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实习生 顾玮佳 记者 徐瑞哲)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神经干细胞在受损脑内的独特行为方式,为神经干细胞迁移和移植、治疗多种脑损伤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昨天出版的国际知名学刊《神经科学杂志》发表了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并作为亮点文章重点介绍,拥有百万读者的美国《科学新闻》杂志也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报道。
提起能够百变再生的干细胞,人们大多会想到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它被广泛应用于白血病等临床治疗。但复旦脑科学院杨振纲课题组证实,神经干细胞并不具备造血干细胞那样的全能性,不能自动修补脑损伤,而必须加以人工干预。院长马兰教授认为,研究者并没有墨守成规,禁锢于西方主流观点,可谓独树一帜。
长期来,西方神经干细胞研究领域有一个观点:大脑之所以不能自我修复,是因为脑内神经干细胞数量太少,只要想方设法扩增细胞数量,就可解决问题。而复旦科研人员发现,神经干细胞即使数量足够,也不能发育成“重建”神经系统所需的特定神经元,课题组成员说:“这就像房子倒塌后,需要更多砖块去重建它,但运来的建材却只是石子。”
神经干细胞终生存在于脑内,是潜在的神经系统“修理工”。随着基因技术发展,人类已能安全地利用一个皮肤细胞,将它变回到类似胚胎的细胞,继而成功克隆出动物。鉴于复旦的新成果,科学家们将可能诱导神经干细胞,使其发育、分化成为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等患者所需的新生神经元,以修复损伤的神经系统。但杨振纲指出,在此项技术没有取得突破前,任何简单利用神经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治疗都应十分谨慎。
【专家点评】《神经科学杂志》审稿认为:这一重要发现将改变再生神经生物学界对神经干细胞的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