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29日
日本《朝日新闻》10月26日文章,原题:日本需要一个精明的对华战略 中国对渔船事件的反应大大刺激了日本人对华的强硬情绪。但从中长期看,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只会进一步增强。
2005年,席卷中国的反日浪潮导致日本暂停对华投资,但经过半年左右,日本在华投资又呈井喷之势。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市场具有如此大的增长潜力。若在中国不能取得成功,将是对任何一家公司未来的致命打击。
日本对华侵略给中国人留下深深的创伤。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和领海的议题上,中国政府若做出任何虚弱反应都将受到严厉批评。日本政府应牢记,北京在类似事件上寸步不让是受到公众强大压力。中国强硬立场背后的另一因素是其作为经济强国所获得的新的自信。
在与北京发生争端前,日本正兴高采烈地依赖中国经济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争执发生后,日本公司现在都在讨论减少对华依赖和分散风险的重要性。这种态度上的戏剧性变化,反映出日本商界在转型期摇摆不定的心态。
日本需要的是一个精明的战略,将中日双边关系牢牢固定在互惠互利上。日本决策者应该学习桥本龙太郎的外交战略。1996年前后,时任首相桥本开始悄悄疏远美国走近中国,坚持支持中国加入世贸。这令北京感到惊喜,由此对日本怀有非同寻常的感激之情。
现在,华盛顿提高了对北京的批评调门。与中国一样持有巨额美国债券的日本可采取一种与美国稍有不同的立场。日本还可通过外交努力来帮西方和中国弥合在环境问题上的分歧,说服中国加强对日关系符合其利益。传统上讲,中国对陷入国际孤立怀有很强的厌恶情绪。当中国对日采取过分强硬立场时,日本也应发动外交攻势以获取其他国家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