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5-9-3 09:00:30
|
只看该作者
青壯年「腸年齡」老化 5成為便秘所苦
2015-09-03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針對全台1068位15至59歲青壯年進行調查,以問卷量表方式計算出「腸年齡」,結果平均「腸年齡」較實際年紀高出11.3歲,估計每10人中,5人為便秘所苦,卻有3人不知道原來自己是「便秘族」。
▲38歲楊小姐長期深受便秘所苦,但養成吃水果習慣後,便秘問題改善不少。(記者林惠琴攝)
醫師指出,許多人以為胖子容易便秘,但其實便秘與肥胖無關,瘦子也會「腸」出包!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副主任陳醒荷表示,在調查中,超過一半的青壯年出現糞便乾硬、顆粒狀、排便費力、解不乾淨,或是一週排便少於2次等問題,但逾7成卻不知道自己就是便秘患者。
現年38歲的楊小姐,身材苗條,從學生時代就深受便秘所苦,現在是2個孩子的媽與部門主管,經常工作、家庭兩頭燒,「腸年齡」竟然是68歲,比實際年齡高出30歲。不過在養成每天吃水果後,從原本每4天排便一次變成天天暢快,並說「膚質好像也變好了」,心情輕鬆不少。
醫師指出便秘與肥胖無關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已有研究證實,肥胖與便秘無關,許多有意減肥的民眾吃瀉藥後,誤以為體重真的輕了不少,其實是「天大的誤會」。肥胖是因為身體脂肪比例高,但便秘則是腸道機能出問題。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呂蕙如強調,現代飲食多加工、精緻食品,攝取纖維質缺乏,再加上久坐、缺乏運動,導致排便不通暢,長期便秘會使壞菌過度生長,影響養分與水分吸收,並使腸道細菌發酵而產生的物質刺激腸黏膜上皮細胞,導致異形增生,容易誘發癌變,建議除了均衡攝取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外,也可多補充富含天然膳食纖維與酵素的水果,例如奇異果、木瓜等。
蕭敦仁指出,要避免便秘,必須把握5項原則,包含生活作息規律、日常不能太緊張忙碌、每天至少攝取3種蔬菜與2種水果、每天飲水2000CC以上,以及每週運動5天、每次30分鐘。若是仍無法解決,則可嘗試使用益生菌,萬一再無效,則要就醫,使用藥物。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123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