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3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卫夫妻找到北师大走失阿兹病教授 欲婉拒5万悬赏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16 09:0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卫夫妻找到北师大走失教授 欲婉拒5万悬赏金

2014年07月16日08:15  北京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s/2014-07-16/081530527385.shtml

自动播放环卫工人送回走失教授(来源:CCTV新闻频道)

在昨天的通报会现场,李教授的妻子向找到李教授的环卫工表示感谢。摄影/本报记者

  北师大召开表彰会 找到走失教授的环卫夫妻婉拒奖金 在校方一再坚持后收下

  北师大兑现承诺发出5万悬赏金

  “太谢谢您啦!太谢谢您啦!”昨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在李希慧教授安全回家的情况通报会上,教授的妻子看到找到教授并打电话给她的环卫工人姚文菊时,直接扑上去双臂张开抱住了对方。在这次通报会上,校方向找到教授的环卫工人夫妇刘小军和姚文菊颁发了奖金、证书,并向其所在单位赠送了锦旗。

  颁奖现场

  环卫夫妻婉拒奖金

  在校方坚持下收下

  “终于回来了!”这是昨日北师大情况通报会上,李希慧教授的妻子发表感言时所说的第一句话。而找到教授的环卫工人姚文菊的感言则是,自己“一没文化,二不会说,就不多说了。”

  当李希慧教授所在的北师大法学院将说好的5万元奖金发到环卫工人刘小军和姚文菊夫妇手中时,两人表示,希望能将钱捐给教授治病。在校方一再坚持后,奖金和证书还是送到了二人手上。

  最终接受了奖金的姚文菊说,自己家里现在有一个已经结婚的女儿和一个上初中的儿子,还没想好拿这些钱为他们和家里做点什么。不过,这次通报会对自己的表彰让他们夫妇挺不适应,在台上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是觉得做了好事,做完才知道对方是个名人。

  发现过程

  环卫夫妻两次遇教授

  反复比对后联系家属

  “我当时看见他穿着T恤和短裤,脸很憔悴。”最先发现走失的李希慧教授的人,是环卫工人刘小军。

  他回忆,7月12日,他在崇文门东大街附近的一处居民区内,看到李希慧教授身上带着一串钥匙,一个人待着,觉得这人有些奇怪,便上前问他在干吗。问了几次,对方都不理他。虽然有点担心,但刘小军想,这个人带着钥匙,也许就住在附近吧,便离开了。

  14-7月14日早上5点30分左右,刘小军的妻子姚文菊再次在小区的另一处住宅楼旁碰到了丈夫之前遇到的李教授,不过,这次仍然是一个人的他身上没了钥匙,坐在栏杆上睡觉,状况看着更加不好。

  姚文菊想起最近街头看到的李希慧教授的寻人启事,便找到了一张跟这个人反复对比,越看越像。她走到教授面前,举着寻人启事问:“这上面的人是你吗?我送你回家好不好?”其间,李希慧教授经常只是“嗯”、“啊”地与她交流。6点,她拨通了李希慧家属的电话。

  寻人始末

  寻人历时108小时

  很多人搜寻到凌晨

  北师大校方表示,让他们很感动的是,这对环卫工人夫妇发现了走失的教授后联系了家属,还热心地为他买了糖水。在搜寻的师生赶到前,他们还一直陪护在身边,怕他又出什么事。

  这次寻找李希慧教授一事,是全校师生的一件大事。在这次历时108个小时的寻人过程中,校方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很多师生也加入进了寻人队伍。

  校方介绍,凡是在京的大多数师生,这几天都是从早上一直搜寻到次日凌晨三四点,很多人一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学校与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先后调取了十多个地区的监控录像。不少社会热心人士也参与了搜救。

  因此,当李希慧教授被找到的消息在师生中扩散开时,校方认为,大家的心情可以用“狂喜”来形容。

  文/本报记者 孟妍 实习记者 刘睿

  新闻内存

  李希慧教授是我国知名刑法学者。2014年7月9日傍晚,他在西城区小西天附近与家人走失。李教授近年身体状态欠佳,近一年来已基本处于病休状态,这次其生病期间还伴有轻度智力障碍,比如健忘、失忆和不懂求助等。走失时身无分文,也没有任何身份证件与联系方式。

文章关键词: 走失教授

2#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09:32:37 | 只看该作者
北师大教授街头走失校方悬赏5万元寻人(图)

2014年07月13日02:39  新京报



李希慧 57岁,著名刑法学者,现任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中国刑法研究所所长。其代表作有《刑法解释研究》、《刑事立法研究》等。 走失时上穿蓝白相间横条纹短T恤,下穿深蓝色运动裤,浅灰绿运动鞋。家人电话:15910639863,13671357432

  新京报讯(记者石明磊 许路阳 见习记者 张婷) “身高1米65,上穿蓝白相间横条纹短袖T恤,下穿深蓝色运动裤,如果在路上看到这样一位骑行老人,请呼唤一声‘李希慧’。”7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法学家李希慧教授在积水潭桥附近走失,至今未归。

  其家人呼吁,由于李希慧近半年出现智力障碍、记忆力严重衰退状况,不懂得求助人,希望热心人帮忙一起寻找。

  回家路上骑车走失

  李希慧的爱人李女士回忆,14-7月9日下午他们去超市购物后,各骑一辆自行车沿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往家走。“我在前他在后,相隔很近,但过完一条马路后,我一回头发现他已经不见了。”

  监控录像显示,当日18时19分,在总参大院和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之间一座过街天桥处,李希慧突然调转车头,向南逆向骑行,此后不见踪影。

  事发后,李希慧家人报警求助,警方协助他们查看了走失路线和附近的监控录像,学校也派人和他们四处寻找,但毫无收获。

  李希慧的儿子说,近两年,父亲身体一直不太好,“医生通过和我爸爸的交谈,判断他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除了记忆力衰退,语言表达能力也受到影响。”

  家人称,由于疾病的困扰,李希慧已不能教课。“他以前很喜欢去北师大打打乒乓球,业余时间也喜欢去办公室坐坐。但自从患病后,他很少出门了。”

  近几日,寻找李希慧的求助信息在网上大量转发,其家人也收到一些热心市民提供的线索。昨日上午,有人称在北新桥附近看到了李教授,但家人赶到后什么都没找到。派出所的民警调出监控录像后,遗憾地发现疑似李希慧出现的位置正好是监控的死角,寻找再次落空。

  北师大悬赏5万元寻人

  昨日,北京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寻人启事,希望广大网友转发扩散。

  李希慧任职的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也发布公告表示,对于发现并收留李希慧老师或将其送回学校者,刑科院将给予5万元奖励,对告知有用线索并因此而找到李希慧老师者,将给予1万元奖励。

  截至发稿前,李希慧老人仍未找到。

(原标题:教授李希慧走失北师大官微寻人)

文章关键词: 北师大 李希慧

3#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09:34:39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教授走失五天 家属悬赏5万寻人

2014年07月14日04:19  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孟妍 实习记者 李亚飞) 14-7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李希慧走失,至今未归。李教授的家属表示,家里已经去过了很多线索指出的地点,但都没找到人,如有人能将教授送回来,李家将奖励人民币5万元。

  7-12日晚上,北京师范大学的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该校刑科院李希慧老师走失了,李老师较长时期患有高血压等疾病,近一年来已基本处于病休状态,这次其生病期间还伴有轻度智力障碍,比如健忘、失忆和不懂求助。该公告称,对于发现并收留李希慧老师或者将其送回学校者,学院将给予人民币5万元奖励;对于告知有用线索并因此而找到李老师者,学院将给予人民币1万元奖励。

  “有线索了吗?”昨日,李教授的家属焦急地接听了电话,他对北青报记者说,李希慧老师至今仍未被找到。最近一次有三个目击者看到他在12日凌晨5点左右出现在北新桥地铁A口处,此后家人立刻赶到现场并调取录像,但目击者指出的李教授呆过的位置刚好处于摄录范围之外。

  李教授的家属说,他们还不知道校方悬赏寻人这件事,李家也准备对将李教授带回家的热心市民奖励5万元,只要人回来最重要。

  据李教授家属介绍,一个月前,李教授被查出有轻度智力障碍,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弱。而走散时,李教授又刚好没带手机和钱,状况很令人担心。

  李希慧是我国刑法学第一批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和中国刑法研究所所长。李教授的学生们在微博上发帖寻人后,教授的去向引起了社会关注。

(原标题:走失教授仍未找到 家属也悬赏5万寻人)

文章关键词: 教授走失

4#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09:58: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老年性痴呆已超600万人 多数错失治疗

2014-04-25 16:15来源:环球网

本文导读:老年痴呆也称阿尔茨海默病,该病识别率低,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早期诊断标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犯糊涂是正常现象,实际上这是一种病,学名老年性痴呆,也称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5%,多发于65岁以上人群,患病人数约为600万人,并以每年三四十万人的数量增长。目前,该病识别率低,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早期诊断标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发达国家已被称为“第四大杀手”。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走近老年痴呆患者”系列报道,以期引起社会各界更大的关注。

  ——编 者

  近期记忆力有障碍

  忘事、不识人、不会计算,持续4—6个月以上,应怀疑是老年性痴呆疾病

  70多岁的北京居民郑阿姨,退休前是某单位的领导。在他人眼中,年轻时的郑阿姨在工作上积极进取,精明能干;在家里,上有老人,下有3个孩子,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周围的人一提起她,无不赞赏佩服。

  去年,郑阿姨开始忘事儿。先是做饭忘了关煤气,直到二女儿小郑下班回家后才发现。“想想我妈一个人在煤气屋里呆了3个多小时,就惊出一身冷汗。”小郑告诉我们,后来她在灶台前贴了一张醒目的提示牌——“记得关煤气”。接着,郑阿姨常常出门忘带钥匙,好几次都得在楼下等女儿回来救急。这样的情况次数多了,小郑索性把钥匙寄放在对门。

  一开始,这些行为并没有引起子女们的重视。小郑说:“当时我们就觉得人老了总会犯点糊涂,记性不太好很正常的。因此说了我妈几句,叫她不能再这么不小心了。”

  谁知半年前的一天,郑阿姨走丢了。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小孙子说想吃糕点,郑阿姨就下楼去买,结果两个小时都不见回来。因为是临时起意,郑阿姨只揣了二三十块钱便下楼了,手机、钥匙都留在家里。眼见天快黑了,这可急坏了小郑一家。她让儿子看家,以防姥姥回家没人开门。自己和丈夫则把小区周边的商店、花园、健身休闲区都找了一遍。正当两人已绝望准备报警求助时,儿子打来电话说姥姥被人送回家了。

  原来是邻居在大街发现坐在路牙子上的郑阿姨。当时,郑阿姨人很恍惚,记不清自己的家在哪儿,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邻居觉得不对劲,便把郑阿姨送回了家。这一次,小郑彻底意识到,自己的母亲生病了。经医生诊断,郑阿姨有中度的记忆力障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很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付睿介绍,老年性痴呆患者主要是近期记忆力有障碍,不会计算。年龄每增长5—10岁,患病率增长一倍。目前全世界老年性痴呆患病人数以每20年翻一倍的速度在增长。“多数家属认为,老了有点傻很正常,不认为是一种疾病。对阿尔茨海默病稍有了解的家庭,认为该病类似精神病,采取避讳的态度,羞于启齿,不愿声张。因此就诊率很低,重症患者中仅有3%—4%的人来就诊。”

  治疗护理费用高昂

  前期需要24小时有人盯着,重度时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太贵,保姆请不起

  “每月单看病买药1000元,请个保姆每月4500元,再加上其他开销,一年支出七八万以上。”在北京市宣武医院的神经内科诊室门前,小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医保能报多少?据付睿介绍,目前不是所有的治疗药物都能报销,有些便宜的国产药并不在医保中,比如石杉碱甲。常开的医保药物都是进口药,价格高昂,光这种药的花费就基本花掉了患者至少一半以上的年度医保额度。许多退休职工尤其是农村居民难以负担,有的农民干脆就不治了。

  我们查看了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西药最高零售价格。石杉碱甲规格为50微克/粒,每粒1元多。而当前的常用药物安理申(学名多奈哌齐)是一种进口药,规格5毫克/7片,最高价格518.68元,患者需要一天服用一片,一个月花费2080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伴有其他血管、精神症状,因此患者通常需要几类药物一起服用,费用更高。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前期需要24小时有人盯着,重度时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费用也很高昂。请保姆一年花费五六万元,有的家庭请不起,只能一个家庭成员辞职回家照顾患者,全家少掉一大部分收入。由于我国对该疾病的护理没有设立相关社会保险险种,这部分费用需要患者家庭完全承担。

  我们咨询了北京部分家政人员以及护理机构或养老院的收费情况。目前,照护老人的保姆一个月至少需要支付3000元,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更多照护,则费用更高。此外,因为患病老人照顾难度较大,更需要有多年照护经验、口碑较好、脾气耐性都好的保姆,这无形中将费用水平抬高。而在护理机构或养老院,单住宿费用,每月2000—7000元不等。如果加上治疗康复费用,这笔花销可想而知,并不是一个城市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

  国际阿尔茨海默协会2010年公布的数据,当年全球2400万的该类患者群体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约为全球GDP的1%。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诊率不到27%。一些患者因伴发精神症状被错当成精神病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公众对该病的不知晓、不了解,使许多患者丧失了早期发现、干预的时机,病情已达到中重度,终生无法治愈。

  缺乏专业照护和训练

  家庭大多采取居家护理方式,康复机构只提供肢体性残障的训练,没有针对大脑认知的训练,在农村几乎是空白

  4月中旬的一天,河北的程阿姨陪着82岁的公公来北京看病。

  近几年来,公公的脾气越来越差,常常摔东西,大声斥责。不停地提出各种要求,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下楼,一会儿又要看电视。公公常常怀疑家中请来照护的保姆偷东西,或者做饭时偷工减料。就这样,他前前后后气走了四五个保姆。没办法,程阿姨以更年期不适的名义向单位申请提前退休,回家全天照护公公。当问起这3年的照顾感受时,程阿姨沉默了许久没有回答。后来,她看了看一旁的公公,很小声地说了句:“没有自己的时间,得天天陪着他。自家的老人嘛,我们不照顾,谁来照顾?”

  与程阿姨经历同样遭遇的人还有很多。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以及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调研发现,老年性痴呆病程长,诊疗护理花费大,医院床位周转不过来,患者家庭大多采取居家护理方式,不少家属提前退休或者辞职来照料这些患者。许多患者在生活上难以自理,并且常伴随精神行为症状,给家庭照护者造成很大的负担。大多数照护人员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抑郁和焦虑症。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王虹峥指出,照料者最容易出现的十大心理压力表现为:睡眠规律状态改变;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刺激;比较容易发火;注意力不能集中;短期记忆力下降;常有重复的动作或行动;开始忽视自己的外貌;忽略其他的家人;怀疑自己得了某些疾病;免疫功能下降;患心理障碍的风险性增高。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市老年痴呆防治协会理事长王军说:“无论是家庭还是养老院照护,都只能停留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护理。而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认知康复训练以及如何预防应对伴随性的精神行为症状等方面,都缺乏专业性的培训指导。”即便在社会支持系统较完善的北上广地区,大多数康复机构也只提供肢体性残障的训练,没有针对大脑认知的训练。在患病率更高的农村地区,这种针对性康复训练几乎是空白。

  老年性痴呆(延伸阅读)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脑部神经退变性疾病。大致分为3个阶段:

  轻度阶段,患者会显示出记忆力减退。

  中度阶段,患者虽可以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复杂任务需要旁人帮助。他们难以辨认物体、家中成员、较好朋友,夜间活动增加,读写困难,买东西常忘付款等。

  重度阶段,生活难以自理,难以与人交流,大小便失控,基本丧失行走、坐、微笑、咀嚼、吞咽等能力,常年卧床不起。返回99健康网首页>>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0:02:37 | 只看该作者
防范老年痴呆 定期为记忆体检(视点)

2005年09月19日09:46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是第四大健康杀手,但作为一个静悄悄的“杀手”,它的早期症状一直被忽视,一旦疾病进入中、晚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不但家庭痛苦,社会负担也加重。

  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举办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发布会会上,北京的神经内科和精神科的专家们呼吁:“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不仅高危人群要行动,患者家属要行动,更要政府、社会、大众一起动,打响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战役!”9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改变未来”。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是第四大健康杀手,但作为一个静悄悄的“杀手”,它的早期症状一直被忽视,一旦疾病进入中、晚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不但家庭痛苦,社会负担也加重。

  据最保守的估计我国至少有6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该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估计到2015年,65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1.35亿,那么“痴呆”患者将达到675万。

  记忆衰退是阿尔茨海默病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ADC专家们强调60岁以上老人除了要作常规的身体体检,还必须每年做一次记忆体检。ADC主席、北大医院神经内科王荫华教授说:“如果老人能定期进行记忆体检,掌握自己的记忆健康状况和记忆老化程度,就能早期发现疾病的‘苗头’,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

  阿尔茨海默病虽无法被治愈,但并非无计可施。ADC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王鲁宁教授表示,联合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而且还可以维持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维护家庭的和谐。

  事实证明:除了坚持规范治疗之外,患者家属如果还能采用科学料理的方法,比如:陪病人做康复游戏,控制睡眠时间等等,可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所以,只要家属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客观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对行动改变未来的信念,在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的配合下,就可以打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战”。

  与其他国家相似,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迫切需要非政府组织和专业机构的参与。患者家属作为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专业组织给与系统性的心理疏导、照料技巧培训和长期鼓励。要做到规模化,一个医生和医院微薄的力量是不能做到的,而是需要专业机构来组织、动员、整合各方资源。

  考虑到阿尔茨海默病对家庭乃至社会安定的影响,很多国家政府已经担负起患者的治疗和照料费用。我国18个省市政府在过去两年里已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全球一线药物———安理申(胆碱能抑制剂)列入到医保名单。

  据了解,今年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还将开通患者家属网站(www.adc.org.cn),届时大众可以通过登陆网站的论坛以及名医讲解,更全面的了解这个疾病以及相关的护理照料技巧。

  《市场报》 (2005年09月19日 第十四版)

  作者:本报记者 寿川

6#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0:10:0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叫做老年痴呆的3R智力激发法

什么叫做老年痴呆的3R智力激发法

秋风池塘 更新:2014-07-01 来源:闻康资讯网

老年痴呆的治疗在医学上已经是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什么叫做老年痴呆的3R智力激发法,如何促进老年痴呆的智力方面的恢复。
1、药物治疗
则,常用的药物包括神经递质有关的药物(胆碱能药物和非胆碱能药物)、脑细胞代谢激活剂、脑血循环促进剂、钙离子拮抗剂、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剂、雌激素等几类。
2、一般治疗
老年痴呆患者常伴有躯体疾病,且病程中又可出现新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需要进行精神科、神经科、内科等多科室的综合治疗。有条件者最好是住院治疗,患者家属也应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和护理知识,以便更好地陪伴患者。饮食方面应注意补充富含卵磷脂、各种维生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严格限制铝的摄入。
3、其他治疗
主要是指促进患者认知能力恢复的治疗,包括[[3R智力激发法(三种不同智力激发方法:往事回忆(reminiscence)、实物定位(reality orientation)和再激发(remotivation)组成3R方案,其目的是提高痴呆病人初始衰退的认知能力。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WKF199501026.htm)、球体涂色法、血管弱激光照射法、亮光疗法等。
4、并发症的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心衰及各种代谢障碍;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可给予抗精神药物治疗;行为障碍的治疗主要是避免抑郁、焦虑及激怒。
以上讲了好几种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治疗患者适用于哪一种方法,得看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了,同时也要根据患者自身的一个身体素质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

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0:10:16 | 只看该作者
3R疗法可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 等:

3R疗法可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

作者:立影摘编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2-06-27

  近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的何丽婵、何锐、 邓婉清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评价3R疗法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浆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的影响。研究指出,3R疗法能有效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从而延缓认知功能减退;3R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可能与血浆Aβ142含量变化有关。该论文发表于2012年第14卷第3期《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上。

  选择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7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3R疗法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测定血浆Aβ112,并进行神经心理学指标检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活动调查(FAQ)、神经精神量表(NPI)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基线评定,在开始实施训练后的第3、6个月时,分别对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评定与分析。

  结果治疗组经过3、6个月的3R治疗后,ADL、FAQ、NP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加;治疗组经过6个月的3R治疗后,血浆Aβ11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http://ger.cmt.com.cn/detail/53085.html

http://new.med.wanfangdata.com.c ... hlnxnxgbzz201203005

http://news.sina.com.cn/o/2006-09-18/105810046260s.shtml

http://www.adc.org.cn/

http://baike.baidu.com/view/2686 ... 381256&type=syn

http://www.baike.com/wiki/%E8%80 ... 7%E7%97%B4%E5%91%86 (有3R智力激发法介绍:
3R智力激发法:1R:往事回忆——用过去事件和相关物体通过回忆激发记忆;2R:实物定位——激发老年痴呆者对于其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的记忆;3R:再激发——通过讨论思考和推论激发病人智力和认智能力。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WKF199501026.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5 05:50 , Processed in 0.159177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