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代辛苦二代得利?加华人困惑:谁是移民受益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2 11:3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12月22日
        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国人怀揣着各自不同的梦想走出国门,或成功、或失落,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经历并非一如最初的梦想般美好。有媒体曾指出,烦恼似乎是移民生活伊始即出现的伴侣,甚至是全部移民生活感受中最强烈的最根深的。这也在一些海外华侨华人身上得到验证,加拿大《星星生活》22日刊发专稿,讲述了作者移民的困惑,讲述移民子女、父母各自面临的烦恼,探讨谁是移民真正的受益者。


  原文摘录如下:

  当年出国的时候,我好像没有考虑过什么为了下一代的书包轻一点的问题,似乎当时最典型的想法就是外国比中国,感觉只要是外国都是好的。当然还有一个很遥远的梦,比如能开上自己的车,住上自家的独立房什么的,而且带着一种不现实的想法:只要我肯吃苦,能吃苦,就一定能成为人上人,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

  出国后才发现满不是那回事,要面临许多困难,而且很多时候吃苦并不能解决问题。可是当年出国是自己选的,怨不得谁,于是就把自己的失意收起来,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时常对儿子说:你要努力啊,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有一个更好的将来,我们可不能白做牺牲啊。

  移民真的是第一代辛苦,第二代得利吗?其实不然,虽然我在口口声声地说自己如何生在水深火热之中。其实自己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适应新的国家,学习新的谋生技能,力图站稳脚跟上了,我并没有多少时间去痛苦。再加上我带着成熟的来自原住国的文化,固然我在慢慢向主流靠拢,可是我并没有多少因为文化的差异而过多挣扎。

  在我看来,虽然适应新的文化也给我的生活带来难度,可是这困难远比作为第二代移民的儿子要容易得多。

  事实上,儿子的挣扎从他入学的那天起就开始了。他本性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喜欢用拥抱表达感情。可是第一课他要学的就是“No Touch”,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唠叨最多的就是他喜欢碰别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教化,他已经基本上是一个外国孩子了,除了长着一张中国脸,他的言谈举止完全是西化的,彬彬有礼,却永远和你保持着距离。

  我不知道他形成这一性格经过了多少挣扎,我也不知道究竟该喜欢这种有时候甚至是冷漠的西方绅士风度,还是更怀念他原来的热情。如果儿子单单改变的是外表倒还罢了,实际上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困惑和痛苦也在增长。对于我们这一辈来说,生活中的大小琐事,还是遵循着从小到大带来的习惯,看问题也多半是中国的思维方式,又因为带着生长年代的烙印,把吃苦和节约作为美德。

  在家里,儿子随的是我们的文化,然而当他年纪变大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的时候,当学校和社会对他的影响越来越深的时候,这种文化的冲突和夹击就变得越加明显。儿子因为来得时候小,没有语言的困扰,学校的功课他也能应付得来,我们所提供的生活虽谈不上富有,倒也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不至于让他有太多自卑。因此,他的时间和精力就全在中西文化的平衡上了。

  我不想简单地告诉他哪一种文化好,结果弄得自己自相矛盾。比如如果我说西方的好,那么为什么他还学习东方文化?如果东方好,那么问什么我们要出国?或者更进一步地同他讨论种族问题,白人好看还是黑人好看?因为无论哪种文化都有利也有弊。

  儿子的这种困扰待他长大了就会好些吗?恐怕他还会再次遇到难题,情绪上会象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有的时候为自己是中国人骄傲,有的时候有会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受到困扰,两种混合的文化,或者还要加上我们这多少也有混合文化的父母的教育,使得他在两者之间漂移。

  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应该大于我现在所受的苦吧?我的苦因为太忙,因而不觉得苦,而他的苦,因他生活中没有经历多少痛苦,故此变得更苦。移民这种扎根的苦,一直要到第三,第四代才会摆脱。因为第二代已经把根扎的比较深,而文化的传承也因为第一代的逝去变得很弱,他们就会把这里当作自己真正的家了。

  这样说来,孩子并不是我们移民的真正受益者,那么父母是否是受益者呢?周围有不少朋友移民后都把父母甚至岳父母办了过来,他们住上几年,就可以拿老人金,申请租金相对便宜的老人公寓,享受这里的福利待遇,让国内的老伙计好生羡慕。可是且慢,这些老人真的快乐吗?

  中国的习惯是小辈和父母住,老了可以照顾他们,条件好的还可以给他们请保姆。可是这里呢?那些与外族通婚的人就不用说了,他们恐怕是无法接受给老人养老的,就连那些百分之百的中国家庭,也都倾向于父母老了就住老人公寓,老人院,然后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看看,平时打个电话什么的。

  工作这么忙,压力这么大,有多少人敢把一个不良于行的老人放在家里呢?长期请一个保姆?恐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移过来的父母,在行动方便的时候是有一段好日子的,但是到了最后的日子,恐怕思念的还是老朋友,老环境和老文化了。对于那些为了不拖累子女,坚持要分开住的父母,这种思念只怕又深了一层。

  既然父母,子女都不是真正的受益者,而作为移民本身也是时常感叹日子艰辛,岁月如梭,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留下来而不回去呢?

  我不了解别人的想法,但就我和周围朋友的看法,尤其是女性,我们还是喜欢目前的这种生活的。空气,水源,食物,交通,卫生等,相对要好,尤其在自己有了一份不差的工作后,越发会喜欢这里的生活,我们很满足。然而对于大多数男性移民来说,特别是希望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在国内发展,最后却为了家庭,为了能让妻子快乐,他们还是没有轻易选择回流。

  谁是移民的真正受益者?谁是家里压力小,生活又相对无忧的人就是那个得利者。(点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4 13:43 , Processed in 0.073899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