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14 14:36: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山东孤独症患儿:康复机构运转之“痛”
关注山东孤独症患儿:康复机构运转之“痛”
2010-08-26 08:59:58 大众日报
人们常把孤独症患儿称作"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如远空的星星,孤独闪烁着弱小的光芒 。上个月,卫生部发布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明确了相关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但同时指出,目前尚缺乏针对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治疗应以教育干预为主。康复训练机构的作用因此显得分外重要。为此,记者来到省城一家孤独症患儿康复中心,尝试走近这个特殊的世界。
"一千零一遍"后的期待
“东东,跟我说,你——我——”……
8月 21日上午 10 点,在济南市明天儿童康复中心的一间个训教室里,孙老师正和5岁的东东(化名)进行着一对一教学。老师和东东面对面坐得很近,边比划边重复发音,时而拉拉东东的小手,时而轻轻摸摸他的小脑袋,希望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可东东始终没有表情,耷拉着脑袋,很久才咿咿呀呀吐出一个字。
“ 孩子反应冷淡是孤独症的表现。”孙老师介绍,东东是一名病情较重的孩子,存在语言障碍,只能机械模仿别人说话,你、我等人称代词混淆,虽然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但进展不大。而这里有80多个孩子,症状表现并不相同,有的喜欢甩手、不停旋转,有的莫名哭闹、尖叫,有的不与人交往,有的根本没有语言。要让他们有所改善,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孙老师说,孩子们在这里接受一对一个训、感觉统合、可视音乐及游戏训练等。在几个月反复练习的刺激下,部分孩子无明显进步,但也有几年不说话的孩子某天突然开口说“你好”、“ 再见”了,不能自理的孩子渐渐能洗手、穿衣服了,一些小朋友还能送卡片给老师做礼物……“虽然每项训练都要经过百遍、千遍的反复,但我们从未放弃过,因为惊喜也许就出现在第一百零一遍甚至第一千零一遍之后。”
据介绍,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是主要特征,病因尚不明确,虽然一般预后较差,但随着诊断能力、早期干预、康复训练质量的提高,这种情况正逐步改善,部分患儿的认知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技巧可达到正常水平,一些孩子能走进普通幼儿园或小学接受教育。
机构运转有“痛”
正是为了让孩子能正常读书、生活,许多患儿家长都在坚持着。而记者发现,多数家庭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据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一般要持续进行,并需要家长陪护,其父母往往有一人须辞去工作,全天候照顾孩子,一些农村患儿的家长甚至卖掉家里的田产,在城里边打工边给孩子治疗,生活艰难可想而知。有家长因为久而久之无力承担,中途放弃了治疗,使渐有所起色的孩子再度失去了“灵气”。
一位外地来济的患儿家长吴女士(化名)对记者说,孩子每月的康复费用是1000 多元,课下还要买些练习的卡片、图书等小器具,加上饭费、房租等,一个月的支出有近4000 块钱。虽然济南市残联有减免相关费用的政策,但由于没有本市户口,他们无法享受。 现在,夫妻俩都没有正式工作,还能坚持多久是个未知数。
机构为何不能进行“纯公益”的帮扶?济南市明天儿童康复中心主任刘梅坦言,作为市残联主办的自收自支的半公益性质机构,虽然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但仍已“入不敷出”。为保证治疗效果,中心老师与患儿比例达到 1:1.3,人力成本高,目前每月 1600 元的收费只能勉强保证老师的工资和办公费用。而这种情况下,师资短缺、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已经凸显,许多老师培训半年后上岗不久就离开了。“每天 10课时,大多一对一教学,老师工作量很大,工资低,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受限,大大影响了积极性。”
而与此同时,这类机构的数量其实远远不够。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济南市没有做过相关普查,如果按国际普遍认可的孤独症发病率计算,济南市此类患儿约有万名,而相关机构仅有4家,同时只能容纳200个孩子。社会需求日渐高涨,却没有更多机构参与进来,运作资金的捉襟见肘或许是原因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