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活动转为音律的技术问世
发布时间:2009-7-13 17:25:07
脑活动转为音律的技术问世
你是否也曾好奇我们的大脑会产生怎样的声音?现在能将脑部活动转化为音律的技术将解开这一谜团。同时,聆听来自大脑的声音也将为我们区别官能不良的大脑与正常大脑提供新的视角。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络版报道,科学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大脑进行扫描,展示了一系列在不同时间、脑内活动强度不一样的情况下,大脑不同区域内出现“点亮”的图像,这些图像可以用于确认大脑的哪一部分在特定的任务下表现得较为兴奋。为了将图像转化为音律,康涅狄格州三一学院的哲学家丹·劳埃德辨别了兴奋点相似的区域,并将不同的音高赋予这些区域,制成了能分析一系列扫描结果且随着大脑相应区域的“点亮”产生不同音调的软件。而每支音调的声音大小也与脑内活动强度的大小息息相关。
之后,劳埃德使用这一软件对自己的脑部扫描图像进行了声音转换。这其中包括他在实际驾车时与休息时脑活动的声音,两者的差异十分明显。劳埃德随后对3类志愿者进行了脑部扫描结果的声音转换,即患有痴呆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志愿者,以及大脑官能健全的志愿者。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声音在低强度与高强度脑部活动转化时比正常人的大脑声音更不规律,而痴呆症患者大脑的声音也与健康人有着很大差别,科学家仅从声音上也可区别出相应的大脑类型。劳埃德认为脑内音律或可暗示人类大脑的官能障碍。
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神经学家丹尼尔·莱维丁认为,大脑声音的终极应用或许可使研究人员确认出难以被肉眼观测到的特定的大脑兴奋区域,通过对此类区域的分析,科学家可使用传统的图像对其进行更准确的解析。瑞士日内瓦大学的迪迪埃·格朗让则表示,旋律长期以来都是构建复杂心理表征的一种很好方式,任何可视的图像都不能与之企及。正如新墨西哥大学的文斯·卡尔霍恩所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部声音变化很多,听起来仿佛有很多颤音,但扫描图像的显示并不明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