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系统萎缩研究进展 帕金森征小脑共济排尿障碍直立低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2 14: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9-7-2 19:23 编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1 年 2 月第 11 卷第 1 期 Chin J Contemp Neurol Neurosurg, February 2011, Vol. 11, No. 1

多系统萎缩研究进展

陈先文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综述文献
DOI:10.3969/j.issn.1672-6731.2011.01.009
作者单位: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
科,Email:chxwmail@yahoo.com.cn

多系统萎缩(MSA)为一散发性、进行性神经变
性 疾 病 ,临 床 以 自 主 神 经 衰 竭 、帕 金 森 综 合 征
(parkinsonism)及小脑共济失调(cerebellar ataxia)为
主要表现。近 5 年来,在其病理学、发病机制、诊断
标准、影像学和药物临床试验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
些进展,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一、研究历史简介
依据主要临床表现不同,多系统萎缩早期曾称
作 Shy⁃Drager 综合征(SDS)、纹状体黑质变性(SND)
和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1969 年,Graham 和
Oppenheimer[1]
提出上述疾病类型在临床和病理上
均存在重叠,建议用多系统萎缩这一疾病名称涵盖
上述 3 种疾病类型。1989 年 Papp 等[2]
报告,由嗜银
性神经丝组成的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包涵体(GCIs)
是该病的病理学特征。1998 年,Wakabayashi 等[3]

现α⁃突触共核蛋白(α⁃Syn)为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包
涵体的主要成分,这一发现为多系统萎缩发病机制
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并由此确立多系统萎缩发
病机制的主要研究方向。多系统萎缩和帕金森病
(PD)、路易体痴呆(LBD)一起被归属为α⁃突触共核
蛋白疾病。1998 年发布的多系统萎缩专家共识诊
断标准[4]
,将多系统萎缩分为两种临床亚型,其中以
帕金森综合征为突出表现的临床亚型称为 MSA⁃P
型,以小脑共济失调为突出表现者则称作 MSA⁃C
型。为了便于临床研究,2004 年又发表了多系统萎
缩统一评价量表(UMSARS)[5]
。根据新的临床与基
础研究成果,2008 年对原来的专家共识诊断标准又
进行了修订[6]


二、流行病学研究
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0 岁以上人群多系
统萎缩发病率为(0.60 ~ 3.00)(/ 10 万·年),患病率
(1.90 ~ 4.90)/10 万[7⁃8]
。德国的一项研究对 211 例临
床诊断为多系统萎缩患者进行统计,其平均发病年
龄为 60 岁(34 ~ 83 岁),两性患病率相近[9]
。不同临
床亚型比例东西方研究数据差异较大,在欧洲多系
统 萎 缩 研 究 组 统 计 的 50 例 患 者 中 ,MSA ⁃ P 型 占
58%,MSA⁃C 型约为 42%[10]
;北美研究观察 67 例患
者,其中 MSA⁃P 型占 60%,MSA⁃C 型为 13%,余 27%
为混合型[11]
;来自日本 4 所临床医疗中心的 142 例
患者中大多数为 MSA⁃C 型(83.80%),MSA⁃P 型仅占
16.20%[12]
。不同种族之间患病类型所存在的差异
提示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暴露有差异,但确切原因尚
不清楚。采用多系统萎缩统一评价量表对 MSA⁃P
型患者的进展速度进行定量分析显示,其进展速度
较帕金森病迅速[11]
。早期出现自主神经衰竭、女
性、较大年龄发病、临床功能恶化(如经常跌倒、认
知功能障碍、延髓麻痹、行走能力丧失、需留置导尿
管)等情况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者预后更差[13 ⁃ 14]

多系统萎缩患者生存时间 7 ~ 9 年,一项纳入 100 例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平均生存时间
小于 9 年,总体预后较帕金森病差[15]


三、病理与发病机制
多系统萎缩的病理学主要表现为黑质⁃纹状体
系统、橄榄脑桥小脑、大脑皮质、脊髓中间外侧核变
性,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广泛、密集分布的α⁃突触共
核蛋白阳性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包涵体;其分布密度
与神经变性程度和病程相关。神经变性程度较为
严重的脑区,如壳核、黑质、脑桥核、小脑普肯耶细
胞、脊髓中间外侧核等密度亦较高,但在无明显神
经变性的脑区亦可见到α⁃突触共核蛋白阳性少突胶
质细胞胞质包涵体。2005 年推出了新的病理分级
标准[16]
,可量化评价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包涵体密度
和神经变性程度。

六、治疗
主要是针对帕金森综合征和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进行对症治疗,目前尚无延缓病情发展的神经保
护治疗措施。近年来,有一些临床药物试验和临床
前研究对若干可能的神经保护药物的作用进行了
初步观察。初步的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显示
神经生长因子对延缓疾病进展无效[52]
。帕金森叠
加综合征神经保护及自然病程(NNIPPS)研究结果
显示,利鲁唑(riluzole)对延缓疾病进展及患者生存
期无效[53]
。多系统萎缩转基因小鼠早期应用米诺
环素显示可延缓疾病进展,但临床试验(24 ~ 48 周)
无效[54]
。这些临床药物试验虽未获得阳性结果,但
对促进多系统萎缩的药物治疗研究仍有推动作用,
一些潜在的神经保护药物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
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药雷沙吉兰(rasagiline)
对帕金森病病情进展具有改善效应[55⁃56]
,在多系统
萎缩转基因动物模型的临床前研究中显示有神经
保护作用[57]
,为一有潜力的多系统萎缩神经保护治
疗药物。抑制α⁃突触共核蛋白聚集是多系统萎缩一
种全新的治疗策略,利福霉素(rifamycin)在体外可
抑制α⁃突触共核蛋白聚集[58]
,动物实验研究显示,
其可减少多系统萎缩转基因模型动物α⁃突触共核蛋
白单体,并抑制其聚集,减轻转基因模型动物神经
变性[59]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系统萎缩已
有初步临床研究报道[60]
,据称能延缓病情进展,但
病例数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详细:

综述:多系统萎缩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http://news.medlive.cn/neuro/info-progress/show-126366_100.html

综述:多系统萎缩的治疗与管理:
http://news.medlive.cn/neuro/info-progress/show-126644_100.html

多系统萎缩-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 ... 8E%E7%BC%A9/530828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QX201512019.htm



华成旅行社  欢迎来电咨询:

电话:03-3833-9823  / 03-5688-1863
FAX :03-3833-9873  / 03-3834-5891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1   担当:小郭  微信号:08034162275
SOFTBANK电话:090-2172-4325   担当:小于  微信号:TYOSCL4325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7   担当:小李  微信号:huacheng4387
SOFTBANK电话:080-3398-4362   担当:小何  微信号:huacheng602
SOFTBANK电话:080-3084-4389   担当:小马  微信号:huacheng858

http://www.kaseisyoji.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30 12:09 , Processed in 0.130803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