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7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血压:研究发现内源性多肽对高血压疗效显著 阻钙通松管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2 15:4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赖仞等 来源:《高血压》

发布时间:2013-12-12 13:37:09

研究发现内源性多肽对高血压疗效显著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获悉,该所赖仞课题组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久平合作发现,人体内一种内源性多肽对高血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杂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主要并发症有: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脏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因此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一直是药物研发的热点。

此次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内一种内源性多肽能选择性地作用于BK通道上的β亚基,对高血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他们进一步利用猴的高血压模型验证治疗效果,发现该多肽能显著降低血管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流速度。因此,该多肽有可能被开发成一种新型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张雯雯)

更多阅读

《高血压》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hyper.ahajournals.org/con ... AHA.111.01076.short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5:56:11 | 只看该作者
益生菌VSL# 3对Oxazolone小鼠结肠炎结肠黏膜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西部医学》 2007年06期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类疾病相关多肽研究室
常玉英  欧阳钦  强鸥  

【摘要】:目的观察益生菌VSL#3对Oxazolone小鼠结肠炎结肠黏膜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Oxazolone小鼠结肠炎模型并分为VSL#3治疗组、SASP治疗组、治疗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结肠粘膜组织中β防御素-2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方法、RT-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VSL#3治疗组小鼠结肠粘膜中β防御素-2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低于治疗对照组,与SASP治疗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VSL#3对Oxazolone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β防御素-2的表达有关。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9:34:33 | 只看该作者
重组β-防御素2对大鼠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3-08-14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大鼠重组β-防御素2(rβD-2)预处理对肺部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指出,rβD-2对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大鼠肺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杀菌作用及提高IL-1β和MPO的水平有一定关系。该文发表在2013年第12期《江苏医药》杂志上。

  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rβD-2重组质粒(A)组、空白载体质粒(B)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组和生理盐水对照(D)组。72h后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髓过氧化物酶(MPO)和rβD-2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中rβD-2mRNA表达,HE染色进行肺损伤病理评估。

  与D组相比,A、B、C组大鼠肺组织rβD-2mRNA的表达量及血清IL-1β、MPO和rβD-2蛋白明显升高(P<0.05)。A组肺组织rβD-2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IL-1β、MPO蛋白水平较B、C组明显增加(P<0.05)。

关键字: β-防御素2,,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9:35:39 | 只看该作者
人β防御素2(HBD2)与人乳头瘤病毒HPVl6E6羧基端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西部医学》2003年 第4期

|孙艳 李明 黄宁 吴琦 王伯瑶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感染免疫研究室,成都610041

摘 要:目的构建人β防御素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羧基端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DNA疫苗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HBD2基因片段与HPV16E6羧基端基因片段连接,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经测序鉴定后,用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真核细胞COS7,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HBD2~HPV16E6C转染COS7细胞48小时后,RT—PCR扩增出插入的HBD2--HPV16E6C片段,免疫组化染色呈棕黄色阳性反应。结论人β防御素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羧基端融合基因能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为今后进行整体动物DNA免疫试验奠定了基础。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9:39:06 | 只看该作者
β防御素2融合VE—Cadherin重组质粒的抗血管生成免疫作用

发布时间:2004-10-25

【题 名】β防御素2融合VE—Cadherin重组质粒的抗血管生成免疫作用
【作 者】王国庆 王永生 王瑞 吴杨 杜小波 徐建容 刁鹏
【机 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中心,成都610041
【刊 名】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3): 344-348
【关键词】防御素 疫苗 血管生成 免疫作用
【文 摘】目的构建β防御素2(BD2)融合血管内皮钙粘附素(VE—Cadherin)胞外段重组质粒,以期探讨其免疫后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方法PCR扩增成熟BD2片段和VE—Cadherin胞外段。以连接肽连接成熟BD2片段和VE-Cadherin胞外段,通过重叠PCR构建融合分子。将所得三种片段插入到pSecTag2B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T26肿瘤细胞,RT—PCR检测其表达。取转染COS细胞后的上清液做趋化实验,检测融合分子对树突状细胞(DC)的趋化作用。所得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后,皮下植入包裹CT26肿瘤细胞的藻酸盐微球。检测血管生成情况。结果测序证实三种质粒构建正确。能在真核细胞中顺利表达。BD2融合重组质粒和未融合的BD2质粒转染细胞后的上清液趋化DC的能力相近(P〉0.05)。与其余各组质粒免疫相比,融合重组质粒免疫后能够显著抑制藻酸盐微球中肿瘤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P〈0.01)。结论BD2融合血管生成相关分子后的重组质粒免疫动物后能在体内有效地打破机体对肿瘤新生血管的免疫耐受。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9:45:5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6 06:13 , Processed in 0.09991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