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03月20日
从前我常想从文学美术去窥见一国的文化大略,结局是徒劳而无功,后始省悟,自呼愚人不止,懊悔无及,如要卷土重来,非从民俗学入手不可。
这是周作人六十多年前说的话,但好像没有人要听他的,如今更多了文学,尤其是美术,从民俗学入手仍少见。他这里说“民俗学”,带了一个学字,我以为也就是“民俗方面”的意思,并非鼓动人坐冷板凳搞学问。我固无窥见文化大略之心,时而注意日本的民俗事物,只是出于好奇,感觉很好玩罢了。
谚语是民俗的语录。谚,日本把这个汉字读若“言技”,很是得要领。中国有谚语有成语有歇后语,分得比较清,而日本一把抓过来,杂煮似地笼统在“谚”里。有的谚语结晶了人类共通的心理,例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也有些谚语出自那个民族、社会才会有的见识或感觉,外人可能觉得有意思,也可能难以理解。日本人说,老婆和榻榻米是新的好。拿榻榻米说事,喜新厌旧便有了客观理由,但只有睡过才知道,旧榻榻米的霉味有多么难闻,足以令人不能像周作人那样喜欢日本。
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灯下黑、狐假虎威之类算作日本谚语,我们不免让友邦惊诧,而“风吹山不动”这样的谚语听来也不大有日本特色,似不如“大山鸣动鼠一只”(意谓雷声大雨点小)更有趣。日谚被译成地道的中国谚语,异文化的妙趣就减弱了不少。“百日说法一个屁”,意思是高僧说法一百天,最后在台上放个臭屁,一下子把人们的心得都熏跑了,前功尽弃。“借别人的兜裆布比相扑”,这不是借花献佛,倘若用别人的钱开公司发大财,有何不好?“船老大多了船上山”,怪不得日本公司的老板都独断专行,来不得民主。
走在街上,秋天了,时见高出墙头的柿树上挂满小灯笼,不禁想起一句谚语:青柿子悼熟柿子,兔死狐悲。“弘法大师也有笔误”,这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生动就不如“猴子也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类似我们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打了一辈子雁,被雁啄了眼。日本人喜爱猴子,但中国自古对猴子不大有好印象,沐猴而冠、朝三暮四,对那位齐天大圣也并不敬重。
“夜看远看伞下看”,女人才好看,这属于日本情趣。看富士山也如是,满山炉灰渣子,只可远眺,不可近观。我们中国人却爱说“晴方好,雨亦奇,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过,所谓距离产生美,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吹了灯所有的女人都一样(希腊谚语),被洋人娶了去的中国女人,在中国人看来都不算漂亮。
文艺评论家加藤周一在《日本文化的时间与空间》一书中用谚语解读日本人的秉性,生动而深刻。其一是“把过去付诸流水”。赶快忘掉过去的争执,不要总追究过去,有利于个人或集团的今天的活动;另一方面也含有个人和集团都不必为过去的行为负责的意思。虽然各种文化也都有既往不咎的说法,但日本社会为使现在生活得顺利,以不计较过去为理想的倾向尤为显著。
关于未来,日本人爱说的谚语是“明天刮明天的风”。未来是无法预测的,与其担心明天,不如关注今天,同时这也是不知道风向怎样变,那就见风使舵,看风向决定态度吧。战后日本热衷在现今所给予的框架当中施展,大显神通,却不看未来变化的可能性。
日本社会在所有层面上有很强的倾向,把过去付诸流水,未来则到时候看风向决定,专心活在现在。现在发生的事情,其意义不是从它与过去的历史、与未来的目标的关系来定义,而是独立于历史或目标,就其自身作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