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着电影去旅行 《转山》一条涤荡心灵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3 12:2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见树木的秘境风光

    在路上:不见树木的秘境风光

    阿里境内,时而可见美丽绝伦的雪山,即便在夏日也维持着圣洁无暇的银白色峰峦。80 余条河水,仿若宽窄不一的蓝绸缎子、白银链子,弯弯转转地流过草原。源于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四大河流,象泉河、马泉河、狮泉河和孔雀河,分别从阿里沿各方流入邻国印度和尼泊尔,成为当地包括圣河恒河在内的几条主要河流的源头之水,阿里遂被称之为“千山之颠、万川之源”。以草原与戈壁为主要景观的阿里,还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大大小小的60 多面高山湖泊,例如盛名在外的班公错、鬼湖拉昂错和圣湖玛旁雍错等。在那冰蓝色波平如镜的湖水之中,映出大团团悬于苍穹之中的各色云朵,加上雪山的倒影,堪比仙境。

    我和同伴是大清早从拉萨出发的,待到阿里西北部的冈底斯神山脚下的塔尔钦小镇,已是2 个整天之后的事情了。虽然白日里开车时几乎是马不停蹄,却仍旧不得不在拉孜县城和仲巴县所辖的一个叫做“帕羊”的小镇上,分别歇息了两夜。从帕羊到塔尔钦,要路过日喀则和阿里地区交接的马攸木拉山口,这乃是沿路最难开的一段,不仅溪流甚多,而且路面起伏不定,最是颠簸。而且,其中有一段约2 小时的车程皆在海拔5000 米以上,夜色稍暗便不敢行车,只怕犯了高原反应而救助不及,于是只有下榻帕羊。



帕羊镇居民

    帕羊镇,像极了西部武打片中风沙刮砾的荒僻小镇。土黄色泥巴垒的小平房院子七零八落,被远近周围的雪山、草场和金黄色沙丘所围绕。我们到帕羊的那天正好赶上刮风,小镇上的房舍皆是门窗紧闭以避风沙。夕阳下的帕羊镇上,零星走着的人都因沙尘飞扬而蒙着大部分脸面。在那迷迷蒙蒙的飞沙阵里,只见七八只野狗在路边的灰堆中翻食,远处偶尔传来一声悠长的嚎叫,似狗似狼。虽是地处荒僻,帕羊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从219 国道横穿此处以后,它便成了沿此线去往冈仁波齐神山圣湖和边境普兰县的必经之路。离开帕羊之后,冈仁波齐雪峰也就逐渐映入眼帘了。


    塔尔钦:神山为依、圣湖为伴依山、面湖的塔尔钦,是坐落在冈底斯神山下、玛旁雍错圣湖畔的小镇。此地不通班车,到这里的人除了徒步行走、包车、自驾之外,只能凭运气大着胆子搭顺风车了。塔尔钦乃朝圣者转山的起点与终点,镇上除了澡堂子之外,设施虽是简单,也算一应俱全,给朝圣者们提供饮食与休憩之所。

    塔尔钦的大多旅馆都是藏式平房。除了搭帐篷的人,香客们爱住的是带茶馆的旅社,房子的临街部分是茶馆,后厢即是旅店。因很多来转山的香客们都是携亲友同往,所以旅店的设计往往都是多人间,每人一张小床,上面铺着颜色艳丽的羊毛藏毡子。这样藏式风格的小旅馆,也受到内地背包游客的喜欢。当然了,就算是有钱人来到此地,愿花大价钱住好些的酒店也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想找个能提供淋浴和抽水马桶的小旅馆,也是痴心妄想。



塔尔钦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背景迥异的人们都聚集在茶馆里,围着炉子,就着店主人家的炉火热好酥油茶,边聊天边美美地吃上一顿。傍晚里走在塔尔钦的小街上,只见白天人烟稀少的小镇里,几乎每个茶馆、餐馆都挤满了人。隔窗看见众人们在昏暗的灯光下,就着酥油茶、啤酒和热菜饭,天南地北聊得热火朝天。那些各式口味的饭馆,有卖陕西面食的、有卖川菜火锅的、有卖东北饺子的,在夏天的转山旺季里,皆是生意大好。

    我在塔尔钦住的小旅馆旁边,有一家藏医学校,平日里也接纳一些寻医问药的病人。我的同伴因着凉而突发高反,头疼欲裂之中被送去学校就诊。谁知那儿的大夫给了一包异香异气的粉末,再在她脖颈与后背上按摩了十几分钟,便立刻好了很多。我们也是在这个藏医学校里,认识了出身藏医世家的丹增强巴大夫。

    丹增强巴不仅精通传统藏药,也参加过现代西医的培训计划:由苹果基金会组织的阿里赤脚医生培训。他见我们对藏医萌生了兴趣,便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这所在阿里地区绝无仅有的藏医学校。藏医有着逾千年历史,公元4 世纪时人们已懂得以酥油汁涂抹伤口以治疗出血,并且懂得食疗之法。虽然藏医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但它和传统的中医也有相通之处,中医的望、闻、问、切在藏医中都有所使用。除了吸收与借鉴了汉族医学之外,藏医还受到印度医学和大食医学的影响。和中医有所不同的是,藏药原料的使用除了植物之外,还广泛地使用动物与矿物类。如今仍旧留存于世的藏药有超过3000 种,西藏、青海、云南、甘肃(微博)等地的居民日常使用的藏药还有数百种之多。

    在塔尔钦的第二天,我又认识了22 岁的巴英。当时我和同伴正坐在一家茶馆的炉子边,帮女主人守着一把巨大的铁壶吊子,只等那壶中的茶汁熬浓,便可滤去茶叶,倒入藏语称作“董墨”的酥油茶筒中,加入适量盐巴、酥油,再用一柄长木棍使劲搅拌,便可调成水油均匀混合的酥油茶。高原上的塔尔钦小镇,虽大部分时间都是艳阳高照,但8 月的气候早已有了凉意。多少带着些许高原反应的外来者,只要坐下慢慢喝上一杯热热的酥油茶,晕晕乎乎的脑袋便会觉得轻松很多。



勤劳的搬运牛

    一面高大的身影掀开羊皮制的门帘闪进来,茶馆中午的生意并不热闹,他独自坐了一会,便坐过来和我们聊天。这位叫做巴英的青海男孩,和我们一样同是阿里的旅行者。只不过他是拖家带口地年年都来,每次都在这个小镇住上将近一个月。每年7 月,巴英一家便已完成了一年中采集虫草的工作,之后的8 月,他和兄长便轮流开着小轿车,带上母亲、妹妹和年仅四岁的侄子来阿里转山。对于巴英一家来说,每年8 月的阿里之行也是忙碌了半年之后的家庭度假。

    回到青海家乡之后,再在牧场上忙碌几个月,等11 月宰完了牦牛、晒好了牦牛肉干之后,全家又会开始这一年之中的又一次举家同游,那便是去云南转另外一座神山:梅里雪山。这次在从青海玉树到西藏阿里的慢慢长路上,巴英的母亲为全家人准备了一袋青稞面、一袋牦牛肉干、一大碗自制的高品质酥油、几块砖茶。

    从拉萨到阿里,一路上不时地看到十数人围坐在一起,先在附近小河里打来清澈的雪山融水,然后升起炉灶,用一口大铁锅子煮起茶来。依法调好酥油茶之后,大家先唱着歌儿喝上几圈,然后再将随身携带的小羊皮口袋里的青稞粉,隔着袋子用手掌细细地揉一遍,将结块的部分碾碎,就可混合酥油茶捏成鸡蛋大小的团子,配上牦牛肉干和酥油茶同食。酥油茶具有治疗高原反应的特效,因高原上的海拔高度也有差别,常年住在海拔4000 米地域的人,若是来到海拔5000 米左右的塔尔钦,甚至转山时到达海拔6000米的山口处,也会有头疼胸闷的高原反应。坐在软软的羊皮毡子上,喝上几杯酥油茶,心情舒爽地在牧场上轻轻吟唱一曲,那让人难过的高原发应便慢慢散去了。



转山:在星火阑珊的凌晨出发

    初抵塔尔钦那日的午夜,我在隐隐的头疼中醒来,只觉得头部发沉,鼻子不通,呼吸困难,于是走去镇上散步,想让那凉风将我脑袋吹清醒些。谁知仰首看到通往神山上路上星星点点地浮动着灯火,竟有数百枚之多。因白日里在茶馆里听说大多数香客都是凌晨出发去转山,便知那灯火是手电筒所发出的光。只见那深蓝色的天幕上缀着璀璨的星斗无数,雪白的神山映出浅浅的银色光芒,那丝丝缕缕的云朵纱丽一般轻轻缭绕在山腰之上,配着香客们举着的灯火,塔尔钦的夜色充满着神秘又迷幻的色彩。

    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与卡瓦格博、阿尼玛卿、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冈仁波齐峰海拔6638 米,并非这一带最高的山峰,然而只有它的造型最为特别,且峰顶终年积雪。这座山即是佛教经典中所提及的须弥山,印度人所称的凯拉什,分别被佛教、印度教、苯教、耆那教四大宗教视为神山。



淳朴的藏人

    冈仁波齐峰一带是四条大河的发源之地,包括流向东方的是当却藏布马泉河,下游乃是布拉马普特拉河,出中国境内之后,流入印度与孟加拉;流向南方的是马甲藏布孔雀河, 下游入境印度为恒河;流向北方的是森格藏布狮泉河,下游为印度河。三条河流都被认为储有宝藏,分别是绿松石、银沙与钻石。正因为冈仁波齐在四大宗教中的神圣地位,每年从各国来此的朝圣者络绎不绝,为此地增添了神圣之气。如今很多参与转山的人,并非懂得转山的真正含义,仅知转山13 圈可消除一生罪孽与苦难,转13 圈为一整圈,转10 整圈可消除500 年轮回之苦,而转完100 整圈,就可成佛升天了。消除罪孽和苦难,这一简单的愿望与慰藉,便通过年复一年的转山来获得实现。



藏式民居

    每年的5 月至9 月是转山旺季,到了10 月天气就冷起来。寒冷的天气使得空气中的含氧更加稀薄,增加了转山的难度。有些低海拔地区来的外来客们,并没有意识到在高原上做剧烈运动的危险。他们即便是在高原上慢慢行走都会有些高原反应,何况是连续一天一夜攀爬海拔6000 米的高山呢?若是掌握不好行走的速度,本身又有心血管类疾病,便真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我们在塔尔钦的那几天,有位南亚某国来的香客便失命于转山路途之中。大部分的香客之所以要在夏季里在塔尔钦住一个月,便是期望把握转山的节奏。转一天休息一天,转13 圈,加上前后准备的时间,加起来是一个月。

    冈仁波齐的转经道分为内圈和外圈,外圈路程长约55 公里,海拔在4700 米至5460米间。外圈转经道沿途可见数十座名胜古迹,且都伴以玄妙的传说,这也成为大部分朝圣者所选择的转山路径,在外圈道上转完13 圈,方可有资格转内道。香客们赶着在太阳出来之前从海拔4560 米的塔尔钦寺出发开始转山,途经曲古寺,黎明时分方可临近山巅到达海拔5050 米的止热寺,仰望冈仁波齐峰的圣灵之光,一般晚饭前可回到塔尔钦小镇休息。大部分没有长年高原生活经验或高海拔登山经验的人,转山一圈需要2 天的时间,晚间在山腰上的止热寺扎营休息。止热寺是神山周边的五座寺庙之一,庙宇的大门正对着冈仁波齐峰的北面,如今此庙旁侧修有旅馆以方便转山者们留宿,并吃到热食。



壁画

    从止热寺到下一个休憩点海拔4810 米的松楚寺之间,伫立着海拔5640 米的卓玛拉山口。传统意义上的转山,乃是香客持虔诚之心,徒步行于冈底斯山的环山小径上,若是老弱妇孺,也可借马匹之力。但转山途中有将近三四个小时的路程是无法骑马行走的,那边是从止热寺到卓玛拉山口,以及从山口下坡到达海拔5200 米的一个小山口之间的路程。在这段小路上乱石密布,从止热寺到卓玛拉山口之间,仅5 公里的路程海拔便攀升了700 米,有些坡度已将近45 度角,大部分人是绝不敢在这样的山坡上骑马的,定要一步一步亲自以脚掌量过去。

    转经道上除了能看到古寺之外,还有各类圣迹,包括双腿佛塔、高僧修行的洞穴、露天的佛像等等。更让行路人眼前一亮的,是在陡峭的山坡走了好长时间的石头小路,忽然迎面出现一小弯碧蓝的湖泊,就好像一滴柔软的泪珠,盈盈地被坚硬的山林土丘所围绕。过了5200 米的小山口,便远远可闻哗哗的水声,不久便到达了相对平坦的河谷地带,转山从此地开始变成了轻松的闲庭信步。这不禁又令我想起电影《转山》中的台湾少年书豪,想起电影同名小说封面上的那句话:当跨过这一步,你或许就不是你,而是另一个真正可去冒险和犯难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5 21:24 , Processed in 0.13052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