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浪综合
2017年04月20日
曾几何时, MADE IN CHINA在外国人眼中是“便宜没好货”的代名词。但如今,中国货已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老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你喜欢中国货吗?”——美国“问与答网站”Quora上,这样一个问题引来不少网友围观。
一位工程师激动地表示:“为什么不喜欢?在我家,从厨房配件到电子设备,基本都是中国制造。我每天都在用它们,而且质量杠杠的,为啥不喜欢?”
随着自动化的普及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货也在逐渐摆脱“廉价”的标签。
一位网友写道,他大学四年半用的是一台中国产的笔记本电脑,用的时候不怎么讲究,但从没出过毛病。
此外,中国的产品设计者“脑洞奇大”,总能迎合人们生活中的需要,生产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产品。一些富有创意的日常用品也令外国人民爱不释手。
一位在中国交流的美国老师回国后才发现,在北京,人们骑电动自行车时穿在身上的挡风被实在是神器,生活在芝加哥的她每次冬天骑车都冻得苦不堪言,迫切需要这么一件中国“特产”。
一位外国小哥接受采访时表示,来中国前,他不知道有一种专供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架子,用后立马离不开了!他说“你想要的一切,听说的一切,中国都有。”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刊文称,过去,中国制造只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产品的一个标签,在外国人心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
但是,悄然间,中国产品已经发生改变。
就拿制衣业来说,现在中国已经不向过去那样仅仅提供廉价劳动力,一个高技术、精专的制衣行业已经形成,从制衣的各个环节上为全球服装品牌提供商品。
一名服装界人士表示:“如果只是一条基本款的牛仔裤,我会找巴基斯坦。但如果我想做一件时尚的女性服装,我会把视野投向中国。”他表示,中国的技术更好,能够应对各种类型的款式。
不仅是服装,还有家电、手机,中国产品正变得越来越精细、耐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价,这些产品质量已经不输日本货。
随着出口加大,中国比仅仅关注国内市场的国家更进一步。2006年时,中国在海外的投资仅仅几十亿美元(1美元约合6.88元人民币),而到2014年,已经达到1029亿美元。中国的产品在亚洲经济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于中国的产品制造商善于学习,通过和外国企业合资经营,中国企业能够学习到对方的专业和技术。
中国的微波炉制造商,会从日本购买产品,从国外引进生产线,不断摸索,从而在产品制造上得到提高,使得自己的产品反过来能够出口国外。
企业在学习,员工也在学习。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报道称,中国的制衣公司几十年来一直在员工培训上进行投资,使得中国工人的制衣技术整体上有很大的提升。
中国的员工本身也有更高的领悟能力。
一名公司首脑表示,和马来西亚、越南以及印度尼西亚相比,中国的工厂里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本身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学习速度也更加快:“每次转变风格,效率肯定会降低,因为员工需要时间去适应。中国的员工就学得又好又快。”
此前,中国制造商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那段时期为人诟病,但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来说一种积累。
《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组数据显示,上世纪九十年代只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3%的中国制造业,如今已经占据了近1/4的江山。
中国产品在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竞争也随之展开。中国的制造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为能吸引到买家,从而精益求精。
韩国一家咨询公司2010年发布一份报告,提醒韩国公司不可轻敌,应该重新审视中国的公司,考虑和中国建立合作关系。
在韩国这个喜欢吃泡菜的国家,99.9%的泡菜进口自中国。去年,韩国对中国泡菜贸易逆差已经达到1.21亿美元。
当然,泡菜并不是全部。中国的手机和汽车同样凭借着不断提高的质量和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价格优势进军韩国市场。
尽管韩国本土品牌强势,但中国的一款手机在韩国的市场份额一度飙升至75%。
“中国制造”的崛起并非无先例。
在全世界眼里,“德国制造”代表着精细、耐用。可要知道,以前,“德国制造”曾经是令德国感到耻辱的标签。
这个词最开始出现在英国于1887年出台的《商品标记法》,在这部法律中,英国议会要求外国产品表明产地。
其实,这部法律是特别针对德国的。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德国产品只会“山寨”其他国家的,出台这部法律,就是为了鼓励英国人只买英国货。
而这种歧视,对德国制造业造成极大的伤害,索林根的刀具业、萨克森州的机器制造都受到冲击。
为改变这一局面,德国的工厂决心用质量去取胜,在技术上进行投资,使德国产品成为品质保证的代表。而“德国制造”这一耻辱性的标签反而得到全球的肯定。
现在的德国,是否就是未来的中国?产业升级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如果不关注消费者的需求、重视创新,并不见得复制德国的成功。但是,随着中国公司越来越重视自己产品的质量,相信中国很快能迎头赶上,将“中国制造”变为高品质的象征。
(華成旅行最便宜 03-3833-98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