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陸環球時報社評--李嘉誠「撤資」,內地人受驚就太慫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5 09:4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陸環球時報社評--李嘉誠「撤資」,內地人受驚就太慫了

http://www.cdnews.com.tw 2015-01-15 06:41:02

大陸環球時報15-1-14日社評全文如下:

 “李嘉誠從香港和內地撤資”的消息近日傳得滿天飛,“這有可能預示人民幣資產將大幅貶值”的說法也不脛而走。起因是李嘉誠對其控制的兩大上市旗艦公司長江實業以及和記黃埔進行改組,新公司註冊地從香港移到了開曼群島。此外一段時間以來李嘉誠出售了一些內地的土地和物業資產,並且加大了在歐洲的投資。

 李嘉誠當過不止一年的亞洲首富,在投資界頗具威望,在華人圈裏尤其有“李超人”之稱。他的投資動向通常被認為有參考價值,一些人很願意破解他的“老謀深算”,尋找他對未來預期的蛛絲馬跡。

 有人認為,李嘉誠在通過他的投資舉動“唱衰中國”,也在“唱衰香港”。客觀說,無論李怎麼解釋,他改註冊地和賣大陸的房地產,傳遞出來的肯定不是他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滿滿”。他想對家族資產重新佈局,大概是真實的。

 李嘉誠畢竟86歲了,人在這個年齡的考慮和牽掛與市場上主流投資者大概是不同的。人到了這時經驗豐富,但也容易注重“穩健”,怕失去有時會多於想得到。86歲的李嘉誠和66歲的李嘉誠自身對比也會有諸多區別,前者比後者更能證明自己的成功,但他的啟示已經更多是人生及市場哲學上的,而不是操作層面的市場判斷。  

 李嘉誠創造了他那一代人的投資奇跡,他的經歷深刻影響了他對市場以及“中國國情”的認識。但是中國的確在變,對這種變化,馬雲、雷軍這一代人大概更容易跟上,也更願意與它們做帶有冒險意味的互動。  

 當然不能排除“薑到底是老的辣”,但歷史上後人超越前人的例子更多。李嘉誠的資產總體上傳統領域的多,如房地產、碼頭、能源等。中國這方面的空間的確與改革開放初期近乎處女地的樣子大為不同。人民幣資產的升降取決於中國經濟未來的整體走勢,但在中國掙錢比過去難了,隨著內地市場的成熟,這一點毋庸置疑。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09:49:13 | 只看该作者
大陸環球時報社評--李嘉誠「撤資」,內地人受驚就太慫了 2

 然而馬雲、雷軍們的前途仍被廣泛看好。李嘉誠“撤資”帶來了某種警惕,但中國經濟的總規模太大了,李嘉誠的投資也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且不說李嘉誠“撤資”的真實緣由是什麼,這些年從政治、經濟角度對中國曾經有過的悲觀預言多如牛毛,但它們都輸給了中國真正的時與勢。  

 中國如果繼續往前走,必須出一批、而不是一兩個超越李嘉誠的企業家。中國發展總體上已經超越了外部世界的已有經驗,中國似乎還沒有能力對自己的發展模式進行總結,但從任正非到馬雲,再到王健林和雷軍,他們顯然都不是簡單的模仿者,他們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李嘉誠對中國改革開放做出了貢獻,他參與內地建設的同時亦從內地得到了利益。他的確無愧於他那個時代的“李超人”之稱,但他未必就有力量和雄心做未來的風向標。我們應為過去對他致以尊敬,而面向未來時,我們或許應當另尋座標。  

 中國在經歷大改革、大變遷,整個世界看如此之大社會體量的跨越式發展都會懵懵懂懂。迄今為止對中國最準確的預言都來自國家層面的核心規劃和報告。外部預言和有暗示性的行動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事實證明它們都沒有中國官方的答案更權威。關於這一點還不曾有過什麼特例。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0:25:58 | 只看该作者
这或许才是李嘉诚“撤资”的真正原因:



http://t.hexun.com/23966763/43280611_d.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0 04:03 , Processed in 0.07424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