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复旦大学一位教师在微博上提出,“为了提高猫均生活水平,还是应该控制猫口数量”,这则微博在校内外引发了热议,短短几天被转发300多次。 “猫口数量激增,应该进行计划生育”已经成为师生们的共识,但如何 “控制猫口数量”引起了争议,有人建议给猫做绝育手术;有人认为手术代价太大,停止喂食即可,自然选择定律将会调节猫的数量。
不过,环境科学专家指出,流浪猫的总数将会受到社会环境的调节,并不会激增至泛滥成灾,师生把它当做校园里的常见景观即可,不必过多在意。
现状
师生自发喂猫、搭建猫窝
“它们的生活还是不错的,每周一至周五,我们协会的同学会在下午下课后,去十几个喂猫点给猫喂食。周末的工作由另外一群同学和好心人来承担。 ”
同济大学学生推出“流浪猫列传”、扬州大学给流浪猫佩戴“爱心身份证”、北京大学“旁听猫”被学生热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成了“猫的乐园”,本市复旦、同济等多所高校的流浪猫数量已达到了百只左右。
“成群的猫咪在第五街嬉戏,有些猫特别亲人,会躺在地上肚皮朝天给人摸,还有些会毫不客气地坐到人家腿上。很多人给它们喂食,还有人特意做了木质的小屋给它们遮风避雨……”近日,同济BBS上一篇关于同济校内流浪猫的帖子自发布以来已经得到了1286次的点击量,学生们对这些邻居普遍很欢迎。
中午,记者在同济学院食堂附近一喂猫点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蹲在地上将手中的火腿肠、面包等食物喂给流浪猫,大部分喂猫的同学是女生。
“这些猫咪很可爱,在学校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它们,这是一个聚集点,在下沉式广场和大礼堂那边还有两个。从大一开始我就经常给它们喂食,同济的猫已经成了同济的一部分。”人文学院的大三女生小王向记者这样讲到。
昨天下午,在华师大闵行校区,记者看到几只野猫在校园里随意地穿梭。大多数流浪猫只能在食堂和寝室附近的垃圾箱里找吃食,更有一些或瘸腿或瞎了的野猫呆坐在路旁。 “这些猫被人遗弃很可怜,”大三学生小涂对记者说,“前一段时间,校园里有一只猫下了一窝小猫,有同学买了垫子、香肠、牛奶给那只母猫和几只小猫,让我们觉得很感动。 ”
同济大学绿色之路协会动物组的负责人黄祖憬同学向记者介绍,同济四平路校区内的流浪猫大概有100多只,大部分流浪猫都住在草丛中,每到冬季,猫儿们会去一些废弃的房屋内过冬,绿协的同学们还会制作一些猫窝给怀孕的母猫居住。
“它们的生活还是不错的,每周一至周五,我们协会的同学会在下午下课后,去十几个喂猫点给猫喂食。周末的工作由另外一群同学和好心人来承担。 ”黄祖憬告诉记者:“由于同济猫的数量众多,一大袋猫粮根本用不了几天。我们使用的猫粮大部分来自一些同济退休老教师和同学们的爱心资助,当然还有我们社团的经费。一些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也非常关注同济猫。他们没有时间喂猫,就经常寄送猫粮给我们。 ”黄同学告诉记者,这里面让她印象最深刻的还属一个退休的同济职工秦阿姨,她坚持自费在同济喂猫已经超过五年。
声音
有安全隐患,应早作处理
“流浪猫经常随意穿梭,在马路上骑车碰到它们很危险”、“有些猫皮肤溃烂,会滋生细菌”、“夜晚它们的叫声让人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
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这群“邻居”,校园里也有不少抱怨声:“流浪猫经常随意穿梭,在马路上骑车碰到它们很危险”、“有些猫皮肤溃烂,会滋生细菌”、“夜晚它们的叫声让人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猫粮撒在地上到处都是,夏天还会带来异味”……
很多师生并不支持在校园里养猫,原因大多集中在猫多了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影响学校秩序方面。黄祖憬坦言,喂猫的行为确实给学校环卫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绿协的同学在每次喂猫之后都尽力进行打扫,她也希望同学们在喂食之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打扫。
在一些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眼中,大批流浪猫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 “野猫这么多,这要是有传染病谁负责?还不是学校要担责任!”某高校宿管科黄阿姨的观点就是“早处理掉早好。”这种看法看似残酷,但不少同学和家长也表示支持和理解,大三学生小王告诉记者:“这些流浪猫很可怜,有的是从外面跑进来的,有的是同学私自在宿舍养的。后来由于学校管理严格,没有办法继续饲养就被扔在了校园里。平时经常会有同学喂食,但是猫越来越多,不可能让所有的猫都吃饱。 ”
在采访中,记者也多次看到大学生直接把食物摊在手上,让猫来舔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这也印证了学校管理方的担心。
争议
做绝育手术还是停止喂养
“投喂+绝育,一方面刺激繁殖,一方面抑制繁殖,这思路太诡异了。我觉得这事儿该靠自然调节,不应人为帮助,这样等于干涉自然、实际上是在害它们! ”
控制流浪猫的总数已经成为师生的共识,但怎样控制,却存在不小的争议。
秦阿姨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流浪猫数量的激增,去年春天她曾和志愿者同学一起帮助7只母猫做了绝育手术。 “我们当时联系了一家周家嘴路上的宠物医院,手术的价格是每只100元。虽然只帮7只做了手术,但我觉得做一只算一只。因为如果流浪猫的数量激增,环境资源又是有限的,那么会有更多的猫儿因为食物等问题无法继续生存。但手术费用真的是比较贵,仅凭我们几个人的经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正在联系有关机构,希望得到帮助! ”
同济绿协的黄同学也表示,他们也正尝试与有关的宠物医院联系,希望可以得到免费给猫做绝育手术的机会。她还说:“手术后,猫要静养两到三周,因为我们都要上课,猫儿们静养期没地方安放也是个大问题。 ”
不少爱护动物的学生们选择了自行组织社团的方式来救助流浪猫。分小组巡视固定“猫点”、成立“护猫队”登记野猫信息并固定时间发放猫粮、与其他高校社团联合进行宣传……“我们这次一共有60位新同学加入,总共82个人”,华东师范大学阳光动物保护社团社长孔思悦同学表示,“每位同学需要缴纳40元的会费来作为我们的活动经费。 ”
“即使是这样我们的费用还是很吃紧。我们需要给这些流浪猫做绝育手术,但是现在做绝育手术要几百元钱,所以我们想在校园里设立一个‘阳光房’,既能帮助小动物在手术后度过十天的修养期,又能让同学们学习一些科学喂养的知识,”阳光动物保护社团的带社老师、华东师大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学院音乐教师金雷说,“我们更需要校方的支持,因为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们,我们需要别人的认可,让更多爱护动物的人参与进来。 ”
但也有人认为,给猫做绝育手术不够“人道”:“不如把避孕药碾成粉,和在饭菜里给猫猫吃。 ”
但是,做绝育手术、喂避孕药也不是公认的最佳方案,有同学质疑:“投喂+绝育,一方面刺激繁殖,一方面抑制繁殖,这思路太诡异了。我觉得这事儿该靠自然调节。 ”“假如有一天没人喂猫粮了呢?应该控制猫的数量,不应人为帮助,这样等于干涉自然、实际上是在害它们! ”
专家
不会泛滥,不必过多关注
“在生物学上,动物繁殖和其食物短缺的最短时期密切相关,寒暑假就是‘木桶效应’里面那块最短的木板,它使得流浪猫失去了无限制增长的可能性。 ”
“其实,我们并没有必要过多关注流浪猫的数量问题,因为它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和众多大学师生的观点不一样,华东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曾刚教授笑着告诉记者,无论是绝育手术还是停止喂养,都属于人为干涉行为,事实上,这样的干涉并无必要,因为自然和社会环境自身就有调节功能,会使得校园流浪猫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曾教授解释,在生态圈里,也存在“木桶效应”,也就是“短板效应”,虽然平时大学师生的喂养,以及校园环境的相对安全,可以使得校园流浪猫的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学校存在寒暑假,这段时间内流浪猫在校园里很难觅到食物,猫的繁殖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大学校园里存在百十只猫不是什么大事,师生不妨把它们当做校园里最常见的景观。 ”曾教授还以意大利罗马城的流浪猫为例,罗马街头遍布流浪猫,它们同样依靠游人或居民的废弃食物生存,因为食物数量基本固定,猫的总数也一直没有很大的增加或衰减。曾教授还预言,在郊区的大学校园,今后不仅能看见流浪猫,还将能见到越来越多的野兔,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态环境很适合不少野生小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就已多次出现过野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