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0-3-3 12:49:37
|
只看该作者
祈谷坛
皇穹宇北面过了成贞门即是祈谷坛。成贞门北面有一条宽大高直的路直达祈谷坛,路是用城砖及条石砌的,高出地面3米多,被称为神路,也叫丹陛桥。神路的中部向东有凸出的一长方形台,叫具服台,三面有雕石栏杆,是皇帝祭祀时漱洗更衣的地方。每年在祈年殿举行祈谷礼时,先在此台上支搭圆形幄帐,称为“幄次”,通称“小金殿”,是个活动的房屋。皇帝由斋宫到祈年殿行礼,先到这“小金殿”中更换礼服。明朝皇帝到这里时,还要脱掉鞋再到祈年殿上行礼。这表示洁净,不将微尘带到神坛上。脱鞋以后,所经过的神路(即丹陛桥)便是铺满棕毯的走道了。这条宽大的甬道直通祈年殿。
祈谷坛的四周围着方形墙,周长659.1米,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券门。在南券门内,有一座形状高大,犹如城门的五间大宫门,上覆蓝色琉璃瓦,下承汉白玉石基台。这就是祈年门,明朝永乐初称为大祀门,后又称大享门。
门外建有一座绿色琉璃砖燔炉,是皇帝祭天时烧松柏木和送燎时烧祝板(祭文)、祝帛(蓝色绸幅)的地方。旁边有一座瘗坎,祭曲告成后,把供牛的尾巴割下拌上牛血牛毛,全部埋在坎内,象征人类初期茹毛饮血的生活。在燔炉前,一字排开八座铁燎炉(铁鼎炉),是祭天时焚烧松柏枝、松花、松塔的器具。每当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八座铁鼎炉内的火焰可以照明全坛,炉内吐出的青烟,清香袭人,同时也象征古人燎庭的习俗。
进祈年门是宽敞的庭院,院东、西有配殿各九间。院的正中就是举世闻名的祈谷坛。坛分三层,高约4米,占地约5900多平方米,与圜丘坛形状相同,但没有“天数”的约束。三层台面全都用清水澄浆方砖铺成,这种砖也就是闻名于世的“金砖”。台面四周围有汉白玉石栏及螭头围挡,雕刻很精致。上层石座的栏杆柱头和出水口刻的都是龙,其余两层则分别刻凤和云。殿南三层石阶上还有三组精美石浮雕,自上而下分别为“双龙山海”、“双凤山海”和“瑞云山海”。
皇乾殿
祈谷坛的另一座重要建筑是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其间有琉璃门相通。
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状象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时派官员扫尘、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的样铒抬至祈年殿内各相应神位安放,受祭.
祈年殿东边在内 墙东门外,有72间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属建筑。为连檐通脊式的一面暖房,北面砌砖南面安设大窗门,俗名称为“七十二连房”。长廊中部偏北,有五间“神库”,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库房。“神库”西面是“神厨”,祭天时,在这里制作供馔和糕点。
明、清时代,祭天是在日出前进行的。因此祭品要在夜间运送。七十二连房内设有一种古式木座落地灯,高约1.5米,安六角莲花木盘,盘中插红色蜡烛,罩黄绵纸灯罩,称为“戳灯”。灯光烛影,时明时暗,一片灰暗惨淡的景像,使人觉得阴森可怕.方士、道士们为了附会祈年殿有三十六天罡的说法,说这七十二连房就是七十二地煞的聚集地。
宰牲亭
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重檐歇山顶。是宰杀牺牲场所,也称打牲亭。内有石槽,为洗涤祭品之用。
在神厨的南侧是宰牲亭,宰牲亭的西侧就是井亭。准备用于祭祀的牛羊猪,都在宰牲亭里宰杀、清洗。宰牲亭有个血池子,日前也已出土了。井亭是汲水用的。井亭最大的特点是,亭的顶部是敞开的,通天的。这个独特的建筑有何寓意呢?有学者分析:井口冲着青天,含有天地一气的意思。
井亭还是历代帝王庙内最低矮的建筑,灰色小筒瓦顶。井有七八米深,目前已枯。井口上的石墩曾被后来的学校用作旗杆石。
宰牲亭与东跨院内神厨、神库和井亭有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重檐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宰牲亭上边的几根柱子不落地,都落在4个抹角梁上。抹角梁与两边各成45度角,把上房椽架了起来。
古建专家马秉坚认为:宰牲亭的接点做法是清代所没有的。它的柱头直接通上去不用垫板。它的木构件特别直爽,抹角梁直接搭在斜墙上,头都伸出来了,不加任何修饰,这都是早期建筑的特点。由此可以判断宰牲亭也是明代建筑的旧构。到了清代则把它包起来,包成一个方头,把长角磨去了。
马秉坚还对角贝作了分析,角贝在建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宰牲亭用的是通角贝。底下是七架梁,上头是五架梁,五架梁上也是一个通角贝。而清代多用单个角贝。眼下的宰牲亭也是在明代原构的基础上加以修缮的。
天坛斋宫
斋宫(斋宫)来源
供斋戒用的宫室、屋舍。
《国语·周语上》:“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 韦昭 注:“所斋之宫也。”《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 宋 曾巩 《兜率院记》:“其后院主僧某,又治其故而大之。殿舍中严,斋宫、宿庐、庖湢之房,布列两序。”
天坛斋宫
位于天坛西坛门内,占地约四万平方米,双重围墙,内墙四周有廊167间,是卫士们避风雨处,正殿为五间无梁殿,是京城著名建筑之一。顶部用蓝色琉璃瓦覆盖,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称尊。殿前露台上设有时辰碑亭和斋戒铜人亭,铜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斋戒”二字的铜牌,相传是仿唐朝宰相魏征而制(魏征以敢谏著称)。正殿后是五间寝宫,为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
斋宫是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在皇室的各种祭祈建筑中,都建有斋宫,现存最完整的斋宫建筑是北京天坛的斋宫。斋宫在天坛圜丘坛成贞门外西北,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宫墙两层,外层叫砖城,周长为66.07米;内层宫墙叫紫墙,周长为41.33米。围墙正东有宫门2道,左右各有1座角门,角门前面又各有1座汉白玉石桥。紫墙四周有167间回廊环绕,是守卫宫墙的八旗兵丁遮避风雨霜雪的地方。回廊上画有1300多幅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彩画。回廊外面有深池环绕,整个斋宫层层设防。石桥前面南北各有朝房5间,是侍卫和禁军兵将的临时住房。
进二道宫门,迎面就是斋宫的五间正殿。殿座全是汉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筑结构和正式宫殿一样,重檐垂脊,吻兽俱全。但殿顶成拱券形,不露栋梁榱桷痕迹,故名无梁殿,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间,丹墀(露台)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边的叫斋戒铜人亭,右边的叫时辰亭。清帝入斋宫时,先在斋戒铜人亭内的小方桌上,铺一块黄云缎桌布,上摆一尊铜铸人像,乌纱玉带,手持“斋戒”牌,以此警示皇帝要虔诚斋戒,切忌胡思乱想。这尊铜像,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著名宰相魏征,上祭时间到,铜像立即撤去。斋宫的东北角有一钟楼,是乾隆时修建的。内悬挂着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皇帝祭天的时候,从起驾出斋宫就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坛台时,钟声即止,大祭礼毕,钟声再起。
正殿后面还有5间大殿,是皇帝斋戒时的寝宫。明清两代帝王,按照典制规定。每到祭天的前3天,都必须先到帝宫内独宿3昼夜,不吃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名(与司法有关事项),不吊祭,不近妇女,多洗澡,名为“斋戒”,又叫“致斋”。雍正即位以后,因担心被人暗杀,不敢在斋宫中一人独宿3昼夜,就想出一个“内斋”与外斋相结合的办法。雍正九年(1731年)他下令在皇宫的内东路南端,另建了一座斋宫,叫“内斋”,将天坛内的斋宫叫“外斋”。从祭日的前3天开始,他在内斋独宿三昼两夜,叫“致内斋”;在祭天前一日的夜间11点钟,他才从“内斋”移往“外斋”,
叫“致外斋”。算起来他在天坛内的斋宫只停留4小时左右。
帝王的寝宫,应该铺黄色琉璃瓦,但斋宫铺的却是蓝色琉璃瓦,而且采用坐西朝东的布局,因为封建帝王都自命为“奉天承运的天子”,是皇天上帝的儿子。既然要当虔诚祭天的孝子,当然不得在“父亲”面前称皇帝,也不得住黄瓦正殿。这就是斋宫坐西向东,不盖黄瓦的来由。
此外,这里还有茶果局、膳房、什物房等辅助建筑,所有房屋都是五间一套,南北、左右对称。
神乐署
神乐署位于北京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向东,是天坛五组大型建筑之一,是专司明清两代皇家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
建筑规格
神乐署建筑总平面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为两重殿宇的三进院落,神乐署大门朝东,前殿五开间,明称太和殿,清康熙年间改名为凝禧殿,用于排演祭祀大典;后殿七开间,原名玄武殿明末改称显佑殿,用于供奉玄武大帝以及诸乐神;殿后还有袍服库、典礼署、奉祀堂等建筑,东跨院由通赞房、恪恭堂、正伦堂、候公堂、穆佾所等建筑,西跨院有掌乐堂、协律堂、教师房、伶伦堂、昭佾所等建筑。据史料记载,天坛神乐署除了上述建筑之外还建有大量的茶棚、酒楼、药铺等建筑,在神乐署围墙内甚至还有一座关帝庙。
历史
神乐署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称作神乐观,顾名思义是一所专司祭祀音乐的道观,神乐观出现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明朝初年的两位重要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都非常虔诚地信奉道教神明真武大帝,认为真武大帝在争夺帝位的战争中保佑了他们[1],因此在一些重要的祭祀中使用道教音乐,明成祖甚至御制《大明御制玄教乐章》作为祭祀音乐的国家标准,而后者也被收录在道教经典集成《道藏》中。明神乐观的主要负责人为提点,其副手称为左右知观,此外还有协律郎、司乐等职务。
明朝的神乐观不仅仅是一处皇家祭祀机构同时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一方面是每年随同皇帝赴天坛祭祀的各级官员会在神乐署赁房居住,另一方面是神乐观中的道士种植花草、配制草药的技术在市民中口碑极好,人们纷纷到这里欣赏花木购买草药,当时神乐署中仅药铺就有保合堂、保龄堂、育生堂、广德堂、天德堂、瑞德堂等数家,久而久之神乐署便成为北京的一大庙会一直繁盛到清朝初叶。据清人《帝京岁时纪胜》的记载“帝京午节入坛内神乐观前摸壁赌墅陈疏肴酌余酒喧呼于夕阳之下竟日忘归”
清乾隆年间由于神乐观游客过多疏于管理,甚至发生了游客翻墙进入天坛禁地的案件,引起乾隆皇帝的不满,他将神乐观改为神乐署,遣散了神乐观原有的道士改由八旗子弟中俊秀者充任,驱散了神乐署的庙会,并且禁止观中道士种植花木,但由于道士们配制的草药在民间颇有口碑因而观中各大药铺得以保留。清神乐署设有署正、署丞、协律郎、司乐等官职。当时京城各个皇家祭坛的祭祀乐舞生皆由天坛神乐署生员中选拔充任。
1900年庚子之变时八国联军驱散了署中人员,据神乐署为兵站,从此神乐署开始了衰败的历史;1914年袁世凯下令迁出了神乐署中所有药铺;此后林艺试验场、燕乐研究院、传染病医院、中央防疫处、生物制作所等机构先后占用神乐署作为办公地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西村部队(1855部队)将司令部设在署中,并在这里进行细菌战的实验与研究。1949年后,神乐署的建筑逐渐被变为民房,凝禧殿成为仓库,显佑殿变为机关食堂,到2002年整个神乐署仅有凝禧殿、显佑殿、廊房、山门等为数不多的建筑遗存。
神乐署与道教宣真派
道教宣真派又称乐舞生,自称为道教正一派的信徒,因为崇拜真武大帝而被称为“宣真派”,但《诸真宗派总簿》中并未收录宣真派,故而宣真派只能算是道教正统门墙外的一个支流。
宣真派道人不着道袍、不读道教经律、不吃斋饭、并且能够娶妻生子,也不居住在道观中,而是与普通市民一样在市井中居住,因而被称作“伙居道人”,(由于宣真派不守道教的清规戒律因而这个词后来被用来讽刺那些不守戒律的道人)。宣真派道人靠皇室供给的俸禄维持生计,负责一切皇家祭祀的乐舞礼仪,这些祭祀包括:冬至祭圜丘坛;夏至祭方泽坛;春祭先农坛、帝王庙;春分祭朝日坛;秋分祭夕月坛;秋丁祭国子监、文庙;春秋二祭,即祭太庙、祭社稷坛。因而从这一角度看来,他们更像是皇室雇佣的公务员而非教士。
宣真派的道观中处于首领地位的是北京天坛的神乐署,此外在北京还有药王庙、城隍庙、三官庙、关帝庙、火神庙、崇真观、白衣庵等多处,此外正阳门瓮城中的两座小庙:东真武西关帝也均为宣真派道观。但是所有这些宣真派道观都不归当时道教的最高管理机构道录司管理,与其他的道教宫观也没有任何宗教事务方面的联系,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宣真派宫观更像是政府机构而非宗教场所。
宣真派缘起于明朝,是随着天坛神乐观的建立而产生的,同时也随着天坛神乐署的衰败而消亡,到了1949年后,由于祭祀制度的彻底消失,典礼音乐也与宣真派一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神乐署现状
在经历了1900年以来百余年的破坏之后,天坛神乐署已经破败不堪,所余建筑不多,仅有部分主体建筑得以保留。
2002年北京市政府设立“3.3亿文物抢险修缮计划”将天坛神乐署列名其间,迁出署内所有居民,开始重建神乐署的工程,到2004年9月20日神乐署重建工程正式竣工。
目前天坛神乐署作为古代音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馆中陈列展示了神乐署历史、乐律、词曲、琴瑟、鼓和埙笙等乐器、中和韶乐、舞蹈服饰等,其中的展品均可以实际演奏,并且辟有盲文解说词。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3-3 12:5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