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邵逸夫獎天文學得主伯魯奇:地球之外 銀河系再無人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6 23:4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國際

邵逸夫獎天文學得主伯魯奇:地球之外 銀河系再無人類

伯魯奇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開普勒任務的目的是要發現宜居的行星,過程中未有在銀河系發現任何生物跡象,他認為這種情況很不尋常。

2015年9月26日 早上7:00

Ben Westcott



邵逸夫獎得主(左起):亨利•伊萬額(Henryk Iwaniec)及格爾德·法爾廷斯(Gerd Faltings)(數學獎);彼得•格林伯格(Peter Greenberg)(生命科學及醫學獎);邦尼·巴斯勒(Bonnie Bassler)(生命科學及醫學獎)及其丈夫托德.賴卡特(Todd Reichart);約瑟芬.伯魯奇(Josephine Borucki)及其丈夫威廉.伯魯奇(William Borucki)(天文學獎)。攝影記者:Edward Wong 邵逸夫獎得主(左起):亨利•伊萬額(Henryk Iwaniec)及格爾德·法爾廷斯(Gerd Faltings)(數學獎);彼得•格林伯格(Peter Greenberg)(生命科學及醫學獎);邦尼·巴斯勒(Bonnie Bassler)(生命科學及醫學獎)及其丈夫托德.賴卡特(Todd Reichart);約瑟芬.伯魯奇(Josephine Borucki)及其丈夫威廉.伯魯奇(William Borucki)(天文學獎)。攝影記者:Edward Wong
點擊此處閱讀英文原文>>

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威廉.伯魯奇(William Borucki)是國際備受推崇的科學家,在開展開普勒(Kepler)任務期間協助發現太陽系以外第一顆體積跟地球相似且適宜居住的行星。但他說,根據至今找到的證據,地球是銀河系唯一有人類存在的星球。

伯魯奇是2009年美國宇航局開普勒(Kepler)任務的首席研究員。他日前來到香港領取邵逸夫天文學獎,並打算捐出獎金之中的10萬美元,用於氣候變化研究項目。

伯魯奇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開普勒任務的目的是要發現宜居的行星,過程中未有在銀河系發現任何生物跡象,他認為這種情況很不尋常。

他說:“銀河系處於宜居帶的行星有100億顆,它們的體積跟地球差不多大,但從來沒有其他星球的生物來過地球或跟地球聯繫。這怎可能呢?”

“以前這只是一個理論性的問題,但現在不是了。星系裡可能有100億個文明,又或者一個都沒有。而目前所得的證據是一個都沒有......根據證據,只有地球有人類這樣的生物存在。”

伯魯奇說,在開展開普勒任務之前,科學家都未能確定每顆恆星周邊究竟有多少圍繞其運行的行星。開普勒任務進行6年之後,他們終於知道,答案是數以百萬計。

伯魯奇說:“開普勒任務讓我們知道了很多。今天,我們終於知道,大多數恆星都有行星繞著它們運行,也知道這些行星當中很多都跟地球一樣大,而且許多都在宜居帶。”

“人類最想解答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從來沒有外星人接觸人類?”



伯魯奇說,人類其中一個最想解答的問題是,為什麼從來沒有外星人接觸人類。攝影:K.Y. Cheng

宜居帶是指太陽系的一個地帶──這些區域的行星較靠近太陽,因此氣溫不會過低,而同時離太陽又夠遠,因此星球上的海水不會被煮沸。

伯魯奇為美國宇航局開普勒任務所進行的工作,是他週四晚獲頒授邵逸夫天文學獎的原因。通過開普勒任務,天文學家可以通過監測一顆恒星的亮度,來確定有多少顆行星繞著它運行,也可以確定行星的體積。

伯魯奇於1962年加入美國宇航局,當時的工作是協助該局發明一種用來保護阿波羅號太空船宇航員的隔熱罩。阿波羅號太空船於1969年登上月球。

伯魯奇表示:“邵逸夫獎是一項重大的榮譽,也是一項終生的榮譽。我從沒想過可以獲頒這項殊榮。我當時希望做的,只是製造一個望遠鏡,看看宇宙裡是否還有其他行星。“

邵逸夫獎得主都在學術和科研領域取得重大成就,而他們的發現為人類帶來深遠影響。

(翻譯/ Nelson Cheng;編審/ Alison Yeung)

http://www.nanzao.com/tc/interna ... e-xi-zai-wu-ren-lei



邵逸夫奖官方网站:

http://www.shawprize.org/en/  

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23:49:27 | 只看该作者
邵逸夫獎頒獎 美國德國學者獲獎

時間:2015-09-24 21:10 新聞引據:中央社



邵逸夫獎頒獎 美國德國學者獲獎 (圖:邵逸夫獎網站)

香港2015年度「邵逸夫獎」今天(15-9-24日)頒發天文學獎、生命科學獎與醫學獎、數學科學獎,每個獎項的獎金為100萬美元。

本年度美國有4位學者得獎,德國則有1位。

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及評審會於6月初公布得獎名單,今晚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由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擔任主禮嘉賓。

本屆天文學獎的得主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艾姆斯研究中心克卜勒計畫首席研究員貝魯齊(William Borucki)。

大會認為,他構思及領導的克卜勒望遠鏡研究計畫,增進了對太陽系外行星系及恆星內部的認識。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主任布瑟勒(Bonnie Bassler),以及美國華盛頓大學微生物學教授葛林柏格(Peter Greenberg)共同獲得並平分獎金。

大會表示,他們發現群體感應,這是一種細菌間相互溝通交流訊息行為的調控機制。

數學科學獎則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數學研究所所長法廷思(Gerd Faltings),以及美國羅格斯大學數學系講座教授伊萬尼(Henryk Iwaniec)共同獲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9 09:36 , Processed in 0.078664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