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曾国藩纠结在一起的何桂清:最终被弃市处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8 18:1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名人又鲜为人知,似乎有些说不通,但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所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千古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代代风流人物,有很多人在许多年后就被历史的江水冲刷得鲜为人知了。41岁就担任清代两江总督,一度比他的同时代人曾国藩还明亮得多的政坛明星何桂清,就是一位当年威名远扬,如今鲜为人知的大名人。

悟性很高的少年才子

何桂清(1816—1862年),字丛山,号根云(一说字根云),昆明人。自幼聪明勤奋,悟性很高。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辛卯恩科乡试,年仅15岁的何桂清就考中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殿试,19岁的何桂清又高中第二甲第四十九名进士,朝考之后选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十九日散馆,何桂清被授职翰林院编修,可谓科举考试中很幸运的少年得志者。

说到何桂清的悟性,可以作以下分析:在明清两代,全国考中举人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考中进士的平均年龄为37岁。云南与江南、中原等地相比,科考相对落后,考中举人和进士的平均年龄,可能比全国的平均年龄略高。但何桂清却以低于全国平均年龄15岁和18岁就考中举人和进士,而且考中的名次还较高,这不能不说明何桂清是一个聪明、勤奋,且悟性很高的人。何桂清即使与同时代人、科举考试中的另一位幸运者和他未来的政敌曾国藩相比,在科举仕途上还略胜一筹:曾国藩(1811—1872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23岁考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27岁考中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何桂清为乙未科殿试总名次的第五十二名,曾国藩为戊戍科殿试总名次的第一百二十七名,何的名次远高曾);朝考后,曾国藩虽也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但散馆时授职是最低一等的翰林院检讨。

与曾国藩的矛盾

何桂清的官运颇为亨通。离开翰林院后,何桂清任过知县、江苏学政、户部侍郎、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科会试,36岁的何桂清便担任主考官。这一科为朝廷选拔了不少能人,仅云南就有萧培元等人。咸丰四年(1854年),年仅38岁的何桂清就被任命为浙江巡抚。

何桂清担任浙江巡抚,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一年前,即咸丰三年二月初十(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陷江南重镇南京,并在此建都,清朝的整个江南一片混乱,在江南一带的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主帅无能、军纪松弛,军饷缺乏、不堪一击。何桂清到任后,从各个方面鼎力支持江南大营,协调各部之间的关系,江南大营的面貌焕然一新。仅45天后,江南大营的清军便接连攻陷南京东南的溧水、句容,进而又乘胜围攻南京。次年,何桂清又调兵在浙西、皖南作战,并攻下皖南徽州(今歙县)、休宁、石城(今广阳)。咸丰六年(1856年),在何桂清的运筹下,江南大营又攻下安徽东南部的太平(治今仙源)、祁门、宁国等地。对此,何桂清也颇为得意,他致书军机大臣彭蕴章以及京中好友:“弟在大营作用,都中所传,皆是事实”、“向来大营不与督抚通信,有之,自弟到任始。所以幕友、书办者皆以为奇,尤奇在事事会商办理。”、“东南半壁,似非鄙人不能支持”、“若将江、浙兵勇归弟一人调度、两省大吏能筹饷接济,定能迅奏肤功”(《何桂清等书札》)。而此时的曾国藩,于咸丰二年(1852年)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制,不久便奉旨在湖南办团练。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率湘军出省作战,并攻陷武昌。湘军因不属于清廷的正规军队,没有固定的军饷。清廷虽然命令各省协饷湘军,但各省的年岁有丰欠、军情有缓急,协饷往往迟解或不解。如曾国藩曾派人向何桂清借饷,何桂清就没有借给他。于是曾国藩便在江西、浙江等地就地筹饷,尽情搜刮。曾国藩因此与何桂清等地方督抚争权夺利,矛盾越来越大。

1855年2月,曾国藩的水陆两军大败于江西九江、湖口,曾国藩逃奔南昌。四月三日,太平军三克武昌。翌年春,石达开自武昌率军攻江西,略取八府五十余州县,湘军被打得七零八落,曾国藩在南昌坐守危城,清廷只好越来越倚重何桂清了。1857年春,两江总督怡良告病开缺,大学士、军机大臣彭蕴章等人,力荐干练的何桂清总督两江。同年五月,清廷任命何桂清为两江总督。鉴于湘军近期的战况不佳,清廷对曾国藩拥有一支人数众多的湘军也不太放心,而曾国藩本人又向清廷提出自己如果不担任地方督抚(此时的曾国藩还是一个名誉上在籍守制的官员,没有名正言顺的实际职务),无法治军作战。清廷干脆于八月八日勒令曾国藩真正在籍守制,这就意味着清廷把剿灭太平天国的希望,完全寄托到了两江总督何桂清和由绿营兵组成的江南大营身上。1858年,曾国藩东山再起,重掌湘军,可何桂清仍不把屡战屡败的曾国藩及其统率的湘军放在眼里。在何桂清看来,“江右误于涤生(曾国藩号涤生)之胆小,竟是坐观,一筹莫展。”(《何桂清等书札》)。以后,何桂清集团与曾国藩集团围绕着驰援浙江巡抚罗遵殿、李元度组织“安越军”、救援浙江巡抚王有龄等问题,展开各种激烈斗争,互相弹劾。何、曾两大集团之间的种种明争暗斗,说到底,都是为了争夺浙江、江苏两省的地盘和抢夺剿灭太平天国的首功。

有争议的结局

1860年5月,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又乘胜进围何桂清坐镇的常州。布政使薛焕、总理粮台查文经等人建议何桂清弃常州城而走,保存实力退驻苏州筹饷,以图再战。何桂清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弃城前往苏州,因江苏巡抚徐有壬“闭城不纳”,只好逃到上海。朝廷因何桂清弃城而走,将其革职,由曾国藩继任两江总督。

如何惩处何桂清,清廷最高统治者皇帝以及恭亲王奕訢,三朝元老、大学士、吏部尚书祁寯藻等重臣,都以“一品大员,用刑宜慎”为由,主张免何桂清一死。特别是主持审理此事的祁寯藻,坚持认为何桂清罪不至死。他甚至针对主张杀何桂清的一派人说:“国人皆曰可杀,臣亦国人,未敢谓其可杀。”但何桂清的政敌、此时因对太平天军作战连连得手而越来越走红的曾国藩,却坚持主张杀何桂清以谢国人。他说:“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之有无为权衡。”

何桂清该不该被处死?虽然有截然不同的两派意见,但这两派意见都是基于何桂清有罪这一大前提下说的,分歧只是量刑轻重不同罢了。其实,若按现代人的思维来看,何桂清是否有罪,都应该分析、研究。因为军事策略比政治理念灵活得多,军事策略是能坚守就坚守、应该坚守就坚守,不能坚守或不应该坚守,就可以放弃。这就是说,真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并不计较一时的军事得失和暂时的政治影响,更考虑长远的军事目的和政治目的。因此,坚守城池而战死,落得人城两丢的结局,不一定就对;不能坚守、不该坚守,弃城而走,选择有利的地点和时机再战,也并非是错。然而,历史上更多的是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会认死理、冠冕堂皇说话之人。有的人虽然思想深邃、头脑灵活、见识深远,并不认死理,却又与当事人有矛盾和仇恨,因此面对像何桂清这样弃城而走的人,常常不能或不愿冷静、客观地分析,不管具体情势能不能坚守,该不该坚守,一味主张与城共存亡。若不如此,便是罪该万死。如驻守苏州的徐有壬听到何桂清弃常州城而走,忙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朝廷弹劾何桂清。当何桂清率众逃到苏州城下,想与他汇合共同抵御太平军时,他竟认死理“闭城不纳”。不久,太平军打到苏州城下,徐有壬也不能守住苏州城,只好跳水自尽。试想,如果徐有壬接纳了何桂清,两股力量共同坚守,太平军也许无法攻下苏州。即使苏州城仍被攻下,何桂清的职务比徐有壬高,丢城的主要责任当然是何而不是徐。因此,徐有壬救何桂清、帮何桂清,其实也是救他本人、帮他本人。如此利人、利己之事他不为,真可谓愚不可及了。至于曾国藩,他本是一个明白人,当然知道常州无法守,懂得胜败乃兵家常事的浅显道理(他本人就有屡战屡败的经历),但他与何桂清积怨太深,为了扳倒何桂清,彻底铲除何桂清在江浙一带的势力并真正取代何桂清,老谋深算的曾国藩自然会挥舞起理学的杀手锏将何桂清置于死地。

同治元年(1862年),何桂清被弃市处死。

昆明西山的遗笔

由于何桂清最终没能像曾国藩那样建立“大功”,而且以当时的眼光看,死得又的确不光彩,所以在云南的典籍中,介绍何桂清的资料几乎没有,其诗文流传下来的也很少,当年响当当的大名人,在他的家乡昆明早已鲜为人知。笔者多年悉心收集何桂清的资料,才对他有一些零星了解,除以上所述还有:何桂清在广东任知县时,曾著有《使粤吟》三卷,收其诗作100多首,云南省图书馆藏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的刻本。道光末年,何桂清回昆明“在籍守礼”,曾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二月,与友人同游西山并住宿三清阁。他见三清阁的石洞工程艰巨而宏伟,便写有《重修三清阁石洞序》,至今仍镌刻在“老石室”的北壁,为十分珍贵的何桂清手迹。何桂清写序时,早就是正二品的高官了,但落款只写“邑人何桂清撰书”,可见他不是一个张狂的人。何桂清游三清阁时,还题写有“天临海境”四个大字,后被杨荫葵书写,镌刻在“达天阁”(龙门)的门额上,至今犹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0 19:03 , Processed in 0.132359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