951年利比亚独立时,成为联合王国三个组成部分之一。1963年取消联邦制后,行政区划虽经变动,但习惯上仍沿用此称。   

从1927年到1963年,昔兰尼加是意属利比亚和后来的利比亚王国一个行政区域的名称,现在已被分为几个省。广义来说,这个名称至今仍在使用,地域涵盖包括库夫拉省的利比亚东部全境,与利比亚的另外两个地区相邻:西北部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和西南部的费赞地区。

主要城市
  
班加西  
 
贝达   

图卜鲁格   

德尔纳   

艾季达比耶   

迈尔季


现状


  昔兰尼加是2011年利比亚反卡扎菲部队的基地,其政权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总部设于班加西。   2012年3月6日,利比亚班加西及周边地区城市委员会(相当于市政府)开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加地区实行自治,并呼吁利比亚恢复实行伊德里斯王朝时期的联邦制。   

当天会议结束后发布的公报说,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委员艾哈迈德·祖贝尔·塞努西被任命为自治政府主席。今后两周内将举行选举,选出自治政府成员。自治后的该地区将拥有独立的议会、警察部队和司法机构,但在外交和国防上仍听命于中央政府。   

设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全国过渡委员会”当天批评东部地区寻求自治的举动,称其“十分危险”。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21:39:39 | 只看该作者
昔兰尼考古遗址

1.jpg (20.53 KB, 下载次数: 67)

1.jpg

2.jpg (40.26 KB, 下载次数: 68)

2.jpg

3.jpg (19.2 KB, 下载次数: 78)

3.jpg

4.jpg (52.27 KB, 下载次数: 62)

4.jpg

5.jpg (42.41 KB, 下载次数: 70)

5.jpg

6.jpg (52.31 KB, 下载次数: 76)

6.jpg

7.jpg (42.1 KB, 下载次数: 67)

7.jpg

8.jpg (46.17 KB, 下载次数: 85)

8.jpg

9.jpg (69.77 KB, 下载次数: 72)

9.jpg

0.jpg (50.96 KB, 下载次数: 73)

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3 03:53 , Processed in 0.07472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