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科医生转做心理医生 屡遭“飞单”不后悔(图)(武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8 11:5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科医生转做心理医生 屡遭“飞单”不后悔(图)(武汉)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2010年11月22日03:24





  昨日清晨6时许,曹萍慢慢钻出被窝,给身旁的健健盖好被子,才悄悄起床。曹萍是一位心理医生,健健今年4岁,是一名孤独症男孩。1个月以来,他们像母子一般,同吃同玩同睡。曹萍的工作,就是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寻找打开他心灵窗户的钥匙。

  和普通创业者不同,曹萍不仅为生存而忙碌,还把这些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当作有瑕疵的艺术品精心修补。儿童孤独症,也叫自闭症,是一种社会交往障碍或缺陷,如社会交往、言语表达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方式刻板等。

  目前,在曹萍工作室生活的孩子有10来个。这些孩子很多从婴儿期开始,就缺少面部表情,回避他人目光,拒绝别人的拥抱,与父母离别时没有依恋表情,见到父母也没有愉快的表示,别人叫他的名字没反应,平时几乎不讲话,与人沟通往往通过打手势或哭闹,甚至有自伤自残行为。

  今年8月,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指出,目前尚缺乏针对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并强调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应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5年以来,已经有40多名曾患孤独症的孩子,经她这种“修补”,逐渐向世界敞开心扉,并重新回到父母身边,过上了和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

  儿科医生转行做心理医生

  付费就诊的人寥寥无几

  曹萍现年47岁,毕业于原武汉第二医学院(现江汉大学医学院),曾在一家大医院当过儿科医生,开过诊所,还做过快餐店。2002年,她经过培训,拿到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心理咨询服务按时间收费,每小时50至200元。为了迅速进入角色,曹萍在一家心理医院精神科病房呆了3个多月,每天守候在患者身边。当年底,她成立了曹萍工作室。

  心理咨询行业在学术界很受重视,但直到 现在,并未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少人觉得,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相当于说自己是精神病。因此,曹萍工作室的咨询电话不少,但愿意前来付费就诊的寥寥无几,而且还屡遭“飞单”。

  家长大多不得要领

  花费十几万元没有效果

  普通心理咨询难以为继,曹萍也没找到心理咨询师的成就感。因为专业的关系,她经常到各大医院的儿科“串门”,发现他们对于儿童孤独症只诊断,却很少进行有效治疗。原因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治疗孤独症的有效药物,只能通过教育干预。

  资料显示,近年来,仅武汉市每年诊断的孤独症患儿上千名。医学界认为,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方法,重点是教会患儿有用的社会技能,如日常生活的自助能力,与人交往方式和技巧,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及行为规范,对公共设施的利用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家长对于怎样进行教育干预,往往不得要领。南湖花园居民郭女士的儿子今年3岁,从未开口说过话,被诊断儿童自闭症。跑遍全国10多家大医院,花费十几万元仍一无所获。看着孩子俊秀的面庞、傻傻的表情,她经常以泪洗面。

  三年下来只能保本运营

  边缘创业期待更多人关注

  曹萍很快把重点转向儿童孤独症,开始大量查阅相关教育干预的资料。她在实践中发现,不少孤独症患儿智力并不差,甚至非常聪明,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相当一部分可以慢慢缓解。

  武昌水果湖男孩建建,1岁前都很正常:眼睛黑亮,一逗就笑。过了周岁以后,出现了逃避大人眼光、喊名字不理、不能走、不说话、目光不集中,始终游移等症状。一家大医院的诊断是:发育迟滞,打针、吃药、理疗半年多没什么效果。两岁时再次到医院诊断,医生的结论是儿童孤独症。

  治疗记录显示,建建刚到曹萍这里来时,目光游移,几乎不说话,对人没有特别依恋或不喜欢的表示,上街不走路,没大人陪就哭闹,喊他的名字也不理会,肚子饿了就哭。

  经过一个多月的封闭辅导后,孩子渐渐有了笑容,晚上喜欢粘在父母或熟人身上,听童谣或唐诗,看童歌视频,有时还会跟着视频里的孩子跳舞,只是对陌生人目光游移;逛街一两个小时,大人不抱也没事,甚至可以一个人玩上一两个小时;叫名字都会大声回答,开始接受语言的培训,会说短句了;肚子饿了,会把大人往厨房里引,还会主动说:“阿姨,我要喝酸奶”等简短的句子。曹萍称,为孤独症儿童辅导三年来,目前,只能保本运营,还谈不上赚钱。主要还是信息不对称,很多家长不清楚怎么介入治疗。

  辅导一个月得花三四千元

  一些家庭可能无法承担

  一个孩子,封闭辅导一个月,花费大概是三、四千元。她认为,有些家庭可能无法承担。

  说起自己辅导孤独症患儿的“绝招”,曹萍认为,心理辅导、教育干预其实并不玄乎。家长对孤独症患儿并不缺乏热心,只是缺少耐心和细心和一定的指导。还有家长对孤独症患儿心存误区,甚至自己都以为孩子智商有问题,精神不正常等等。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很难让孩子敞开心扉接受训练。

  曹萍建议,刚开始,家长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特别是心理需求,直接告诉孩子,他多么聪明,多么可爱。多抱孩子,对孩子好的举动,要加以肯定,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亲吻他。对孩子怪异的行为,切不可有头疼、讨厌的表情,更不必苛责。否则,只能让孩子的心走得更远。

  曹萍称,轻度的儿童孤独症,本来就不需要专门的封闭干预,只需要在训练方法上接受一定的咨询指导。多让社会关注儿童孤独症,家长训练得法,轻度患儿就很容易度过难关。没有时间和精力的家长,才需要送到工作室。中度和重度患儿,有需要进行必要的封闭训练,家长在家训练也需要一定的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8 23:34 , Processed in 0.07475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