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7000年前先民生活的“密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5 09: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读7000年前先民生活的“密码”


2010-02-02 15:21  


  继半个世纪前的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之后,自09年11月10日起,中国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迎来了广受瞩目的再度发掘。这片荒野的寂静遂被打破,同时也“惊醒”了沉睡地下近7000年的马家浜先民。

  在野外度过80多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日子,经受住了凛冽寒风和雨雪考验,考古队员为我们掀开了近7000年前先民生活聚落的一角,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昭示着史前嘉兴璀璨的文明之光。伴随着一件件珍贵文物的出土,马家浜遗址的文化矿藏开始显山露水。

  随着遗址公园蓝图的一点点构建,老百姓真实地触摸马家浜文化指日可待。

  记者2月1日再访马家浜遗址获知,本次考古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即日起遗址发掘暂时告一段落,3月初考古队员们将继续往深处发掘,揭露更多珍贵的文化信息。

  A马家浜先民生活用具“大曝光”

  两个多月来,马家浜遗址已经出土了19个墓葬,同时与世人见面的还有一批陪葬品。散发着幽幽亮光的玉玦、打磨光滑的石锛、硕大的陶豆……昨天下午,考古队领队芮国耀教授小心翼翼地展示了10多件新近出土的珍贵文物,记者有幸先睹为快。从盛水装物的生活器皿到耳饰,再到生产工具,看得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或稚拙或精美的文物早已超越了观赏的价值,它们的形状、大小乃至发现位置都被工作人员翔实记录下来,这些文物无不蕴含着解读并还原先民生活的“密码”,是研究马家浜文化的宝贵素材。

  当一个由碎片拼凑起来的陶豆立于案上,观者惊叹连连。这个陶豆上面开口呈喇叭形,底座也是圆圆的,虽然不甚完整,但看得出做工挺细的。“这么大的陶豆在以往马家浜文化考古发现中是很少见的,堪称‘豆王’。”一旁的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陈建江说。据芮教授介绍,这个陶豆口沿直径34厘米,高20多厘米,是马家浜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陶豆。随后他又拿出了一个新出土的较小的陶豆,两相比较,确实是“小巫见大巫”。

  “陶豆是马家浜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呈浅盘宽沿高圈足状。”芮教授解释,“颜色外红里黑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烧制方法,表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经相当不错了。”陶豆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先民拿它来装副食品,“陶豆的出现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东方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先民逐渐养成了把主食和副食分开盛放的习惯。”现场专家说。

  这个大陶豆不仅“个子”惊人,连埋存方式也很不一般。“它是被打碎后散布在人体全身,这与其他整件器皿陪葬的方式很不一样,这是一个特殊的葬式。”芮教授说。在考古队员现场描绘的示意图上,记者看到当时刚被发现的样子,陶豆碎片遍布死者遗骨全身。记者看到的陶豆是考古队员用碎片拼粘起来的。

  马家浜先民用陶豆来盛放固体食品,用什么来装水呢?在这批新出土的文物里,记者看到了匜和盉这两样原始的日常用具。

  匜,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水勺,它也是一件陶器,形状宛若半个皮球,但边沿上有“嘴”,专业术语称“流”,以利于水从容器中流出来,两侧还有把手。这个匜被发现时居然是覆盖于人体遗骸的头部,这又该如何解释?尚需专家的综合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盉,则是用来装水或酒的器皿,相当于如今的壶,从其身上可见现代茶壶的雏形,有一个造型舒展的壶嘴。

  考古专家指出,根据一组处于一定分布范围和年代并具有典型特点的陶器群,往往可以认定一种考古学文化。马家浜文化的陶器有其自身特点,很具典型性。

  B兽骨做成精致的“耳环”

  细心的读者可能还记得,此前马家浜遗址发现了一具宛若“思想者”的人体骸骨,经专家鉴定,她生前是一名25岁左右的年轻女子。葬在她身旁的一具男性却很“富有”,不仅有一把骨锥,还有一块石锛。记者昨天看到了清洗干净的随葬品,骨锥共7根,每根长约8厘米,一头磨得尖尖的。两块石锛一大一小,都呈青灰色,表面非常光滑,一头较尖。

  爱美之心人兼有之。长辈去世了,后辈陪葬一些生产生活用具的同时,还不忘添一两件首饰,这是马家浜先民的风俗。

  通过这次发掘,马家浜遗址出土了数件装饰品,不仅找到了3枚完整的玉玦,还突破性地发现了1枚骨玦,这在此前的马家浜文化考古中是前所未见的。据了解,玉玦是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人们普遍制作和使用的饰品,挂在耳垂上,相当于今人的耳环。这次发现的3枚玉玦质地和大小都不太一样,成色有象牙白的,也有米黄色的,大的玉玦直径约5厘米,小的只有3厘米,断口和表面都磨得很圆润。玉玦呈规整的圆形,这不禁令人敬佩古人的技艺。

  为了缓解马家浜遗址发掘现场的积水现象,工作人员在工棚周围开挖排水沟,而在挖沟的过程中其他墓葬接二连三地出现。“在这个小小的聚落单元内,我们目前主要揭露的还是墓葬区,但现在墓葬区的范围显然已经扩展了不少。”芮国耀表示。从目前出土的墓葬分布区域来看,除了原始居民生活区的北侧,东面、南面也有墓葬。“墓葬区可能围着生活区,期待过完年后将墓葬区完全揭露出来,为聚落结构和生存环境等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

  C发掘保护研究“三位一体”

  前段时间,一大批人骨已经提取装箱,运到实验室供体质人类学家研究,动植物学研究年后也将陆续展开。芮教授表示,日后还将采集有机物样本,进行碳素测定,以确定具体年代。

  记者昨天在考古现场看到,为了防寒防潮,所有探方均已覆盖上薄膜纸,两名巡特警紧紧守着门口,外人一律不得入内。陈建江称,春节期间暂停发掘,目前已经加大了保卫力度,巡特警日夜值班,确保现场安全。

  据了解,本次“主动性考古发掘”不仅引入多学科研究,“保护”也是题中之意,而且还采用最新的保护理念,建设遗址公园,让马家浜文化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常识”。陈建江说:“在这个项目设计上,我们特别注重将发掘与保护、发掘与研究、发掘与展陈结合起来,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建设遗址公园,这是在南方地区尝试大遗址保护的有益探索。”

  什么是大遗址?通俗的解释是指大型古文化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已公布的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约1/4是大遗址。

  芮教授认为,大遗址保护是一种很好的古文化遗址保护形式,让大家看到更真实的场景,明白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相应的这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现在发现的墓葬一旦清理,这个场景就不可能复原了。此外,由于南方水网密布,与北方比起来需要克服更多技术难题。

  目前,考古遗址公园被公认为一种较好的大遗址保护方式而被推广开来。不过,早在2000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建造圆明园遗址公园时,“遗址公园”这一概念就正式进入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嘉兴经济开发区在几年前编制规划时,特地划出30万平方米土地作为马家浜遗址保护区域用地,并将马家浜遗址公园建设列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一项实事工程。按计划,整个遗址公园分为遗址发掘现场展示区、文化博物馆区和文化休闲区三大功能区块。

  陈建江透露,目前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展陈内容大纲已经初步敲定,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至于博物馆建筑方案,还在征求各方意见。“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将全面系统地反映马家浜文化,包括命名由来、特征、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最新研究成果等海量信息,同时运用高科技多维展示,突出参与性,让市民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先民的衣食住行及其生存环境。”

  让马家浜文化走入今人生活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不知埋藏着多少未解之谜?它们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是江南文化的根源之一。

  马家浜遗址的保护性发掘年后还将继续,遗址公园也将从草图落实到一砖一瓦上。一定会“出土”更多的精彩,但这也意味着今人保护它们的责任更大了。其实每个人的肩上都有这副担子,因为认识它们,就是了解过去反观自身,从而认识我们自己;而保护它们,其实也是保护我们,使滋养我们的文化源泉不枯竭,浇灌出更美的花朵。(南湖晚报  俞晓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5 15:12 , Processed in 0.101516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