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复旦大学:从诺贝尔奖看高校教学政策
2010年02月09日00:13
[导读]腾讯教育讯 由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与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主办的中日大学展暨中日大学论坛在东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腾讯网作为本届活动的后援单位,对展会进行全方位报道。
中国复旦大学在展会现场接受了腾讯网出国频道专访。 以下是中国复旦大学校方代表的专访全文:
主持人:能谈下您对中日教育形式的看法吗?
复旦大学校方代表:我带着队伍到三个大学采访,我想告诉大家今天我的体会。今天在名古屋大学,我希望大家了解名古屋大学非常厉害。从本世纪开始,日本拿了6个诺贝尔奖,而其中4个跟名古屋大学有关系。2003年诺丁汉大学拿了2个诺贝尔奖全校欢腾。当时从加州大学来的说我们那过两个诺贝尔奖的,公路上都是这个旗帜,飘扬着这个学校的校名。而2008年名古屋大学3个诺贝尔奖。那为什么它会拿3个诺贝尔奖,而在本世纪的6个中拿了4个呢?我今天带着这个问题到了名古屋大学去。校长对我的谈话使得我回答了问题的第一个部分,今天我参观以后回答了我问题的第二个部分,我今天向你们回答一下。我今天得到两个答案,第一学校必须要有很好的氛围和环境,学校不在于大。
名古屋大学比我当校长的复旦大学面还要小。我做复旦大学校长的时候,整个复旦大学1500亩土地,它今天不到1000亩土地。但这样一个学校却这样优秀,什么道理,它有非常好的氛围,在这个氛围里,科学家和教授才能安心地搞学问而不受干扰。三个学校我都问同样的问题,你们是不是要求教授们要发表多少文章。世界上所有回答都是一个,没有这种要求。但是五年博士生做下面能发表一篇文章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教授却不会追求他今天有没有发表文章,教授是负责的。
据我所知,中国要求要发表文章。因此我趁这个机会向大家建议,是不是我们中国的大学把这个规定取消了。因为世界上好的大学是没有这样的规定的,而我们却有这样的规定,妨碍了同学和老师真正地写出好的文章。而且这个规定如果真的制定下去,很多拿诺贝尔奖的人拿不到博士学位了,他就凭这篇文章拿了诺贝尔奖,而这篇文章在他拿博士学位的时候还没有发表呢。到现在为止日本拿了6个诺贝尔奖,除了三个文学奖以外,还有13个人。这3个人除了一个没有博士学位的,一共12个博士,12个中都是本土给的博士学位,因此我强烈地疑问你们是怎么产生这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这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他们有非常好的团队。我老是奇怪,我听到的是京都大学、东京大学。这几年出来了一个名古屋大学,今天去看了以后我毫不奇怪它一定会成功的,它有一个团队。我看到过很多诺贝尔的获得者都有团队,今天我在名古屋大学看到了类似的照片。带头拿诺贝尔奖的是京都大学的,第二个拿奖的是东京大学的。还有很多没有拿到诺贝尔奖的。他们是不同学校的是组织不同的团队,一直传下去,这样获得诺贝尔奖,我觉得毫不奇怪。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应该跟日本有更多的合作。日本跟我们是友邦。我去了美国六次,我的朋友到了中国六十次,我们中国应该更多地到日本,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合作。这样我们形成了团队,不仅是国内的团队,而且国际化,这样更多的杰出人才才会产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