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0-2-12 14:22:45
|
只看该作者
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发育及预后的影响 2
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发育及预后的影响 2
2.3 早期异常神经征象及干预效果
干预组早产儿中,6个月前出现的异常神经征象按出现频率排序为:头竖立困难、足背屈角>70°(正常<70°)、踝阵挛、拇指交叉到掌心、激惹哭闹、跟耳征角小、内收肌角小、脶窝角小、对光及声反应差、膝反射亢进,自然活动低、3~4个月持续手握拳、围巾征过小、嗜睡、不哭和直立剪刀样。初始出现异常神经征象的月龄(均为纠正月龄):早期干预组出现异常神经征象者共144例,1月龄出现异常80例,2月龄出现异常18例,3月龄出现异常21例, 4月龄出现异常12例,5月龄出现异常8例,6月龄出现异常5例;异常持续时间:经正规家庭早期训练指导后复查,1~2月龄前恢复23例,2~3月龄前恢复18例,3~4月龄前恢复10例,4~5月龄前恢复9例,5~ 6月龄前恢复6例;余78例中,要求坚持家庭干预25例,门诊干预53例,门诊干预康复者异常征象恢复较快。从表5中可见,门诊早期干预,尤其运用综合康复的手段对早期异常神经征象及运动落后的纠正效果较家庭干预好。
2.4 脑瘫发生情况
干预组发生脑瘫2例,常规组为5例。7例脑瘫患儿胎龄在26~35周,体重1 200~2 600 g,孕母妊高症2例次,孕母多次妊娠5例次,其中合并孕母习惯性流产1例次,既往死胎1例次,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次,颅内出血1例次,双胎4例次。干预组2例患儿在1月龄时即出现异常神经征象,经家庭早期干预后仍持续存在。
3 讨论
3.1 家庭干预转为医院康复的时机
近年来,有关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高危儿智能运动发育的报告较多,且单纯以家庭干预的方法不在少数。需要指出的是,在何种情况下必须改家庭干预为医院正规康复是值得探讨的,一方面要避免太重视治疗的作用,对自然可愈的小儿积极给予大量治疗,会给家长带来严重的不安和负担;另一方面是如何让不可避免发生的脑瘫儿及时得到正规康复治疗,以达到正常化和最大化的功能恢复[9]。本研究结果提示,具有以下征象时需列为重点监测对象。(1)早期多项异常,包括主动运动减少、反射异常、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2)孕母重度妊高症、多次妊娠,或既往有异常妊娠史等孕产期高危因素者;(3)出生极低体重胎儿,胎龄小于32周者;(4)非单胎,尤其是合并有同胞新生儿死亡者;(5)合并新生儿重度窒息、缺血缺氧脑病、颅内出血等损伤者;(6)脑电图、头颅B超、CT、头颅磁共振明显异常者;(7)家长述喂养护理困难、过分安静或易激惹、3个月内反复惊厥者;(8)家庭正规训练指导2个月无好转,反而新增其他异常者。
3.2 强调运动训练和异常姿势的控制
以往报道中,对早产儿这一特殊群体的干预方法多延用足月儿的干预内容,但早产儿由于脑循环功能不成熟、脑白质易受损,从而影响小儿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导致运动发育障碍,表现出PDI指数低于足月儿[10],适用于足月儿的干预方法却解决不了早产儿出现的问题。研究中采取的早期促进方案特别强化了早产儿早期动作和运动的促进,更多运用了早期康复的手段,解决一些早期出现异常神经征象的早产儿及中枢性协调障碍者,从促进结果来看,效果是满意的。
目前认为,早产儿易发生脑瘫的原因可能是[11]宫内缺氧引起早产及脑白质损害,早产儿的脑组织发育不完善,未成熟儿对产时、产后脑缺血更为敏感,脑瘫是整个产前、产时、产后综合高危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如孕母重度妊高症、宫内感染等,也是脑瘫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组发生脑瘫的7例患儿与以上研究吻合。由于本文样本例数较小,脑瘫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从干预组中部分非脑瘫患儿出现早期异常神经征象看,1岁时虽然这些征象消失,但分析这些异常神经征象消失的原因,有些可能和神经系统成熟有关,有些却可能因早期干预后使脑功能得到代偿而异常征象消失。
脑瘫早期干预在管理模式上运用了产科和儿科,临床和保健,保健和社区的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使宣教、筛查、干预、治疗、追访各环节能环环相扣,运转程序畅顺可行,真正做到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康复[12]。表明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通过早期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强化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早产儿的运动发育,也提示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康复早期可疑脑瘫儿,从而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Yothy A,Raogn, Kumar KS,et al.Translocation Down Syndrome[J] . Indian Med Sci,2002(56):225-229.
[2]Daily DK,Ardinger HH,Holmes G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ental retardation[J].Am Fam Physican,2000(4):1062-1064.
[3]李燕春.脑性瘫痪的致病因素及防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4) :204.
[4]鲍秀兰,孙淑英,虞人杰,等.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1903-1906.
[5]Claudine AT, Ailbert Grenier.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46-95,182-191.
[6]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9-229.
[7]范存仁.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手册[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8:38-164.
[8]林庆.脑性瘫痪.见:胡亚美主编.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3-177.
[9]胡莹媛.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问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9):777.
[10]周丛乐.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生、预后、及病因探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325-328.
[11]罗燕斐.小儿脑性瘫痪病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0(2):86-87.
[12]童雪涛,董海燕,李爱荣,等.临床、保健、康复相结合的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模式[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5):276-2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