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西村形象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新华社电子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8 09:2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跟踪”吴仁宝四十年

2011年10月08日03:32  现代快报
  


华西村形象宣传片11-9月10日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新华社电子屏

  □新华社高级记者 袁养和

  1970年起,新华社高级记者袁养和跟踪采访吴仁宝,迄今已逾40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袁养和与通讯员赵和兴采写的《农民爱这样的社会主义》由新华社播发,并在人民日报头版刊载,华西村一夜之间成为享誉全国的先进典型。

  逆境中的奋进

  今年,是华西村建村五十周年。从1970年起,我跟踪采访吴仁宝,迄今超过四十年了。四十年来,我到华西采访上百次,已记不清写了多少稿子。退休后,我发表在《报告文学》杂志上的文章《35年写华西》,获得了2006年“先锋杯”全国报告文学大赛特等奖。其后,我采写的通讯《探索华西村》,约五千余字,被南通市读者冯训苏请人刻上了超长石碑,陈列在华西村纪念馆。

  然而,我那些被读者认为颇有影响的报道,吴仁宝在我面前却从来没有提起过,只有一篇题为《富裕农民在想什么》的通讯,也许早已被世人遗忘,可他几乎每次见到我时都要提到它。有时向朋友介绍我时,他也会十分动情地指着我说:“这位袁记者,可以算得上半个华西人了。好多年前,有一篇文章,我问他敢不敢写。结果,他写了。”

  一篇通讯为何会让吴仁宝几十年来念念不忘?事情要追溯到30多年前。

  1978年初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时,中宣部部长张平化会同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两家新闻单位,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一批农村的先进典型,华西村被列为重点。我与江阴的通讯员赵和兴的长篇通讯《农民爱这样的社会主义》由新华社播发后,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几乎以整版篇幅刊出,全国绝大多数省报和直辖市报也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篇通讯,华西村一夜之间成了名震全国的先进典型。

  然而,时隔不久,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的众多媒体,纷纷收到了发自江阴、南京等地雪片似的大量的“人民来信”。这些信件无一例外地指斥华西村是“假典型”。先前被一些人嘲笑为“吹牛书记”的吴仁宝,此时则被晋升为“吹牛大王”了。我收到的信更是气势汹汹地斥责我“不遗余力为假典型吹喇叭”“绝没有好下场”。在这股“强寒潮”的袭击下,报刊上再也看不到华西村的报道,到华西参观的人也日见其少。尽管新华社和江苏省委很快派人做了调查,证实华西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先进典型,并且找到了“假典型”风波的根子乃是少数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但是要消除这场风波造成的不良影响却并不容易。人们对华西村仍然疑虑重重,敬而远之。

  此时,我最担心的是吴仁宝:在这么大的打击面前,他会不会灰心气馁?不久,我再度来到华西,一见面谈到华西村的冷清景象,吴仁宝先是淡然一笑,接着便埋头一个劲地抽烟。“没啥人来,也好。我历来主张‘闷声大发财’,我们可以集中精力抓生产了!”接着,他凑近我的耳朵,悄声说:“过两年,你再来看吧,我保证让华西大变样!”

  1983年深秋,我重访华西。华西果真大变样了!一排排苍翠的水杉林护卫着一方方平展展的粮田,一排排农家新楼掩映在香樟树的浓荫里。华西变了,变得更富了,更美了!晚上,我走出农民宾馆,只见月影婆娑的香樟树荫下,一群群青年男女团团围坐,正兴高采烈地谈论什么。小伙子们告诉我,此刻,在那些灯光明亮的大楼里,都有人在学习和讨论,像他们那样的学习小组,全村共有36个,每周一个晚上,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这种“学习周”制度,是老书记吴仁宝提出来的。这两天,大家讨论的题目是:华西富了,大家有什么新的想法。

  他们并不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有的姑娘说,日子好过了,想把嫁妆办得阔气点,洋气点;有的小伙子说,若是每星期能看到三场电影,假日里再到西湖、黄山去遛遛,该有多快活!然而,更多的人说,吃了果子不能忘记树,没有三中全会带来的好政策,哪来华西的好日子!大家提出,日子好过了,一不能忘记国家,二不能忘记集体,三不能忘记左邻右舍。多么可敬的华西人!第二天一早,我投入了紧张的采访。华西人爱国家、爱集体、爱兄弟单位的感人事例,一桩桩、一件件,记满了我的采访本。我找到吴仁宝,笑着说:“华西的宣传已经冷了好几年了,这一回,是不是乘着这‘三不忘’的报道,该热起来了?”

  一想到几年前我收到的被威胁和咒骂的信件,吴仁宝笑道:“就看你敢不敢写啊。”

  1983年12月6日,我写的通讯在人民日报二版头条刊登,一花引来百花香,其他媒体也纷纷跟上,华西终于走出了舆论的寒流,再次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

  往事如昨。这些年来,我常常想,一个人,一个单位,在顺境中能坚持一往无前,高歌猛进,实属不易;而在逆境中能忍辱负重,奋勇挺进,又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吴仁宝正是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带领华西人一步也不停顿地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逆境中的真情是刻骨铭心的,这也许正是吴仁宝这些年来一直念念不忘我那篇通讯的原因吧!

  辉煌中的淡泊

  多少年来,记者登门采访,主人设宴陪同,几乎成了一种“常规惯例”。然而,四十年来,在我的记忆中,吴仁宝却从来没有陪我吃过一顿饭,喝过一次酒。每次到华西采访,他都亲自关照,把我的食宿安排得妥妥帖帖。吃饭时,只要在场,他总是口衔香烟,笑眯眯地过来敬酒,然后站在一旁,与我攀谈。不一会,他便挥挥手,抱歉地笑着,告辞了。

  时间一长,我暗自思忖,也许他与我太熟了,表面上的客套就不必拘泥了。要是遇到远道来的贵宾,情形恐怕就不一样了。

  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负责宁夏华西村筹建工作的韩国才告诉我,有一回,他陪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负责同志到华西访问,受到了华西村的盛情接待。席间,吴仁宝热情洋溢,向他们频频敬酒。但不一会,他就“失踪”了。老韩很觉奇怪,便悄悄向华西村的干部打听吴仁宝的去向。村干部说,老书记说不定回家吃饭去了。一句话,引起老韩极大的兴趣。他放下酒杯,一路询问,找到吴仁宝家去,要亲眼看一看吴仁宝到底在家吃什么。他绝没有想到,来到吴仁宝家门口,出现在他眼前的竟是这样的情景:老书记同他的老伴面对面坐在一张矮方桌前,一人捧了一大碗面条,正埋着头大口大口地吃呢!

  1998年10月初,我应邀到北京参加华西村举办的知识扶贫座谈会。会议结束,适逢中秋佳节。晚间,餐厅里摆了好几桌酒席。老书记同往常一样,兴高采烈,笑眯眯地举杯,一桌一桌地向客人们敬酒,然后兴致勃勃地谈开了华西的新规划。我想,这一回,老书记总该与客人们共进晚餐了吧!然而,酒过三巡,吴仁宝依旧笑眯眯地站着,美滋滋地吸着香烟,毫无入席就座的意思。宾客们正纳闷,只见一位服务员端着一个大盘子,从餐厅里出来,将盘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摆在桌上:一碗米饭,一碟月饼,一盆青菜,一盆炒肉丝和一罐鸡蛋汤。吴仁宝同大家打个招呼,坐到桌前,便开始用餐。人们都惊异了,餐厅里突然沉静下来,大家仿佛明白了什么,谁也没有说话,只是停下筷子,注视着老书记。不知谁说了句:“应该向老书记敬敬酒。”顿时,桌上的人都站了起来,涌到老书记面前,争着向他敬酒。老书记连忙借来酒杯,倒了酒 ,一饮而尽,连声说谢谢。屋里的气氛空前热烈,宾客们情不自禁地排起队来,挤挤挨挨,鱼贯向前,一个个向老书记敬酒。

  今日之下,住房问题几乎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多少人为此费尽了心机。这个问题,吴仁宝又是如何对待的呢?四十年来,我到他家里,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上世纪70年代初,华西新村建成,绝大多数农民住进了新瓦房,吴仁宝却仍住在祖上留下的老屋里。70年代末,华西第一批新楼建成,他又是等大多数人住进去后才搬迁。后来,村东头300幢农家别墅拔地而起,一时轰动全国,谁见了都眼馋,可吴仁宝仍“按兵不动”。以后,华西第六、第七代欧式别墅又冒出来了,造型别致,气势不凡。大家说,这一回,老书记该搬进去了吧!然而,新迁的居民中又没有他。

  至今,吴仁宝依然住在上世纪70年代的楼房里。

  一个人,创造了持久的辉煌后,却年复一年,依然保持着淡泊的本色,这是何等的情操,何等的境界。

  这样的境界从何而来?这要从他的追求中寻找答案。

  不寻常的追求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辗转大江南北数十年,采访过的先进单位可谓多矣,其中一些特别成功的典型,其带头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积极进取,发展经济,造福一方。吴仁宝同样具有这一特点。但是,他的理想、志气和追求,却远远不止于此。有好多次,他对我说,他要把华西作为“试验田”,专门从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验。他说,在农村,社会主义是个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没有数,他要在华西这块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来探索,来创造。

  华西村原来的面积是0.96平方公里,刚好是中华大地的千万分之一。吴仁宝就是要在这块土地上,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农民乐园。“我要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来看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个啥样子。”好个吴仁宝,他分明是以天下为己任,自觉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鉴于那一场“假典型”风波对华西造成的严重伤害,吴仁宝郑重其事地给当时江苏省的省长顾秀莲写了一封信,恳切地希望上头对华西的试验不要多加干预。吴仁宝说:“试验成功了,欢迎大家来总结经验;若是失败了,一个华西村也坍不了天。”

  时至今日,吴仁宝的“试验田”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大丰收。这丰收,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上,一个让人们钦羡不已的“天下第一村”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它身后,一批塞上、关外、井冈山下的华西村也纷纷涌现出来。精神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套经验在华西村诞生了:建设新农村,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先要集体富;一个村富不算富,全国都富才是真正的富;只有“口袋富”,再加上“脑袋富”,才是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吴仁宝在华西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多少令人瞩目的奇迹啊!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吴仁宝就盖起了中国农村第一座高楼——华西村七层教育大楼。这座耸立在江南田野上的巍巍大厦,在当时众多低矮的房舍之中,大有“鹤立鸡群”的雄姿。1978年南方水稻会议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登上了这座大楼。我亲眼看到,他俯瞰田野,激情难抑,竟挥舞双臂,放开喉咙,大声欢呼:“哎嗨,俺们农民也能盖高楼啦!”

  这以后,连西哈努克亲王都流连忘返的农民公园、总长超过颐和园长廊的华西彩绘长廊、富有民族特色的17层金塔、令游人赏心悦目的农业生态园、渗透了吴仁宝奇思妙想的美轮美奂的74层华西大厦……在华西土地上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当祖祖辈辈蜷伏在低矮茅屋的中国农民,终于挺起腰杆,用自己的双手在锦绣田野上创造出足以跟大城市媲美的宏伟瑰丽的景观时,在他们心中,怎能不涌起千层激浪、万丈豪情!

  而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农民素质的变化。在这里,说惯了吴中土话的“乡巴佬”,如今也学起了日语、英语和法语;原来连柴油机也不会开的“土包子”,如今能熟练地操纵电脑;还有不少人跨出国门,到日本、美国、德国去留学,专攻国际贸易……

  吴仁宝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农民再也不能像从前那个样子了。城里人有的,农民也要有;城里能办到的,农村也要能办到;城里人的好日子,农民也要过。这话就如一根闪光的红线,把吴仁宝的一生贯穿起来了。半个世纪以来,他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填平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鸿沟么?改造农村,改变农民,为农村增光添彩,让农民扬眉吐气,这就是他毕生的追求啊!

  “农民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他的肺腑之言,落地有声,感人至深。

  至此,就不难理解,当着外来的宾客满怀激情,高举酒杯,享受着华西人的热情款待时,为什么吴仁宝自己却捧着一大碗面条,吃得那么香甜;当华西农民家家住进了别墅,享受着老书记带领他们创造的幸福生活时,为什么吴仁宝自己却依旧住在原来的老屋里,睡得那么酣畅!

  “青松不老,红旗不倒”的“吴仁宝精神”,不就来源于这种永不停息的非凡的追求么?

  流光如驶,岁月峥嵘。“跟踪”吴仁宝四十年,我感到太值得了。在中国农村历史性巨变中,透过时代的沧桑,我亲眼见证了一位农村带头人的伟大而崇高的心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5 18:58 , Processed in 0.259257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