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女不祭灶?与避“扒灰”有关的性禁忌性别歧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 13: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01月21日 08:06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倪方六
   过年,是中国人最开心的日子。但在古代,也是禁忌最多的时候,特别是女人过年,更有不少禁忌。

为啥女不祭灶?

古代女人过年的禁忌,从过小年,即腊月的“祭灶日”,便开始了。

祭灶习俗在中国各地都存在,在先秦时期属国家法律规定的“五祀”之一,万一“灶神”到玉皇大帝那里告黑状,那就麻烦了。所以,过去家家都很重视祭灶,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各种方式“贿赂”灶神,让他心情愉快地上西天“汇报工作”。

祭灶的日期各地是不定的,但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为主,即所谓“金三银四”,也有少数地方和人家,如船民是二十五祭灶,这便是“官三民四船家五”一说。据明代《北京岁华记》,北京人多在二十三日“祀灶”,这与皇城根儿多官宦之家有关。而像苏北泗阳这类小地方,祭灶日则不集中,据民国《泗阳县志》,当地既有二十三祭灶,也有二十四行祀。

不论选在哪一天过小年,有一个潜规则是不变的,即不能让女人主祭——“女不祭灶”。

“女不祭灶”始于何时?

“女不祭灶”的习俗由来已久,南宋诗人范成大《祭灶词》中写道: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这说明,至少在南宋,祭灶时便要求女人回避了。为什么不让女人祭灶?民间传说,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话人物化身的男性神,是个很有范儿的小白脸,用现代的话来说,灶神是位帅哥。试想,一个女人拜倒在美男子的脚下,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女人出轨的兆头么?
笔者认为,这是民间“性禁忌”的外延,是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礼俗在祭祀行为上的反映。同样,与“女不祭灶”相对应的“男不拜月”,也是这层原因,月神嫦娥是个绝色美女,一个纯爷们儿向漂亮女子献殷勤,怀的是什么念头,便不言而喻了。

“女不祭灶”起源于何时?一时无法弄清,但到了宋代被进一步强化则是事实。这又是什么原因?笔者推测,这可能与避“扒灰”之嫌不无关系。

“扒灰”,是过去公公与儿媳妇搞家庭乱伦的俗称。传“扒灰”一词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弄出来的,他的傻儿子病死后,年轻守寡的儿媳妇被他看上。据说王安石当时写了一首求欢情诗,埋在儿媳妇经常上香的香炉灰下面,儿媳妇从灰中扒出后和诗一首,也埋于其中,王安石扒出后知道儿媳妇心已有意。

王安石“扒灰”的版本很多,很可能是遭其政治对手抹黑,真伪不辨。但却让后世女人多了一项禁忌,女人此后更不方便祭灶了。南宋诗人范成大《吴郡志》说“二十四日祭灶,女子不得预”;到了明代,要求更严,《帝京景物略》称“男子祭,禁不令妇女见之”。

灶神到底是男是女?

女不祭灶是为避男女瓜田李下之嫌,这说法可能是世人的一种想象。因为,灶神的性别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至少在早期灶神是一位老妇,头上挽髻,“著赤衣,状如美女”。

而且,早期祭灶也不是放在腊月,而是在炎热的夏季进行,由女人主持祭,恰恰是“男不祭灶”。如在惠安,女子有在除夕置米于灶上卜年的习俗,学术界便认为是上古时女子祭灶行为的变异;而在鄂温克族人中间,妇女祭灶并不犯嫌。

“女不祭灶”看似一种性禁忌,实质是男尊女卑观念下的性别歧视。

为啥过年不能祭祖?

过年最重要活动之一是祭祀,国有国祭,家有家祀。祭祖,是过年时每家必做的事情,有的地方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在明代的北京,则从除夕开始,在家里挂出先人画像,用猪头、熟食、糖果等供着,一直到正月初三才停供。

祭祖活动是不能让女人插手的,特别是经历不幸的女人,更不能沾边。如鲁迅小说《祝福》的女主角祥林嫂,因为她是寡妇,连祭祀食物都不能碰,碰到不吉利,会生晦气。

女人过年时最忌讳的地方,是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即所谓“忌口”。迷信观念认为,如果正月初一女人嘴里出现“穷”啊、“死”啊、“病”啊、“败”啊、“倒”啊、“破”啊……这些非吉祥字眼,全家一年都要走背运。非说不可,则说代用词,如油瓶倒了,说“到了到了”;煮饺子时饺皮破了,说“饺皮挣开了”。如果一不留神说错了,则要赶紧说句讨喜的话,最典型的是将碗打碎了,得高声说“碎(岁)碎(岁)平安”。

过年时要学会做“懒女人”,洒水、扫地、倒垃圾、倒污水、裁剪、缝补……这些女人日常必做的事情,在正月头几天都不能做。如果勤快反而不好,迷信认为会把家里的福气扫走、钱财倒掉、运气剪断。当然,过年时男人和小孩子也是要忌口的,只是比女人要求松一些。

何为“忌门”?

与“忌口”相比,“忌门”对女人的要求更严。“忌门”可以理解为两种情况:一忌回门,二忌出门。

忌回门,是女人不在娘家过年、吃年夜饭。中国人对年夜饭相当看重,“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就是这道理。现在每年一度的春运难题,就是这顿年夜饭造成的。出嫁闺女为何不能在娘家吃年夜饭?这从民间信仰上可以找到答案:如果在娘家吃,会把娘家的钱财运带走,即常说的“吃穷了”,凡懂事的女儿是不会吃娘家年饭的。
事实上,不只是过年,就是其他节日出嫁女人也不能在娘家过,如中秋俗话说“宁留女一秋,不留过中秋”。出嫁的女人在娘家过年过节,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被夫家休了,所以,大家都忌讳的。

忌出门,指女子在正月初一、初二(有的地甚至一直到初五),是不允许女人出门拜年的,要守在家里,即“女人岁首不出门”。这个禁忌的出现,可能是受到“新年里男人第一次出门见到女人不吉利”说法的影响。

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社交活动,但这权利只给男人和孩子,明显是一种性别歧视,是男尊女卑意识的赤裸表现。

何为镜占?

古代女人过年时最大的娱乐活动,大概要算逛庙会和看大戏,这和现代女孩子过年时喜欢逛商场、看大片是一样的。虽然过年时禁忌颇多,但女人们的心情还是愉快的。

庙会是过年时最热闹的地方,吃喝玩乐购都汇集在寺庙附近,故名“庙会”。但古代女人逛庙会可不仅仅图的是热闹,这是一个极佳的社交场合,未婚女孩可以在庙会与情郎约会,已婚女人可与娘家闺密互诉相思。更多的女人,过年时则会到庙里烧炷香、许个愿,把心中的小秘密交给灵签神卦。

古代女人在过年时求签问卦特别活跃。到庙会请大师高僧求签问卦是一种选择,但更多女人选择在家里占卜。

女人中间最最神秘的占卜是——镜占。所谓“镜占”就是利用镜子来占卜,这是丈夫家人远在外地,过年时仍独守空房的女人暗地里必会做的事,占卜一下郎君何时回来。

镜子是女人闺房的必备,古时镜多是铜做的,又称铜鉴。古人认为镜子可以驱妖避邪,鬼怪见之即现原形,故视之如神器,从考古出土物来看,有的会在背面雕出八卦图案,谓之“八卦镜”,此镜更显神秘。

何为“镜听”?

如何用镜子占卜?就是在正月初一(也有除夕或正月十三)天黑以后,把耳朵贴近镜面听人声,以此占卜吉凶,镜占因此又被古人称为“镜听”。

镜占这一方法在唐代已在闺房中流行,唐代诗人王建有首《镜听词》:

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

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叮咛镜神圣。

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

嗟嗟暩暩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

王建诗中描述的,是中唐时期女人过年时镜占的情形。镜占虽是女人的游戏,但场所不在闺房,而是日常做饭的灶间,求助的神灵是祭灶时要回避的灶神。但具体过程不同朝代有所区别。据《月令萃编》所记:正月初一这天晚上,将灶间打扫干净,带一面铜镜,在灶门上摆上香。然后将木勺放在盛满清水的平底锅上,祷告许愿后拨动勺柄,勺子停止不动后,出门朝着勺柄所指方向走,将耳朵贴近镜面,便能听到人的说话声,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占卜之语。

到了元代,镜占过程趋于简化,但更玄。据元人伊世珍《琅嬛记》所记,不再有“勺柄定向”环节,强调咒语使用。镜占咒语仅8个字——“并光类俪,终逢协吉”,行占时默念7遍后,将耳朵贴近镜面。再闭眼在院内随意走7步,睁开眼后照照镜子。

由于古代男人离家谋生,不像现代有飞机有高铁,归期不定,所以镜占现象很流行,一直到清代,镜占仍为女人们所迷信,过年时必占一下。

11571830544930768543.jpg (25.31 KB, 下载次数: 32)

古代祭灶图

古代祭灶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2 14:22 , Processed in 0.193239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