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的头十年,日本经济迎来了“萎缩的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5%,从业人员的薪金收入总额也呈现负增长。10年间电冰箱和洗涤用品的平均物价分别下降了17%和39%,“通货紧缩”问题突出。
除去物价因素的影响,10年间的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也仅为0.7%。2003年至2007年经济增长率为1%至2%,但2001年至2002年信息技术泡沫崩溃,2008年至2009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导致经济停滞,这两大因素影响了整体经济增长速度。
10年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9%,比日本的增长率高一个百分点。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速度高于美国,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形势发生了逆转。
2009年日本从业人员的薪金总额为255万亿日元左右,预计比10年前减少5.5%。虽然自本世纪头10年的中期开始经济有所复苏,但由于收入较低的非正式职员人数增多,人均薪金几乎没有提高。受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影响,日本从业人员的奖金减少,就业状况恶化,收入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10年间矿工业生产指数年平均减少1.5%。物价水平也不断下降。在2001年至2006年之后,政府于2009年11月不得不再次承认通货紧缩。虽然汽油价格有所上涨,除去变动较大的生鲜食品,10年间物价指数年平均下降0.2%。吸尘器的价格平均比上个世纪90年代下降了41%,男士西装价格也下降了17%。每公斤面粉价格为199日元,比上个世纪90年代平均下降了1%。物价下降导致企业利润减少,并进一步导致就业状况恶化以及薪金减少。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头10年被称为“失去的20年”,今后的10年日本能否走出通货紧缩,已成为关注焦点。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更是给日本的“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以严重打击,2008年日本第四季度出口创历史最大跌幅,2008年日本GDP下降0.7%,为1999年以来首次转为负增长。
对欧美市场的过分依赖,使日本经济在金融危机伊始就挨了“狠狠一刀”。据统计,60%亚洲产品最终销往欧美市场,而危机导致它们对日本出口的高端消费品需求大幅减少,日本因此出口锐减。
法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日本的出口结构也决定了其在本轮危机中受创最深。日本很多出口商品是价格高昂的耐用品,比如汽车和电器,其销量对信贷环境极其敏感。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信贷紧缩,影响了消费。
由于出口不振,企业纷纷减产,就业状况恶化、工资水平下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进一步降低,日本经济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这轮金融危机过后,欧美国家势必调整过去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那么,日本这种“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也将走到尽头。
深圳商报 2010年12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